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泰 ,陳國華 ,夏 爽 ,陳建梅 ,于小帆 ,李周樂 ,任建萍
(1. 武威職業(yè)學院附屬中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甘肅 武威 733000;2.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20;3.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放射科,天津 300192)
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一種由朊蛋白引起的罕見的、 致死性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海綿狀腦病[1],是最常見的人類朊蛋白病,具有傳染性和遺傳性。 準確診斷CJD 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朊病毒進一步傳播,另一方面可以盡早對已排除CJD 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 另外,本病主要臨床特征排在首位的是認知障礙,表現(xiàn)為迅速進展性癡呆,全身出現(xiàn)肌陣攣,視力障礙、睡眠障礙也是較常見的癥狀,在臨床診斷中易與阿爾茨海默病、額-顳葉癡呆、路易體癡呆、帕金森病、亨廷頓病、血管性癡呆等相關疾病誤診,耽誤病情的控制及治療。 為提高對本病的認識,筆者就確診的1 例散發(fā)型CJD 患者臨床及影像資料結合以往文獻作回顧性分析,為該病的診斷提供影像學依據(jù)。
女,70 歲,因“行動遲緩、異常步態(tài) 7 月”入院。 患者近 7月來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行動緩慢,走路、起身均緩慢、不靈活,站立或行走時身體向左側偏斜,伴四肢乏力,上述癥狀逐漸加重。 患者發(fā)病以來無發(fā)熱、抽搐、暈厥,無頭痛、頭暈、耳鳴,無惡心、嘔吐,無心慌、心悸,無肢體麻木,無摔傷,記憶力減退,無性格改變。3 月前至當?shù)蒯t(yī)院就診,考慮腦血管病,給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鈣等藥物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 患者30 年前因子宮肌瘤行子宮切除術;有丙肝病史30 年,無高血壓、糖尿病史。 其子女、配偶等家庭成員無類似表現(xiàn)。
入院查體:神智尚清晰,語言尚流利,地點定位不準,一般常識減退,記憶力減退,以近記憶為主;計算力減退;雙側瞳孔等大正圓,光反射靈敏,眼動充分無眼震,角膜反射存在,咀嚼肌對稱有力、額紋對稱,口角無偏斜,伸舌示齒居中,懸雍垂居中,雙側軟腭抬舉對稱有力,咽反射可,聳肩轉頸有力。 左下肢肌力5-級,余肢體肌力5 級,肌張力適中,雙側膝反射亢進,雙側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反射對稱存在,淺深感覺對稱存在,雙側指鼻實驗、誤指試驗不準,雙側跟膝頸試驗陽性,頸軟,腦膜刺激征陰性。
1.2.1 CT 檢查
CT 為 GE 64 排 128 層小寶石螺旋 CT(optimaCT660),掃描基線聽眥線,掃描管電壓120 kV,管電流280 mA,常規(guī)重建層厚5 mm, 層距5 mm, 薄層重建層厚1.25 mm, 層距1.25 mm,DFOV 25 cm。
1.2.2 MRI 檢查
采用Siemens avanto 1.5T 超導型磁共振機,采用頭頸復合交感線圈,掃描序列為常規(guī)SE T1WI (TR:550 ms,TE:8.7 ms)、TSE T2WI(TR:5 000 ms,TE 91 ms)、壓脂 Flair(TR:9 000 ms,TE:92 ms, TI:2 500 ms)、 DWI(TR:3 600,TE:102 ms,b 值:1 000 s/mm2)、ADC 圖、3D-TOF-MRA 以橫軸位為主,輔以矢狀及冠狀位檢查;增強掃描常規(guī)進行壓脂;行多體素磁共振波譜掃描(MRS)。
CT 圖像傳送至AW4.5 工作站進行后處理及觀察,MRI圖像在SyngoB19 工作站進行后處理及觀察。所有圖像均由2位從事影像診斷工作5 年以上有一定經(jīng)驗的高年資住院醫(yī)師進行分析、診斷;會診時由2 位從事影像診斷工作20 年的副主任醫(yī)師進行。 CT 圖像根據(jù)需要進行冠狀位、矢狀位等多平面重建(MPR)及薄層圖像觀察;MR 對血管進行分析、觀察時,除了觀察血管三維圖像,還必須對原始容積掃描薄層圖像進行逐層仔細觀察分析,以減少三維圖像偽影對診斷的影響。 多體素MRS 病變區(qū)與正常區(qū)進行比對。
CT 示:右側內(nèi)囊前肢腔隙性腦梗塞灶,余未見明顯異常改變(圖 1,2)。
MRI:橫軸位 T1WI(圖 3)、橫軸位 T2WI(圖 4),除顯示右側內(nèi)囊前肢腔隙性腦梗塞灶及腦白質(zhì)脫髓鞘改變外,未見明顯異常信號。 橫軸位 Flair(圖 5,6)示雙側額、顳、島、枕、頂葉皮層呈條狀稍高信號改變。橫軸位DWI 序列(圖7,8)示雙側額、顳、島、枕、頂葉皮層呈條狀高信號改變,表現(xiàn)為典型的“飄帶征”或“花邊征”;中央前回皮層不受累,可見典型的“中央前回回避現(xiàn)象”(圖 8)。 與 Flair 比較(圖 5,6),F(xiàn)LAIR 序列明顯不如DWI 高信號明顯。ADC 圖(圖9)顯示大腦皮層病變區(qū)呈稍低信號 (擴散受限)。 磁共振增強掃描 (CE-MR)(圖10)大腦皮層病變區(qū)未見強化。 MRS(圖11)未見明顯異常改變。 TOF-MRA 示腦動脈未見明顯異常(圖12)。
WBC:3.21×109L-1,尿、便常規(guī)正常,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鉀、鈉、氯、鈣、磷均正常。HCV 抗體陽性,肝纖維化指標均正常;梅毒反應、HBsAg、抗鏈球菌溶血素O 抗體、類風濕因子均為陰性;紅細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均正常。 腫瘤全套均陰性。 甲功、自身抗體未見異常。 行腰穿,腦脊液化驗,常規(guī)、生化、培養(yǎng)未見異常,腦脊液自身免疫性抗體未見異常。后再次腰穿查腦脊液14-3-3 蛋白Westernblot 陽性。
腦電圖出現(xiàn)慢波背景,左、右額顳葉出現(xiàn)周期性尖波。
綜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及腦電圖檢查,排除腦血管病及腦血管性癡呆,診斷為散發(fā)性克雅氏病 (sporadic CJD,sCJD)。 查資料目前改變尚無有效治療手段。 給予神經(jīng)營養(yǎng)、活血化瘀等治療,住院治療15 d,癥狀好轉不明顯,患者自動出院。
圖 1~12 女,70 歲,臨床確診為 sCJD。 圖 1,2:橫軸位 CT 平掃,未見明確異常改變。 圖 3:橫軸位 T1WI,未見明確異常信號。 圖 4:橫軸位 T2WI 未見明確異常信號。 圖5,6:橫軸位 Flair 示雙側額、顳、島、枕、頂葉皮層呈條帶狀稍高信號改變(長箭)。 圖7,8:橫軸位DWI 序列,示雙側額、顳、島、枕、頂葉皮層呈條狀高信號改變,表現(xiàn)為典型的“飄帶征”或“花邊征”(長箭),圖8 可見典型的“中央前回回避現(xiàn)象”(短箭頭)。與圖 5,6(FLAIR)比較,F(xiàn)LAIR 序列明顯不如 DWI 高信號明顯。 圖 9:ADC 圖顯示大腦皮層病變區(qū)呈稍低信號(擴散受限)(長箭)。 圖10:CE-MR 顯示大腦皮層病變區(qū)未見強化。 圖11:MRS 未見明顯異常改變。 圖12:TOF-MRA 示腦動脈未見明顯異常。Figure 1~12. Female, 70 years old,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sCJD. Figure 1, 2: Axial CT scanning, normal. Figure 3: Axial T1WI, normal. Figure 4: Axial T2WI, normal. Figure 5, 6: Axial Flair, the “ribbon” shape higher signal(long arrows) was showed at the bilateral frontal lobe, temporal lobe, insula, occipital lobe and parietal cortex. Figure 7, 8: Axial DWI, a linear higher signal typically named “ribbons” or“l(fā)ace” shape (long arrows) was showed at the bilateral frontal lobe, temporal lobe, insula, occipital lobe and parietal cortex. Figure 8 showed the phenomenon of precentral gyrus avoidance (short arrows). Figure 9: ADC, a slightly lower signal was showed at the lesion of the cerebral cortex (limited diffusion)(long arrows). Figure 10: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E-MR), no enhancement was found at the lesion of the cerebral cortex. Figure 11: MRS, no obvious abnorm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Figure 12: TOF-MRA, normal.
CJD 是最常見的人類朊蛋白病,根據(jù)病因不同,臨床上將CJD 分為4 種類型:sCJD、遺傳型、醫(yī)源型和變異型。 sCJD約占85%,遺傳型CJD 約占5%~15%[2-3]。全世界每年sCJD 發(fā)病率約1/100 萬,我國所發(fā)現(xiàn)的CJD 大部分為散發(fā)型[4],發(fā)病年齡以50~70 歲的中老年人居多,男女均可發(fā)病。 我國sCJD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為 6.1 月,整體生存時間<2 年[5]。
本病具體發(fā)病機制仍不很清楚,目前大多數(shù)人認為本病的病原體為傳染性朊蛋白,可能是朊蛋白作為一種具有可調(diào)控的物質(zhì)強制性地代替核酸,錯誤地指揮神經(jīng)細胞合成新的傳染性朊蛋白,導致神經(jīng)細胞死亡[6]。
CJD 診斷一般采用1998 年WHO 建議診斷標準:①患者在兩年內(nèi)發(fā)生進行性癡呆;②出現(xiàn)肌陣攣、視力障礙、小腦癥狀、無動性緘默等4 項癥狀中2 項;③腦電圖顯示周期性同步放電的特征性改變或腦脊液中14-3-3 蛋白陽性。 患者具備以上3 項可診斷很可能;僅具備①、②,不具備③項,診斷為可能;腦活檢發(fā)現(xiàn)海綿狀態(tài)和PrPsc 為確診的CJD[7]。 由于CJD 明確診斷需經(jīng)腦活檢及免疫組織病理學檢查[8],然而上述方法難以被大部分患者及家屬接受。 因此敏感特異的、創(chuàng)傷小的其他檢查方法成為該病的研究熱點。 眾多研究表明,腦脊液 (CSF)14-3-3 蛋白測定已成為臨床診斷CJD 的重要指標之一[9]。正常情況下,腦脊液中不含14-3-3 蛋白,而在神經(jīng)退行性病變,尤其是發(fā)生CJD 時,14-3-3 蛋白在CSF 中的含量顯著升高。
①CT 對CJD 的診斷價值有限,早期無明顯異常,中后期可出現(xiàn)腦萎縮性改變,為非特異性腦萎縮。顱CT 對CJD 的診斷可能無幫助[10]。 本例CT 平掃未見明顯異常改變,與文獻報道一致。
②MRI:MRI 檢查具有多參數(shù)、多序列的特點,可以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 常規(guī)序列平掃: 常規(guī)MRI-T1WI 序列,對CJD 診斷的敏感性低,除了晚期非特異性腦萎縮、側腦室擴大外,幾乎無異常表現(xiàn),偶有皮層和基底節(jié)區(qū)顯示輕度異常報道。常規(guī)T2WI 和FIAIR 序列對CJD 診斷的敏感性為63%~67%,特異性為88%~93%,其中以FLAIR 更為敏感[11],一般表現(xiàn)為對稱性雙側皮層和/或基底節(jié)區(qū)異常高信號,基底節(jié)區(qū)相對于皮層更容易表現(xiàn)異常信號。 本例T1WI 幾乎無異常發(fā)現(xiàn),常規(guī)T2WI 由于腦溝高信號的影響,幾乎漏診。 FLAIR 序列抑制了腦溝內(nèi)的CSF 信號,能更清楚地顯示大腦皮層的信號異常。
③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一般采用TOF-MRA,無需造影劑即可了解病灶區(qū)的血供情況。 CJD 一般無MRA 可見的血管改變,或血管改變?yōu)槠渌A性疾病所致。
④CE-MR:文獻報道病灶表現(xiàn)為無強化[10];相對于許多顱腦病變增強掃描多有一定程度之強化,增強掃描無強化這一特點對CJD 診斷有一定意義。本例磁共振增強掃描病變區(qū)未見強化,與文獻報道一致。
⑤DWI:DWI 對于CJD 的早期診斷相對于常規(guī)檢查更為敏感。表觀彌散系數(shù)(ADC)值是DWI 成像中用于衡量水分子在人體組織中的彌散運動的一個參數(shù); 水分子彌散受限,DWI 圖上呈高信號,ADC 圖呈低信號。觀察DWI 圖像須結合ADC 圖及常規(guī)T2加權像,避免T2投射效應的影響。 DWI 顯示單側或雙側大腦皮層帶狀高信號,被稱為“飄帶征”或“花邊征”,伴尾狀核頭部和/或豆狀核高信號,顯示的病灶范圍較FLAIR 更廣。 CJD 患者中央前回皮層多不受累,其機制尚不清楚,存在“中央前回回避現(xiàn)象”,因此,其四肢癱瘓癥狀不是很明顯,直到中晚期才會出現(xiàn),是CJD 診斷的一項重要支持征象。本例表現(xiàn)與文獻報道一致[13]。累及丘腦枕與丘腦背內(nèi)側核,典型者呈曲棍球棒狀,雙側對稱出現(xiàn)者則稱為“雙曲棍球棒征”[13]。 異常高信號在疾病早期常不對稱,隨病程進展趨于對稱[14]。 DWI 診斷 CJD 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可達到 100%[15]。DWI 異常信號最早出現(xiàn)在發(fā)病后1 月,并常先于腦電圖及腦脊液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 DWI 高信號改變的機制尚不明確,有人認為是海綿狀變性的空泡對水的區(qū)室化作用及朊蛋白的沉積限制了水分子的自由彌散所致[16]。 在CJD 晚期,膠質(zhì)增生較海綿狀改變明顯時, DWI 高信號逐漸消失[17]。
⑥磁共振波譜成像(MRS):文獻報道[18],1H-MRS DWI 高信號區(qū)為大致正常譜線,N-乙酰天門冬氨酸(NAA)未見明確降低,膽堿(Cho)未見明確異常增高。 本例行枕頂部病變區(qū)多體素MRS,譜線未見明顯異常改變,與文獻報道一致。
⑦磁共振灌注加權成像(PWI):文獻報道CJD 患者相對腦血流量(rCBF)、相對腦血容量(rCBV)為低灌注[18]。
⑧CJD 的 PET-CT 影像:有研究對 sCJD 的 PET-CT 表現(xiàn)與MRI 表現(xiàn)進行比較[19],發(fā)現(xiàn)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代謝降低;部分患者PET-CT 顯示的異常區(qū)域大于對應的DWI 顯示的異常區(qū)域;部分患者沒有出現(xiàn)基底節(jié)DWI 高信號,但是脫氧葡萄糖攝入降低;部分患者丘腦代謝降低,但是DWI 沒有發(fā)現(xiàn)高信號。因此,研究者認為,PET-CT 比MRI-DWI 更能夠早期提示CJD。
影像學上本病需與大腦后部可逆性腦病綜合征(PRES)、韋尼克腦病(WE)、成人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等鑒別[20]。 ①PRES:可由高血壓、子癇、尿毒癥、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細胞毒性藥物、器官移植術后、腫瘤等多種病因引起。 PRES 本質(zhì)上是一種可逆性的血管源性水腫, 部分患者在DWI 上可見彌散受限,典型表現(xiàn)是對稱性頂、枕葉白質(zhì)損害,與sCJD 不同。②WE:該病是由于維生素B1 缺乏所致,常與酒精中毒相關。臨床常表現(xiàn)為眼肌麻痹、共濟失調(diào)、認知障礙等癥狀,影像上常表現(xiàn)為T2Flair 序列丘腦內(nèi)側面、 導水管周圍腦實質(zhì)高信號,可強化,部分病灶彌散受限。 皮質(zhì)下白質(zhì)受累相對更常見,與sCJD 不同。 ③成人重度缺氧缺血性腦?。涸摬《嘁蛐呐K驟停、溺水等嚴重窒息、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所致嚴重缺氧等引起,常有明確缺氧病史,部分病人遺留有癡呆、癱瘓等后遺癥。 受累嚴重部位主要為高代謝區(qū)域,如基底節(jié)、海馬、大腦皮層,包括中央前回,而sCJD 患者一般中央前回不受累;結合病史容易鑒別。
綜上所述, DWI 顯示的大腦皮層較對稱分布的帶狀高信號(飄帶征或花邊征)、和(或)尾狀核、殼核的高信號改變、中央前回回避現(xiàn)象、曲棍球棒征是CJD 的特征性表現(xiàn),增強掃描病變區(qū)無強化也具有一定特征。 此病為罕見病,臨床醫(yī)生及影像科醫(yī)生對此病的知曉度低, 缺乏對此病的認識,熟悉這些影像學表現(xiàn)及影像學特征,可有效提高對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減少和避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