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法)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譯者:后浪漫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你喜歡什么?”
“世界的景象?!?/p>
夏布特曾兩次獲得安古蘭國際漫畫節(jié)大獎,被譽為“漫畫中的詩人”,他的畫常讓人有看電影的錯覺,慢鏡頭的敘述,剪影和輪廓的細致切換,畫風干凈而細致,而這些在《燈塔》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一個因為長相太丑,從出生起就被隔絕在大海上的一個燈塔中,獨自生活了50年的怪人,燈塔是他的家他的避難所也是一所監(jiān)禁著他的監(jiān)獄,唯一作伴的是一條金魚,一本父母留下的詞典,海水沖來的垃圾和他自己對世界荒誕的想象。面對未知的未來,是應該固步自封還是勇敢的走出來?
作者:(美)艾薩克·阿西莫夫
譯者:葉李華
出版社:Gnome Press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定律: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p>
“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出現(xiàn)在書本一開始,這個由阿西莫夫建立的三定律在出場的一瞬間就帶著權威性被植入到每一個被生產(chǎn)出的機器人的大腦中。表明了人和機器人的關系與相處模式可以玩鬧可以服從可以各種各樣,但都是基于這三個定律下,而后書中的七八個短故事中的機器人們卻因為這三定律運用于實際后的漏洞而衍生出有趣而刺激的故事。
作者:羅貝托·波拉尼奧
譯者:趙德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作品中的暴力如同社會上的暴力一樣是次要角色?!?/p>
《2666》被稱為21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波拉尼奧生前最后一部小說,然而許多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卻很難想象這本書僅僅是作者為了在生命最后的一點時間盡可能多給自己孩子換些糊口錢而寫的。作品的舞臺背景很宏大,由五個各自獨立但又彼此呼應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涉及的人物有近百個,作家、殺人犯、販毒分子、乞丐、妓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