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蘭芬
【摘 要】數(shù)學,最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出有數(shù)學的頭腦,因為數(shù)學是理科的根基。初中生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使學生形成數(shù)學思維慣性,也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完善和提升。
【關鍵詞】初中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能力
前言: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某個題,尤其是學生不會的題,當學生心里有了解題思路之后,可以先讓學生按著自己的思路走,先不用去考慮問題本身的對錯,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走,中途,可以適當?shù)谋頁P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去解決難題,對學生的自信也有好處,按這種方式來引導學生日常的數(shù)學學科學習,會讓學生逐漸的理解數(shù)學,從心里接受數(shù)學,也會愿意去主動思考問題本身以及更深層次的拓展,更容易讓學生形成數(shù)學性思維走向。
一、制造良好的數(shù)學氛圍,提高對學科的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讓學生更好的去學習數(shù)學這門邏輯性思維強的學科,首先要制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興趣去了解這門學科。那么,怎樣具體的在教學過程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呢?以下幾點是對這個問題的具體描述以及一些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1]。老師可以把教材上的內容有趣化,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設計適合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目標的學習方案,盡量把復雜的問題通俗化,讓學生的思維跨度不那么的大,這樣,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簡單來說,學生對哪方面感興趣,老師就可以跟著學生的興趣走,將知識套入這個興趣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跟著老師的想法走。
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初中生有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具體形象的實物比較感興趣,但是邏輯能力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引導學生多去思考,多去動手,少用心算,多動筆算,多跟老師同學交流[2]。學生的目標就是學習,教師在日常的課堂中,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預習課本,然后讓學生上講臺上講,有不正確的或者沒有講出重點的,老師在加以補充,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將高深的公理簡單化,讓學生利用舊概念轉化為新概念,變成自己的概念,將自己的概念應用到問題中去,可以更有效的解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將練習多元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不僅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使學生消化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老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去設計課上課后練習內容,比如,今天這堂課學的是冪的計算,那么,老師就可以先將平方跟學生解釋一下,然后在引進到冪上去,從簡單的一步一步遞進到復雜的,課前,學生可以通過預習教材,了解基本概念,課上,有不懂的問題可以聽老師講解,完了之后,通過老師設計的習題來鞏固知識,理解的不夠好的同學,可以像程度高的同學請教,互幫互助,傳授學習經(jīng)驗,周而復始,學生就會喜歡上討論,喜歡上數(shù)學,同時,溝通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一舉多得。
四、學生喜歡了你就喜歡了數(shù)學,學習會像走了捷徑一樣順利
在教書育人中教師應該把教書當作一個樂趣,老師上課情緒好,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學生也會喜歡老師,跟老師親近,因此,如何讓學生喜歡非常重要。比如在上課中老師可以多激勵多表揚學生,對他們一個微笑,說話溫柔一些,讓他們不害怕老師,這樣時間久了學生就喜歡任課教師了,那老師上課他們也就喜歡了,從而達到了喜歡數(shù)學,學會數(shù)學的目的??傊d趣是學習事物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會越學越想學。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耍處熞⒁庥^察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情緒,引導學生讓學生不斷的提出問題。教師要給學生設置因果,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講不等式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不明白的問題說出來,讓其他程度好的同學幫忙解決,如果仍然解決不了,然后老師再去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這時,學生就會對老師產(chǎn)生崇拜的心理,老師可以適當?shù)淖寣W生提出反問,讓學生找老師的問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的求知欲的到滿足,學生們基本都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毅力,老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這種毅力,讓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去質疑。
六、組織學生進行疑難辯論,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方法之一就是組織學生辯疑。由于初學生好奇心強,也知道上進,互相之間容易比較,更容易出頭,因此,教師可常用“你有沒有不同的意見?”“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等話語激發(fā)學生去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認識概念,找到規(guī)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解答一道幾何題目,桌子上放了一個兩個長方體的模型,讓學生觀察這兩個長方體總共有多少條棱,那學生就可以通過眼睛看,心里想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也可以想讓學生分小組討論,這樣,學生可以先在下面自由的說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老師提問的時候就可以說出答案??赡苊總€小組出來的答案不一樣,老師可以讓學生說出理由,這種開放性的題目答案不唯一,這樣同學們就會深有所悟地說:“想法真行!”由此可見討論問題能趕走內心迷茫沒有方向的學生,請來主動質疑,主動思考的創(chuàng)造性學生。
七、結束語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主動去質疑,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去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慢慢的就形成邏輯思維。
【參考文獻】
[1]朱飛英. 初中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從教學過程的維度分析[J]. 數(shù)學教學通訊, 2017(5):64-65.
[2]劉云.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 3(10):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