束莉
摘 ? ?要: 呂碧城的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追摹杜甫的印跡十分鮮明。中年以后,在文體選擇上她更傾心散文與詞;在詩學宗尚上,他轉而青睞“義山風味”。詩學宗尚的凸顯與轉移背后,原生家庭教育、文體“尊卑”與呂碧城的自我形塑,以及清末民初京津文化圈對新型才女的想象與塑造,皆為關鍵因素。
關鍵詞: 呂碧城 ? ?杜甫 ? ?追摹
近代著名才女呂碧城,早歲詞、文雙茂,提倡女權;暮年著論、譯經(jīng),弘揚佛法。翻開今人所輯的《呂碧城集》①,個性鮮明、吐屬天然的文字比比皆是,相較之下,其古、近體詩則顯得有些缺少自家面目:早期創(chuàng)作明顯受到杜甫的影響;中年以后的詩,又頗具義山風味。研習的印跡既深,原創(chuàng)的感染力則弱,研究者們對她的這部分作品缺乏興趣就不足為奇了。但令人不免有疑的是,呂碧城性情高傲,才情充沛,所為詞、文,一向自出手眼;中年以后,漫游歐美,遍詠見聞,更是自鑄新詞,出類拔萃②。為何偏偏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諸多追摹前賢的痕跡呢?如果對其創(chuàng)作中這一不顯眼的“短板”進行討論,那么能否從另一維度啟發(fā)我們對其文學成長歷程及個人與宏觀文化環(huán)境之間的適應與互動進行思考呢?以下不憚辭費,略陳臆說。
一、從杜甫到李商隱:呂碧城詩學宗尚的凸顯與轉移
讀呂碧城詩者不難發(fā)現(xiàn),她的詩學偶像主要有兩位,一為杜甫,一為李商隱,研究者們對此亦有共識。但宗杜與宗李之間此消彼長的潛在關系卻尚未得到充分的闡述。
(一)杜詩印跡的由濃趨淡
呂碧城的詩歌創(chuàng)作以三個階段較為集中:一是初至天津,嶄露頭角時期,約為1904年至1905年;二是參加南社,詩友唱和的1909年至1918年;三是赴美留學后,即1920年至1943年去世。其中第一、第二階段的作品,摹寫杜詩的印跡較為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詩史”傳統(tǒng)的吸納與新變
光緒三十年(1904)春,寄居母舅嚴朗軒家的呂碧城欲從塘沽赴天津探訪女學,遭舅氏罵阻,憤懣不已,遂于次日逃離家庭,只身赴天津,尋訪原擬同行的女伴。機緣巧合,得《大公報》主編英斂之知遇,并被委任該報編輯一職。碧城隨即在《大公報》《之罘報》等刊物連續(xù)登載作品,包括詩作多篇,如《舟過渤海偶成》《奉和鐵華館主見贈原韻即請教正》《老馬》《秋日偶成》《白秋海棠》《寫懷》等。它們大多表達了對時局的關切與憂慮,如“別有奇愁消不盡,樓船高處望遼東”《舟過渤海偶成》;“憂國漫拋兒女淚,濟時端賴棟梁才”《奉和鐵花館主見贈韻》;“任人嘲笑是清狂,痛惜群生憂患長”《寫懷》,等等。正如評論家丁初我所言:此類作品的寫作,實緣于碧城“積有一腔憂世救民之熱血,心之所蘊,發(fā)之于聲,激昂志氣,流溢于文字間,使讀者一開卷而興起國民之思想,文字之感人深矣”③?!芭e國方夢夢,女士欲以憂郁之音,喚起國民魂,重造新世界,其自待何如哉”④?
作為清末的新女性,呂碧城還將時代課題與個人關懷融入詩句,特別是女性對于建立男女平權的公民社會的渴望。如《書懷》:“流俗待看除舊弊,深閨有愿做新民?!痹偃纭秾憫选罚骸按簇ゼo爭存日,便是娥眉獨立時。”在晚清如此大聲疾呼兩性平權,尚屬振聾發(fā)聵。丁初我《女子世界文苑談片》評論道:“一少婦而作新民,志量何限!”⑤將“前衛(wèi)”的內涵兌入古老的詩史傳統(tǒng),以“詩”記錄動態(tài)發(fā)展的“史”,正體現(xiàn)了對這一概念的理解與闡發(fā)。
2.意象的擷取與重鑄
呂碧城對杜詩意象的擷取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采其一端,衍化為全篇者。如刊載于1905年《之罘報》的《老馬》一詩:“自知誰市千金骨,終覺難消萬里心?!奔磳Χ鸥Α督瓭h》一詩中的“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⑥之意的衍生。
二是將某一特定意象熔鑄進自己的詩句,使它在新的文本環(huán)境中透顯出新意,一般為某種富有人文氣息的行為。如富有政治寓意的棋局意象就不止一次出現(xiàn):“棋局長安渾不定,只應都付爛柯中”(《游鐘山和省庵》,1913年);“棋罷忘言憑勝負,夢余無跡任悲歡”(《瓊樓》,1915年),即化用杜甫“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秋興八首·其四》)⑦。再如,呂碧城喜用“登高”意象,在她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即任職《大公報》時期,8首律詩中便有4首采取了這一視角。如:“瓊樓秋思入高寒,看盡蒼冥意已闌”(《瓊樓》);“蕭蕭落木獨登臨,敲斷愁腸是遠砧”(《秋日偶成》),均可見杜甫《登高》一詩的影響。
三是學習杜詩描寫微觀景物的手法。杜甫不僅喜歡對微觀景物進行細膩體察,更善于描述某些奇特質感的“混搭”,如“山果多瑣細,羅生雜橡栗?;蚣t如丹砂,或黑如點漆”⑧(《北征》)等。呂碧城對這種手法頗有會心,如寫苔蘚:“絕巘成孤往,鸞靴破蘚痕”(《登廬山作》,1917年),鸞靴的精巧暖膩,與蘚之綠、痕之新映襯,再用一“破”字,腳步的穩(wěn)當與力度,妙齡女子獨上廬山的果決便鮮明欲出;再如寫夜景:“霜華蝕樹白,竹氣逼燈青”(《秋興》,1918年),晶瑩美麗的霜花,層層附著于樹干上,改變了它的色澤,也滲入了寒意;竹氣,實際上是竹蔭,掩映燈光,透視過去,燈光變青,溫暖的燈火也蒙上了凜冽的夜寒。
3.意境的脫化
首先,呂碧城成功效仿了杜詩健舉的一面。如《奉和鐵花館主見贈原韻即請教正》一詩,丁初我評曰:“胸中郁勃塊壘之氣,發(fā)此雄健豪爽之音,讀之幾忘為兒女之作?!雹?/p>
其次,正值韶年的呂碧城,卻對杜詩中彌漫的孤寒秋意別有會心。她不僅撰寫了《秋興》組詩這樣的專題擬杜詩,還信手化用杜詩中的此類詞句,形成與杜詩神情仿佛的詩境。以發(fā)表于1905年的《秋日偶成》為例:“蕭蕭落木獨登臨,敲斷愁腸是遠砧。人事蕭條《窮鳥賦》,笛聲哀歷老龍吟。山川寥泬秋光遠,云物高寒爽籟沉。我已無心怨搖落,奈他秋到總關心。”在這首七律中,呂碧城先后用了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⑩《野望》(“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11}《詠懷古跡五首·其二》(“搖落深知宋玉悲”){12},營造了“杜”意十足的“高仿”詩境,與喜學杜詩的宋代詩人殊途同歸,以至于評論者發(fā)出了“諸詩全是宋人佳境”{13}的感嘆,堪稱一種事出有因的“錯覺”。
以上二者融合,匯聚成了一種兼具雄健和蒼涼的“蒼雄”境界。1918年,呂碧城模仿杜甫《秋興》,結撰了同題組詩。孤云在《評呂碧城女士信芳集》中談到該詩,不禁感慨道:“著者五律數(shù)首,蒼雄近杜,視其平素清詞麗句,微為別調矣?!眥14}組詩開篇即云:“宇宙何廖泬,天高爽氣多。夢魂聞鼓角,風雨黯關河。”可謂雄闊。轉筆即意興闌珊:“詩筆隨秋老,浮生共墨磨。”蒼涼之感頓生。丁初我評論道:“筆端鋒銳,足以驅策其窮愁,亦女士之性情然也。”{15}不為窮愁之嘆所困,筆鋒颯爽,正是因為呂碧城對于杜甫的兩種特質進行了雙向吸收和有機整合。
通過以上論述可知,呂碧城從多個維度對杜甫詩歌進行了摹寫,最終達到了詩歌品相神似。若參照其畢生成果,則可知擬杜詩在她的創(chuàng)作中依然“微為別調”。這是因為從其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階段開始,另一種詩歌格調逐漸成為主流,這便是義山風味。
(二)義山風韻歸去來
呂碧城于李商隱詩,可謂傾心夙成。其號碧城,實取于義山《碧城》一詩。她中年以后的詞集又定名為《曉珠集》,亦出自該詩“若使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16}之句。青年時期,她頗有進取之志,且懼招物議,纏綿情思時而付諸詞,卻幾乎不以綺語入詩。然而時過境遷,在她創(chuàng)作的第三個階段,即1920年出海游學之后,別樣詩篇卻紛至沓來。如《無題三首》《新體無題三首》,纏綿香艷,全似義山。稍后又有《遣興》《小游仙》《天風》等多首。
呂碧城對李商隱的傾心,在當時就引起了同道中人的關注。詩友周芷畦作《寄碧城》:“瑯瑯贈我故遲遲,文采風流想見之。辟去塵寒犀玉在,有題難忘玉溪詩。”{17}林庚白《孑樓隨筆》云:“其詩頗有神似玉溪處,余尤喜《天風》及《崇效寺看牡丹》兩律。”{18}這些多年的詩侶,態(tài)度寬容開放,頗能領會呂碧城的心曲,如孤云《評呂碧城女士信芳集》:“此詩高華精警。游仙例有寄托,此可作義山‘碧城十二曲闌干三首觀之,但賞美文,不欲穿鑿?!眥19}所謂“不欲穿鑿”,即呂碧城的艷詞,并非緣于實際遇合,更是一種對于超越的道友關系的向往。中年以后的呂碧城耽于游歷,足跡遍布世界,深諳古典文學中的“游仙”情結,早年的人事紛爭早已不在她的留意之中。有基于此,她從“宗杜”轉向“宗李”,不過是隨著人生際遇而遷轉的自然選擇,或者從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對于本性的一種回歸。
二、助益還是拘限?——呂碧城習杜詩的“因”與“果”
呂碧城詩歌的風格轉向,并非偶然。1937年,呂碧城手寫本《曉珠詞》付印,其跋中記述了自己的一段創(chuàng)作歷程:“重拈詞筆,以游戲文章息養(yǎng)心力。顧既觸夙嗜,流連忘返,百日內得六十余闕……學道未成,移情奪境,以詞為最?!眥20}此篇雖一再表達了自己的“擱筆”之志,然經(jīng)此一述,她在諸文體中對于詞的偏嗜卻一覽無余。詩歌當中,與詞的情韻纏綿最為相通的,莫過于李商隱所開的沉博絕麗一脈。那么,在她創(chuàng)作的一、二兩個階段,為何會集中出現(xiàn)對于杜詩的追摹呢?僅僅以少年心性、耽于事功解釋似乎難作定論,以下試從三個方面作探討。
(一)原生家庭教育與呂碧城詩學取徑的“去性別化”
呂碧城之父呂鳳岐,在晚清曾任國史館協(xié)修、玉牒館纂修、山西學政等職。呂碧城本名賢錫,為其繼室嚴士瑜夫人所生的第三女。光緒十二年(1886),呂鳳岐乞病退休,呂碧城時年4歲,隨父母定居于安徽六安。退休后的呂鳳岐,兩個兒子相繼因故夭折{21},遭遇喪子之痛他“無以遣懷,日親督諸女讀,并教伯姊賢鐘作墨蘭。姊字惠如,年十二,已有《清映軒詩》數(shù)十首,至是課益勤。是年,為延徐司馬,忘其名。教畫百種蝴蝶及花卉,藝頗能進,先君略解憂焉”{22}。呂碧城姐妹的生母嚴士瑜,其外祖母為清代著名才女沈善寶,她本人“幼憐于親,得其詩學,親為(呂氏姐妹)課讀,均學有所成”。
呂鳳岐頗有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憂國憂民之心,即使在退休之后,依然不忘國事:“中日釁起,益居恒憂嘆也?!眥23}在對女兒的教育上頗有突破傳統(tǒng)之處。首先,“親督諸女讀”,對她們的期待不止于安分做閨秀,而是關注個體的文藝成長;其次,注重格局的養(yǎng)成,不囿于閨房兒女態(tài)。碧城“七歲能作巨幅山水”,結合她一生的言行舉止來看,其父無疑是針對她的灑脫才性因材施教的。再次,他的詩學品位不俗。據(jù)他的自訂年譜《石柱山農行年錄》,他最喜宋詩,曾“集陸劍南詩千余聯(lián)為楹帖”{24},呂碧城最早即以“杜”意十足的抒懷詩鳴世,其間聯(lián)系或可推敲。日后呂碧城提倡女學,以男女“受同等之學業(yè)”,接受無性別差異的教育為目標,當與幼年時期自己接受的家庭教育相關。這種教育反映在詩學取向上,是不囿于閨秀詩學的清新婉秀,以開放的態(tài)度結合自己的心性、境遇選擇師法的對象,這與父母當年對他們藝術天性的呵護不無關系。
(二)文體“尊卑”與呂碧城的自我形塑
1904年,初到天津的呂碧城在文壇初露鋒芒,連續(xù)發(fā)表作品。如果參以文體視角審視這些作品,就可知她此時的舉動頗具自我形塑的匠心。五月八日,《大公報》刊載其《滿江紅》(晦黯神州)一詞;十日,《大公報》載其《舟過渤海偶成》絕句{25};二十日、二十一日,《大公報》又連載其文章《論提倡女學之宗旨》;二十四日,刊載《敬告中國女同胞文》一文;二十五日,再登其詩《奉和鐵華館主見贈原韻即請教正》;本年,《大公報》又載其《遠征賦》。至此,呂碧城在文壇的亮相完成,并完美構造了自身詩、詞、文、賦“四棲”明星的形象。每種文體具有不同的功能:呂碧城對詞的熱情最高,她利用此體,或感懷,或議論,或唱和,游刃有余,詞體成就奠定了她的文學盛名;文章則便于她暢快淋漓地表達政治見解、學理思考和游歷見聞;賦作為文化內涵深刻的傳統(tǒng)文體,可以標示出作者的學養(yǎng)上限。那么詩呢?在傳統(tǒng)文體中,它一直被認為是涵納度最高、旨趣最純正、體態(tài)也最端正的文體,因此始終是最受文士們看重的一種文體。若要得到各界人士的接受,祛除流俗對于女性才性的偏見,非此莫屬。雅體倡雅音,當時旨在提倡男女平權的呂碧城,要喚起公民們的共鳴,莫過于以國難相感召,沉郁的杜甫詩歌自然成為不二之選。
(三)清末民初京津文化圈對新型才女的想象與塑造
在清末民初的京津文化圈里,呂碧城一直處于“被需要”的位置。
首先,《大公報》時期,主要集中在1904年和1905年。以總理英斂之為中心的《大公報》對呂碧城進行了“力捧”。為之刊文、編集,特別是約請很多名士,為之點評、與之交際。所謂“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淮南三呂,天下知名”{26}的盛況,與這種推波助瀾是分不開的。其結果自然是雙贏:呂碧城獲得了輝煌的起步,《大公報》收獲了更廣泛的閱讀人群。
這一時期《大公報》的行為對呂碧城詩歌的創(chuàng)作面貌有無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這一影響一直到現(xiàn)在,還規(guī)范著我們對呂碧城的感覺與解讀。1905年,英斂之出版《呂氏三姊妹集》。其中收碧城詩8首、詞4首、文2篇。這是一個選本,每一個選本都有特定的編選意旨,影響讀者對于作者的認識。我們今天對呂碧城早期創(chuàng)作的看法,其實就以這個選本為基礎{27}。這個集子,將呂碧城最為擅長的詞體置于詩體的位置之下,這恰好符合傳統(tǒng)的文體尊卑秩序。它呈現(xiàn)出的呂碧城又是何等形象呢?這8首詩歌的風味,均與杜詩相通,神情頗為仿佛的,就有5首。一個初入社會的女子,無論她是不是真有這樣高的“政治正確”,但《大公報》群體懂得,這樣的女子是最能夠符合人們對于新時代女性之期待的。
其次,南社俊游時期。這個時期的呂碧城持有溫和安全的政見、具有瀟灑的名士風韻及少年成名者閱盡繁華后那耐人尋味的滄桑感。她甚至獲得了政府高層的青睞,所謂“袁世凱至目為國士”{28}。辛亥革命后,北洋女子公學解散,旋即被招徠入總統(tǒng)府,任機要秘書。與此同時,京、津名流組成的進步團體南社也邀請其加入。1909年—1918年,與詩侶往來頻繁的呂碧城多有創(chuàng)作,一系列與時政相關的作品問世。如《出居庸關登萬里長城》作于1915年春夏之交,“碧城時居北京,聞袁世凱與日本所簽喪權辱國之侵華‘二十一條,百感交集,遂賦此詩”{29}。作于1917年的《西泠過秋女俠祠次寒云韻》,旨在紀念愛國義士秋瑾。其余如《秋興》組詩、《雜感》《若有》等,亦屬此類。如果考慮到南社的宗旨是喚醒民眾對于國家獨立的信心、對圖強的渴望,催生這些詩篇的原因便更清晰了。
三、結語
1920年,呂碧城赴美國游學,翻開了個人生命史的新篇,她與大陸文學界的聯(lián)系因人際糾葛的減少而趨于單純。我們看到了一個佛學論著與綺語連篇并行不悖的新詩人,而再難翻檢到憂國憂民的“杜”式篇章。這種較為接近“為藝術而藝術”的創(chuàng)作,對個體的生命力或許正是一種釋放。前期那個學杜甫的奇女子,讓今人還能隱隱聽到屬于那個時代的強音;而后期忠實于個人喜好的呂碧城,卻留下了高華綺麗的詩篇,以及“三百年詞壇殿軍”的輝煌。有為之摹寫和無畏之原創(chuàng),它們各自所具有的價值,在呂碧城身上都得到了最深刻的詮釋。
注釋:
①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本篇所引呂碧城詩歌,除特別說明外,均引自此書,限于篇幅,不一一出注。
②孤云《評呂碧城女士信芳集》:“其在諸外邦紀游之作,尤為驚才絕艷,處處以國文風味出之,而其詞境之新,為前所未有。”《呂碧城集》附錄三《雜載評論》,第747頁。
③{15}丁初我:《中國之女文學者》,《女子世界》之16、17期合刊。
④參《呂碧城集》附錄六《呂碧城年譜》,“一九〇四年”條,第804頁。
⑤《呂碧城集》詩卷一《書懷》詩附評語,第251頁。
⑥謝思煒,撰.杜甫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351.
⑦⑧{10}{11}{12}杜甫.杜甫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375,227,2371,1702,2393.
⑨{29}《呂碧城集》,詩卷一,第257頁,第287頁。
{13}《呂碧城集》,詩卷二《雜感》,樊增祥眉批。
{14}《呂碧城集》,詩卷一《湖上新秋》,第291頁。
{16}劉學楷,余恕誠,撰.李商隱詩歌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1661.
{17}錄自1918年2月4日《民國日報》,《呂碧城集》附錄二《諸家題贈》,第738頁。
{18}{19}《呂碧城集》附錄三《雜載評論》,第742頁,第747頁。
{20}《呂碧城集》詞卷四《月下笛》附呂碧城1937年作于詞卷末的跋語,第204頁。
{21}1889年,呂鳳岐的長子賢釗,“以逃學受薄責,自經(jīng)而亡,年已十九”。痛失長子的呂鳳岐“痛悔之至?!瓚n郁抱病者數(shù)月”。四年后,次子賢銘又“以疾歿,先君慟甚,因得眩疾”。參《呂碧城集》附錄五《石柱山農行年錄》“十三年丁亥五十一歲”條、“十七年辛卯五十五歲”條,第797、798頁。
{22}《呂碧城集》附錄五《石柱山農行年錄》“十八年壬辰五十六歲”條,呂美蓀按語,第799頁。
{23}《呂碧城集》附錄五《石柱山農行年錄》“二十年甲午五十八歲”條,呂美蓀按語,第799頁。
{24}《呂碧城集》附錄五《石柱山農行年錄》“十四年戊子五十二歲”條,第797頁。
{25}《呂碧城集》附錄六《呂碧城年譜》“一九〇四年”條,第804頁。
{26}《甲寅》第一卷第四十三號《巽言》附章士釗跋。轉引自《呂碧城集》,附錄三《雜載評論》,第741頁。
{27}收錄最為全面的李保民《呂碧城集》,所收1910年之前的詩歌,其實不出《呂氏三姊妹集》的范圍。
{28}方豪:《呂碧城傳略》,載《六十自定稿》。轉引自《呂碧城集》附錄一《傳記序跋》,第7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