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本刊記者 彭立昭 封面攝影 徐
【人物小傳】
史光柱,云南省曲靖市馬龍縣人。1981年應征入伍,1984年1月入黨,2005年10月從某部副政治委員職位退休。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1984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1990年被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國家人事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殘聯聯合授予“全國自強模范”稱號,2006年被中國文聯,中華基金會聯合評選為“全國十佳卓越人物”。唯一一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盲人作家,出版了多本詩集,作品曾14次獲獎。
史光柱參加北京廣播電視報社主辦的《最愛讀書的人》欄目并合影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1985年央視春晚舞臺上,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一級戰(zhàn)斗英雄”史光柱,用帶有地方特色口音唱著《小草》的一瞬間,他那穿著軍裝、戴著墨鏡的英雄形象,迅速傳遍千家萬戶。
史光柱是一位英雄,一位作家,一位音樂家,一位朗誦家,他馳騁于戰(zhàn)場,在艱難的收復老山戰(zhàn)役中以非凡的毅力,指揮帶領全排攻占了兩座高地,立下赫赫戰(zhàn)功。命運關閉他的雙眼,他卻用心尋找光明。他用音符與文字,譜寫了戰(zhàn)場硝煙中閃爍的中華軍人魂和身雖殘而志未泯的戰(zhàn)后生涯。他是戰(zhàn)場上的勇士,他是生活的強者!
2019年6月16日下午,史光柱來到由北京廣播電視報社主辦的《最愛讀書的人》欄目,隨主持人席立娜上臺,與北京廣播電視報社黨員以及來廣營鄉(xiāng)繡菊園社區(qū)、雙井街道廣和里社區(qū)的黨員一起,面對面地回憶起了20歲時他經歷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戰(zhàn)役,大家仿佛身臨其境感受那場戰(zhàn)爭的激烈,感受那炮火的殘酷。他帶領在場的全體黨員激情宣讀“入黨誓言”。在現場,他還激情地和小朋友們朗讀起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眼睛》。6月16日那天正好是父親節(jié),他也衷心地祝福天下所有的父親幸福安康。
濃黑的墨鏡遮住了史光柱那被炮彈炸出眼球的眼睛,臺上的他,時刻保持著莊重的軍姿,那種英雄主義的情懷,時時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大屏幕上,不停地播放著上世紀80年代一張以史光柱為原型的宣傳油畫:一位從硝煙里鎮(zhèn)定走來的軍人,他頭戴鋼盔,眼扎繃帶,手提步槍,胸裹子彈袋,軍裝破爛,渾身傷痕。戰(zhàn)斗英雄的形象再次為人所傾服。此后,出現了大量以他為原型的文學、繪畫、樂曲、劇目,比如歌曲《血染的風采》就直接吸收了史光柱的經歷。
雖然眼睛失明了,在黑暗深處,史光柱卻走向了另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正如史光柱新版的散文集《陽光一點》一書扉頁上所寫:一路走來,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生命陽光,才會給人陽光:心明亮,才會給人光明。橋之所以為橋,就是在別人認為難走,無法走的地段,穿越了,撐起來了;就是俯下身來,把脊梁交給別人,把心胸交給天地,把溝坎攬于身下,把道路納入心中……
每個人都有做太陽的機會。時光回溯至史光柱“兵之初”的生活。
“1981年10月,我應征入伍。從馬龍武裝部乘車來到火車站,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城里入伍的新兵見多識廣,他們說這車叫悶罐車,拉貨物用的。到了火車站后,我們換乘有篷布的卡車。篷布頂上有破洞,正巧天下著大雨,雨水打著我的臉,但心情舒暢。到了部隊,我分到了步兵班。我在老兵班一班,一、四、七班是全連的尖子,平時工作學習、完成上級交給的各種任務,處處走在連隊前面,這是各排的靈魂。記得自己曾有兩次被點名批評。一次軍容紀律檢查,我因鞋帶系錯,就被叫出隊伍當眾批評了。時隔不久,遇到全軍大比武,我們班代表連隊參加比賽,由于訓練強度大,磨破的腳需要寬松待遇,我再一次善待自己,鞋帶系得很松,誰知道比武當天,400米障礙比賽翻高墻板時,一只鞋竟然鬼使神差地飛了出去……一次小小的失誤,讓全班的努力前功盡棄。我懊悔不已,那是我入伍第一年留下的印象。又一次被點名是為我的副連長打抱不平。原來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副連長請了一個月的探親假。回家不到10天,接連收到部隊讓他趕回的加急電報,可是他遲回了三天,他受到了記大過處分。而我知道副連長回來遲的真正原因是他家住在山區(qū),妻子病重,她一人還帶著兩個孩子,副連長越發(fā)覺得自己對不起這個家,便將電報揣在兜里,死趕活趕把家里承包的責任田全部翻了個遍。我看到副連長手上全是血泡,便沖動地想為他叫屈。結果,副連長將我叫了點名批評,還認真地對大家說,‘人情有多大,難道有法紀大嗎?’這兩次點名,至今讓我受益匪淺。前者,讓我明白小錯誤如果遷就姑息,就會釀成大錯。后者,讓我更明白,當國家利益、公眾利益需要的時候,個人的事不論有天大的原因都得服從,而且是不講條件的……”史光柱興奮地說起了自己“兵之初”的生活。
“由于步兵團的炮兵只是配屬單位,在訓練和作戰(zhàn)中不占主導地位,許多學員重步兵、輕炮兵,不愿意學炮兵知識,以致炮兵中隊員學員不足,不得不臨時將學步兵專業(yè)的人員調整一部分到火炮中隊,我屬于被調整人員,上級已經做出決定,就必須服從。我來到火炮中隊第一區(qū)隊報到,班里的學員全是炮兵出身,有的雖然不是來自炮兵連隊,但也是來自步兵連炮排,只有我對炮一竅不通,因為從當兵到教導隊,連炮彈皮都沒有摸過。
“干一行愛一行。我虛心求教,埋頭鉆研,從60炮原理到保養(yǎng)維修,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從單兵動作到炮手協作配合,再到有障礙、沒障礙射擊,夜間移動靶、固定靶射擊、炮陣地選擇,以及班排協同指揮,一個內容一個內容地仔細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六個月下來,我不僅掌握了60炮專業(yè)知識,而且成為‘示范標兵’、‘優(yōu)秀骨干’,思想素質和專業(yè)技能等得到了全面的提升?!?/p>
“回到連隊,我又臨時接受命令到昆明北校場訓練民兵,接著又到連隊當新兵班班長。新兵訓練結束后,我被任命為九連四班副班長。三個月后,因班長眼病到醫(yī)院住院,我代理班長。我在教導隊學到的東西這次在實踐中得到了融會貫通,并充分調動每個戰(zhàn)士的積極性,使工作得心應手。等班長回來,年終考核已經結束,四班在各項考核和評比中成績優(yōu)異,被團評為優(yōu)秀班,班里的戰(zhàn)士全受嘉獎,我個人也因為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被全團評為‘優(yōu)秀標兵’?!?/p>
“1984年的1月,我和幾個班長同時入黨。4月,老山戰(zhàn)斗的紅峽谷,飛出一聲黑色的巨響,彈片擊落了屬于我的日月星辰?!痹谀莻€殘酷的4月,史光柱第一次感受到了戰(zhàn)前的肅殺氣氛。
史光柱和戰(zhàn)友們一起,齊刷刷脫掉軍帽,全是光頭,誓師上戰(zhàn)場?!?月初,我代表全班寫了一份請戰(zhàn)書。”“請戰(zhàn)書”上,“寧可死在山頂,也不死在山腳”,令人激奮。
“至于家信,我是在訓練間歇分兩次寫完的。頭一次寫了幾句,天下起雨來,不得不收起信紙。第二次是我看完沙盤推演,跟著指導員到邊防前哨,近距離觀察作戰(zhàn)地形,回來后越來越覺得戰(zhàn)爭迫在眉睫,盡管出征酒沒少喝,但從部隊遠程拉練來看,離收復老山的日子不遠了,越在這個時候越想念親人,如果在出征前和親人見一面就好了。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作為一個肩負使命的革命戰(zhàn)士,此時此刻我知道怎么做。我利用模擬演練的間歇掏出信紙,向家里講述了侵略者在我邊境武裝挑釁、占我領土、殺我邊民、毀我田園的種種罪行,告訴父母,我正準備執(zhí)行任務,不能請假。我的父母都是老黨員,相信他們會理解我的心情。在信的最后,我這樣寫道:親愛的爹娘,當你們收到這封信時,也許我已經上了戰(zhàn)場,你們不要悲傷,請你們等候我殺敵立功的消息……”
由于戰(zhàn)前訓練表現出色,史光柱被指定為戰(zhàn)中排長的第一代理人。
多年后,史光柱這么描述那場戰(zhàn)爭:“傷痕只當琴弦彈……”
“4月28日凌晨,收復老山的戰(zhàn)斗打響。我軍炮兵一輪猛烈的射擊過后,我和排里的戰(zhàn)友們在夜色的掩護下發(fā)起攻擊。我們的任務是配合三排先攻占57號高地,等三排拿下陣地,再配合一排,左右兩把尖刀,奪取敵軍連部所在的50號高地。四班是二排的尖刀班,擔任主攻任務。六點半,攻擊敵陣的我方炮火剛停,三排便發(fā)起了攻擊。二排迅速跟上,遭到敵人猛烈炮火的攔截。當我排剛沖擊到58號高地與57號高地之間時,代理排長劉朝順負傷了,被炸成了重傷……當時敵人從轟炸機上投下的‘地震彈’重達7噸,爆炸后,方圓8平方公里內的地面都會劇烈震動,半徑300米以內的一切皆化為焦土,可想而知,當時的戰(zhàn)爭是多么殘酷,戰(zhàn)場上的傷亡又有多大?!?/p>
史光柱受了傷,但他仍以堅強的毅力站了起來,撲了過去,并熟練地把自己身上帶的三個急救包全給了受重傷的代理排長劉朝順包扎上。
“劉朝順斷斷續(xù)續(xù)地對我說,‘四班長,現在全排由你指揮,一定要打好,不要給我們排抹黑?!?/p>
史光柱說,排長這句在戰(zhàn)場上交代給自己的話,一輩子都忘不了。
“由于排長傷勢過重,一個急救包不夠用,我用我和另一個戰(zhàn)士的急救包,給排長包扎好傷口后就立即接過步話機,向連長報告情況。連長當即命令,二排迅速向57號高地左側進攻。我判斷了一下方位,帶領全排向57號高地沖擊?!?/p>
當史光柱接過指揮權時,他用全身的力量,帶著身邊的戰(zhàn)友們繼續(xù)沖擊,接連拔掉了敵人的好幾個火力點。
“此時,敵人的火力越來越猛烈,我身邊又有一個戰(zhàn)友倒下了。他是一個從成都入伍的戰(zhàn)友,他的下巴和牙齒全部被敵人打掉了。我立刻命令一位新戰(zhàn)士把這位受傷的戰(zhàn)友抬下去,沒想到我的這位戰(zhàn)友掙脫了戰(zhàn)友,在我的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他已經不能講話,只能用這一拳來表示他重傷也不下陣地的決心。繼續(xù)用火箭筒摧毀敵碉堡,戰(zhàn)友秦安金是輕機槍手,左腳被敵人地雷炸斷,用爬行,逐段掩護我們戰(zhàn)斗。斃敵兩名后,胸部又中彈,鮮血染紅戰(zhàn)場,直至壯烈犧牲。后來,我們在這位戰(zhàn)友的身上發(fā)現了一本鮮血染紅的筆記本,上面記著這樣一段話:‘戰(zhàn)友們,如果我犧牲了,我還欠四班劉有宏十五元,請我的父母還了?!母鄙涫忠苍谶@次戰(zhàn)斗中不幸中彈犧牲。這位副射手犧牲前對我說:‘排長,你回去時,一定要去看看我的母親,她有病……’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此刻我的熱淚滾滾而出?!?/p>
夜色越來越暗,占領57號高地后,史光柱迅速調整了戰(zhàn)斗部署,帶領戰(zhàn)士們攻打50號高地,迅速突擊到敵前沿陣地。
“忽然,幾聲巨響,我被強大的氣浪掀出兩三米遠,頭上的鋼盔也飛了出去,飛散的彈片擊中了我的頭部,我已經看不清楚了,感覺左肩被打得血肉模糊,當場昏死過去。后來的事情我就不想再說下去了……”
那時,戰(zhàn)友們立馬沖過來,一邊為他包扎,一邊大聲呼喊他的名字,“醒醒,醒醒啊!排長!”
“我醒過來時,感到傷口一陣陣劇痛,腦袋嗡嗡直響。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我就是這么想的。我們第一次沖擊受挫了,必須再次沖擊。于是,我咬著牙站了起來,立即組織全排進行第二次沖擊。穿雷場,攀絕壁……在各班交替掩護下,我們很快地攻下了第一道塹壕。勝利就在前方。我鼓勵戰(zhàn)友。
“在離第二道塹壕20來米的地方,敵人突然扔了一排手榴彈,密集的彈片擊中了我的喉部、胸部和左膝,我再次負傷。自己也不知道是第幾次負傷了。離敵人越來越近,戰(zhàn)斗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我命令機槍掩護,繼續(xù)沖擊。10米、8米、6米……再沖兩三米,就是敵人的前沿塹壕。就在這時,代理副連長李金平踩中了一顆地雷,小腿當場被炸斷,我也被炸成重傷,什么都看不到了。我感覺兩只眼睛像被刀猛戳了一下,嘴里全是血肉和泥巴,悶得透不過氣來?!被叵氘敃r情形,史光柱臉上的肌肉不經意間抽動了一下。
他頓了頓,接著說:“我在左臉摸著一個肉團子,拉了一下,鉆心的疼,就估計是眼球被打出來了……”
戰(zhàn)斗還沒結束,史光柱告訴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必須挺住。他一咬牙,用手一把就把眼球塞回了眼眶。“疼,真疼,牙都快咬碎了?!彼f。然后他摸索著找到槍,開始爬著向前沖鋒,直到摔進塹壕昏死過去。他,再也撐不住了……
史光柱作報告
當史光柱醒來時,戰(zhàn)斗已經結束,人已經躺在文山野戰(zhàn)醫(yī)院。
再次醒來時,史光柱聽到戰(zhàn)友們說,“光柱,高地咱們早拿下來了,你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后來,他才知道,攻擊50號高地時,一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一天,史光柱靜靜地躺在文山野戰(zhàn)醫(yī)院的病床上。他睜開眼,可眼前的世界一片模糊,才20歲的他,從此便離開了五光十色的世界。
“昆明總醫(yī)院是我人生轉折的地方,既是終點又是我的起點。之所以說它是終點,那是它徹底打消了我的幻想。當時我還想,別的傷不要緊,能給我保住眼睛就行,能留下一只右眼也可以。有了眼睛,還能看到戰(zhàn)友,看到連隊,重返前線?!?/p>
史光柱不止一次憧憬著自己以后還能繼續(xù)戰(zhàn)斗??蓾M懷希望的他并不知道,他的左眼已摘除,右眼打進兩塊彈片,也保不住了,更不敢想象,未來的生活如何繼續(xù)……
“速來部隊醫(yī)院……”一封發(fā)往老家的電報到了他父母的手里。遠在家鄉(xiāng)的父親,在接到兒子負傷的電報后,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醫(yī)院。他的父親從交通不便的鄉(xiāng)村,幾經輾轉坐上火車,終于來到了醫(yī)院,來到了負傷兒子的身邊。
“當時,我最擔心的是父母會為我失去雙目而絕望?!彼f,“我雙目失明的事實,確實將兩位老人的精神擊倒。他們本來身體就不好,根本受不了刺激。當父親來到病房,見我失明的不是一只眼睛,而是兩只,很是傷心。不幸的是,父親傷心難過誘發(fā)了心臟病,并引起腎衰綜合征反應。住院兩月,父親回家后24天便去世了。我母親經不住雙重打擊,精神分裂……那時,家中還有一個6歲的弟弟需要照顧。頓時,我腦子里一片空白。不幸一個接著一個,我確實想到了死。想起母親,我有太多的虧欠,她老人家含辛茹苦把我養(yǎng)大,絲毫都沒有得到報答,反而被我卷進了災難。強烈的責任感,讓我忘記了失去雙眼的痛苦,我馬上變得冷靜,我是軍人,我不能死!死了我母親咋辦?我6歲的弟弟咋辦?”史光柱下定決心活下去。
“我總不能躺在往事里吧。那段日子,醫(yī)院的一位護士余清拿著一本書走進病房。她說給我讀海倫的故事。1880年,海倫出生在美國一個偏僻的小鎮(zhèn),因為患了猩紅熱,眼盲口啞,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說話和寫字,長大后,上了神學院,成了眾人仰慕的作家。她逐字讀起,我靠在床頭,側耳傾聽,海倫的人生經歷和我多么的相似啊。當然,跟我所知的保爾·柯察金相比,我對保爾更加親近……”
有一次,史光柱有意撇開寸步不離的護士,自己咬牙從病床上爬了起來,學走路。第一次雖然沒有成功,但他還是嘗試再來。就這樣,一步一步,從床沿慢慢地靠近窗戶,又從窗戶摸到床頭,就這樣一遍遍地反復練習。慢慢地,他自己會上廁所,會出門散步,甚至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護士的幫助下,他開始學習盲文。此時,希望的曙光在他的心頭蕩漾。
后來他這樣在文里表達他當時的心情:“不幸各有不同,關鍵在于態(tài)度,如果眼里只有傷口,生活只會充滿悲哀。冷不丁,給厄運一拐杖,燒火棍也能劈出一條生路,人生就是這樣,只要積極進取,從容面對,光著腳丫也能踩出一條路來。”
是的,軍人,永遠是向前的。就這樣,史光柱挺過了最艱難、最痛苦的日子,終于再次走到了陽光中。
沒人相信,史光柱會成為一個作家!當時,讀書給他聽的護士不信,史光柱自己也不信。
史光柱開始自學寫作是在昆明總醫(yī)院,發(fā)表的第一首小詩卻是在上海。
1985年5月,史光柱隨幾個戰(zhàn)友到上海長征醫(yī)院做眼底修復手術。因為眼球摘除,做了義眼,需要把眼眶底修復平整,才能正常安放。手術后那晚,他做了一個夢,夢見重又見到光明,醒來后久久不能平靜。
史光柱告訴記者,在上海長征醫(yī)院,讓他記憶最深刻的是學唱歌曲《小草》。
這首歌,是南京軍區(qū)創(chuàng)作的話劇《芳草心》的主題歌。“1984年年底,一位上海戰(zhàn)友看過《芳草心》話劇,打電話同我說起了劇情,說里面的主人公跟我的經歷很相似,也是戰(zhàn)場受傷,也是雙目失明,不同的是他獲得了愛情,我光棍一條。朋友來長征醫(yī)院,特意將《小草》的錄音放給我聽,我熟悉了兩遍,第二天便在演講報告結束時演唱了出來,‘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此時,全場掌聲雷動?!?/p>
后來,這首史光柱自唱的《小草》在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每周一歌”播出后,反響強烈,后來多次重播。
“從此,《小草》跟著我,不管講不講演,只要有舞臺,我都會動情地歌唱。一時間‘小草’風靡城市、鄉(xiāng)村,并成了我的‘代名詞’,走到哪兒,都有人叫我‘小草’……
“在醫(yī)院治療的那些日子里,我想學一門養(yǎng)家的技能,那個時候還從來沒有想過當作家?!闭勂饘懽骶壠?,他說很感激自己的一位戰(zhàn)友。
“在眾多的文學體裁中,我為什么選了詩歌創(chuàng)作呢?記得有一天,我的一位戰(zhàn)友帶我出去散步來到了一家書店。戰(zhàn)友買了一本《郭小川詩集》后,給我讀了一段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文字。團泊洼的秋天啊,猶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團泊洼,團泊洼,你真是這樣靜靜的嗎?全世界都在喧騰,哪里沒有雷霆怒吼,風云變化!是的,團泊洼的呼喊之聲,也和別處一樣洪大;聽聽人們的胸口吧,其中也和鬧市一樣嘈雜。這里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但人人都在槍炮齊發(fā);誰的心靈深處——沒有奔騰咆哮的千軍萬馬!這里沒有刀光劍影的火陣,但日夜都在攻打廝殺;誰的大小動脈里——沒有熾熱的鮮血流響嘩嘩!”
聽著聽著,史光柱感到自己與詩中的感受多么相似,尤其是“誰的心靈深處沒有奔騰咆哮的千軍萬馬”,讓他熱淚直流,心已經被融化。
幾秒鐘后,他的靈魂出竅,腦海里那些自己經歷過的戰(zhàn)火煙云,似乎就出現在眼前。他安靜地坐著,忽然詩興大發(fā),隨口而出,竟然一口氣念了20多句詩,令他的戰(zhàn)友感動。
“我的戰(zhàn)友說,我的軍人情懷很濃烈,以后可以發(fā)揮在文學方面的特長,成為一名用精神鼓舞人們的作家。從那以后,我下決心開始寫作,寫我自己的青春美好,寫我和戰(zhàn)友們硝煙中戰(zhàn)斗的故事,寫我的父老鄉(xiāng)親……那時,我沒有錢,買不起錄音機,就先買了一個收音機,從聽文學講座開始。眼睛看不見,把握不好字間行距,我就用信箋紙卷出棱角后摸著寫,請戰(zhàn)友看,但還是上下串行,模糊不清。我身邊的一位護士見我如此執(zhí)著,便借給了我一個錄音機。這樣,每次我收聽時,便先將講座錄下來,一遍一遍反復聽。”
1985年6月,史光柱在醫(yī)院做眼底時,他心中醞釀已久的情感詩句竟然脫口而出,護士聽后也覺得寫得不錯,于是幫他寫了下來。自那以后,他的詩就在醫(yī)院里傳開了。大家讀了之后都被深深打動,還幫助他把詩作寄到了報社。
“我的老排長在醫(yī)院做假肢,見此情形表示祝賀,伸出斷了四根手指的手,跟我握手,我握上去,一把握了個空,受此感動寫了另一首詩《手》?!?/p>
半個月后他的第一首詩《我戀》,真的在《解放日報》上發(fā)表了。不久,第二首詩《手》在《上海青年報》發(fā)表了,這兩首詩歌的發(fā)表,激勵了史光柱的創(chuàng)作激情。詩,宛如一部“特殊的生命交響樂”。從此,他踏上了漫漫的文學之路。
“我拄著拐杖,敲打著未知的路面,能敲打未知,來來去去的是春天。春景斬斷、殆盡,深埋在心里的根卻在時時發(fā)芽……”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史光柱開始了潛心創(chuàng)作。在新的生命制高點上,他用自己的筆,謳歌血染的風采。從詩歌到散文到小說,他的創(chuàng)作視野越來越廣闊。
“1985年10月,我隨英模報告團在全國巡講。12月,我來到深圳大學,報告結尾,我朗誦了一首《愛情的砝碼》,場下響起了陣陣掌聲。這倒不是我的詩如何經典,而是同學們對我的寫作,給予了肯定和鼓勵……聽完我的演講,學校領導感覺到有一定的文學色彩,當場決定破格錄取我為中文系本科學生……”
他直面人生,練習獨立生活和自學寫作,并通過自學進入深圳大學中文系學習,4年時間他克服重重困難,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成為全國第一個獲得學士學位的盲人。
史光柱探望戰(zhàn)友
史光柱夫婦參加綜藝節(jié)目
1986年春節(jié)前夕,史光柱作為英模應邀來到北京作先進事跡報告,緣分從天而降。
那天他收到了一個叫張曉君的女青年寫來的熱情洋溢的信。至今,史光柱仍能將這封信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背誦出來。
“尊敬的史同志:你好!我不僅聽過你的報告,而且你用帶有地方特色口音演唱的《小草》早已深深打動了我,如果我說敬佩你的話,不是你在戰(zhàn)場上的行為,而是你對待傷殘的態(tài)度……也許你不知道我是誰,我叫張曉君,今年23歲,大學剛畢業(yè)。其實我想要說的話,許多人寫信都跟你說過了,我只是想說人生的道路很長,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用真誠的感情歡迎你們,但這種真誠是春天的真誠,如果春天走了,剩下的是秋天或是冬天,你怎么度過……當鮮花和掌聲不再出現在你身邊時,我想你需要人幫助……我愿意做你的眼睛!”
為史光柱宣讀信件的那位戰(zhàn)友都感動了。一封信,定下美好的姻緣。
至今,史光柱欣慰地說:“在眾多戰(zhàn)友的竭力幫助下,最終,一位北京的女孩曉君成了我的妻子,成了我的一雙明亮的眼睛。她樸實的性格使我驚訝,真不可想象,城里邊還有這樣的女子,我是有些大驚小怪的,但的確是我真實的感受。我們書信往來,彼此盡力創(chuàng)造見面的機會,從房里走到公園,從馬路走進商店,從陽光下走進綠蔭里。作為盲人,我不希望沒有明眼人的過程,直到結婚,我們才結束了南北距離的往來……”終于,命運讓這對有緣之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深圳大學是他們夫婦共同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在那里,妻子陪讀,幫他查資料,閱讀作品,整理筆記。他說,“碰到我最頭痛的古代漢語,她用手指在我的掌心上將古體和現代字反復對照,反復講解。為了幫助我整理文稿,她常忙到深夜……”
“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生活。有一次,我妻子陪我來到西藏采風,我十分興奮地聽她跟我講著美麗的風景,可沒過多久,曉君說頭疼、胸悶,全身冒虛汗,我明白這是高山反應,就說好好躺幾天再陪我出去吧,可她卻一定要陪伴我完成這次極為難得的采訪任務。你想,當時我們在海拔4500米氣候異常惡劣的那曲,她虛弱的身體只能靠打吊針、輸氧來扛著。為了照顧我,不耽誤采訪,她在衛(wèi)生所竟然只躺了半天,便拔掉針頭,一手拎著氧氣袋,一手拿著采訪機開始協助我工作。這次高原之行,給了我巨大的創(chuàng)作動力。回來后,我創(chuàng)作了一部20萬字的紀實散文集《藏地魂天》。當這部作品出版后,我百感交集地為妻子寫下了這首詩:你是我生存的銀行我天天向你借貸大概這一輩子也還不清我常想我為大地獻出了光明為何讓你也承受黑暗愛人啊有你我遠離沙漠……”
詩歌需要意境的培養(yǎng),為了使史光柱的詩作更具有靈性,妻子張曉君專門帶著他去感悟、去觸摸、去尋找靈感。一次妻子扶著他去撫摸橄欖樹,邊撫摸邊寫作——“小片小片葉子散發(fā)小片小片憂傷小顆小顆果兒擺動小顆小顆惆悵小個小個鳥兒輕喚小朵小朵陽光?!?/p>
這首名為《心上的橄欖樹》的小詩出爐,與其說是史光柱創(chuàng)作的,倒不如說是他和妻子共同完成。這首詩后來獲得了“大鵬文學獎”,并成為史光柱代表詩作之一。
首部詩集《我戀》于1987年出版,接著,又有兩本詩集《眼睛》《背對你投下黑色的河流》問世。
1990年7月,史光柱大學畢業(yè),回到部隊,組織上根據他的情況,同意不在部隊盯班,而是在家里邊療傷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此他把寫作當成了人生的第一生活。
近三十年來,史光柱筆耕不斷,陸續(xù)發(fā)表了數百篇詩歌散文,出版了《寸愛》《藏地魂天》等五部詩集、兩本散文隨筆集,獲得了“首屆魯迅文學獎”等眾多獎項。
《抖一抖枯枝》《童年時節(jié)》《灰孩子的符號》《外婆的話》《青春圓舞》《等你,不止冬望》《劇場》《舞廳角落的酸棗枝》《給我》《尋聲》《如果匆匆》《醉漢紀事》《太陽在月亮背后》《陽光一點》等詩歌自選集,成了詩歌界另類“陽光”。而此時他的心境,也如同他的詩《戰(zhàn)爭》:“閃電將一個殷紅的煙頭/按在大海碧綠的胸脯/疼痛使它遍體久久顫動/在急驟的驚恐中/擴散的煙霧/夾雜著一種異常的腥氣”;也如同他的另一首詩《穿越》:“我已陷進終身的黑夜/命運關閉了我的雙眼/我卻用心去尋找光明/從螞蟥的嘴里/爭搶著靈肉/投入生命的重建/從那時起/我拖著殘缺的身軀/用傾斜的人生/求證生命的不等式?!?/p>
如今,史光柱與妻子張曉君相濡以沫已走過32年,兒子大學畢業(yè)后成了一名公務員,家庭幸福溫暖。當妻子每次看著青春陽光的兒子和身姿挺拔的丈夫手牽手走在竹影疏淡、落英鋪織的公園小徑,看到父子倆有說有笑的祥和模樣,她常常有一種抑制不住、從心底涌上來的幸福,她對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
史光柱接受本刊記者的采訪
從戰(zhàn)斗英雄,到詩人、作家、音樂家的史光柱,用稿費成立了“北京助殘愛心公益促進會”,黑暗深處,他走向另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北京助殘愛心公益促進會的王守新和李海霞介紹,扶持英烈、關愛弱勢群體,僅英雄史光柱的個人救助的人員就多達兩千余人。
“北京有位16歲的小姑娘,不幸患了骨癌。得知自己得絕癥之后,小姑娘經??摁[,怎么也不肯接受治療。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家人寫信向我求援。我當即給小姑娘寫了一封如何看待生命的信,并隨信給她寄去了一本我的詩集。不久,我叫上愛人乘車去到她的家,走進她的天地。當聽完我對悲歡離合的看法,小姑娘感動地流下了眼淚。次日,她勇敢地走進了治療室。半年后,小姑娘一條腿、一只手被截肢,跟我通電話時,她已經能夠正確看待不幸,不再哭鬧,反而用樂觀的態(tài)度安慰家人,直到離開人世前,她都很堅強,留給別人的是她的歌聲和笑語。臨去世前,小姑娘還用一分錢的紙幣,精心制作了一個菠蘿和一只蝦送給我……”他說。
為何熱衷幫助弱勢群體?史光柱說:“那是因為我自己經歷過貧窮與苦難,有過挫折感、被遺棄感,在我孤立無助的童年,我多想有雙溫暖的手,擦干我的眼淚,告訴我如何面對。然而我的淚是我自己擦干的。經歷過生死后,我認為活著本身就是幸運、幸福和美好,我要抒發(fā)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不能浪費每一天?!?/p>
史光柱不止一次地在他的作品里說到自己的“生命是一棵草”。比如,他這樣書寫自己的誕生:“我媽(從農田)回到家,放下挑子,轉到石磨后,自己給自己接生,自己將剪斷的臍帶、胎盤扔進糞筐。拿過破毛巾,簡單擦去我身上的血污,用尿布捆好,將我遞給從菜園掐菜回來的外婆?!本褪沁@個鄉(xiāng)野之草的嬰兒,三十多年后當選為“感動中國人物”。
如今,歲月的時光里,他身上所具有的品質是一個成熟男人的溫存、睿智、自信和包容,這一切根源于他特殊的命運、思考、抗爭、擔當,根源于他農人一般樸質的仁愛心腸。
身為過往英雄、當代作家詩人的史光柱,度過了死亡擦肩、世界漆黑、榮光披身的生命兩級,更經受了生存煎熬、家庭艱難、社會遺忘、默默寫作、投身公益、再度閃亮的生活過程,他早已變得波瀾不驚,盡顯凡人本色。
當記者問他,怎么42歲大校軍銜時竟從部隊退休了,這正是升向將軍的年齡段。他卻說,“我不能帶兵打仗,退休屬于正常。我大校軍銜十年了,做個少將也不稀奇。不過按我的情況,退休做個作家最適合?!?/p>
問起日常,他說,“現在每天我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沒有應酬的日子,我一般6點多起床,服藥后就出去健身,散步,回來就處理各種郵件、雜事,晚上看看新聞聯播,九點開始學習和寫作,晚上零點是我最好的寫作時間?!彼f,“我偶爾寫散文,也寫小說和我的作詞作曲,其實我的音樂創(chuàng)作都快30多年了。我現在還是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幾乎每隔一天就會有新的作品出來,國防類的雜文也在寫,從不間斷……童真美,破碎美,悲劇美,這是我的作品特色。《春天我的春天》等都是我創(chuàng)作的歌曲,我很喜歡音樂,創(chuàng)作了好幾首改革開放40年的作品,還有給留守兒童寫的歌曲,如《血染的青春》《媽媽要回家》等,還有寫大自然內容的?!?/p>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p>
他是第一位演講超過2800場次的新中國英雄、第一位軍界盲人詩人、一級戰(zhàn)斗英雄、感動中國人物、全國十佳卓越人物、全國十大新聞人物、全國十大功勛人物、全國十大最有創(chuàng)新力人物、全國十大藝術成就獎獲得者……這一切身份、頭銜、成就和榮譽,都源于戰(zhàn)爭,源于殘酷的生死體驗和生活磨礪,源于熱愛生命與渴望未來的信心、付出和毅力,源于他善待人生、不斷扶弱助殘的行為??蓳碛袩o數榮譽的他,人淡如菊。他說,“其實我只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人,愛國,愛黨,愛生活,愛家,愛寫作……”
掃碼訂閱《北廣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