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健
摘 要: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上,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由于學生認知上的局限性,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解題上都會習慣性地運用正向思維去解決問題,很少有學生從一個點出發(fā),根據自身所學對問題進行合理化的推理,這就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弱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情推理能力;問題;培養(yǎng)策略
合情推理能力很容易理解,根據已有的數學事實和正確的數學結論,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進行某種數學實驗或者實踐,在探索的過程中,以某一知識點為出發(fā)點,以得到某個結果為目的而進行的推理,我們常見的推理方式主要有直接觀察、思維聯想、實驗歸納、類比分析等等。從數學學科的本質分析,其邏輯性較強,無論是課本知識的解決還是生活問題的處理,合理推理能力必不可少,它對于學生思考、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具有很大的價值,所以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十分有必要。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不再適應新時代教育的基本需求,以教師為核心的講授式教學,往往導致學生的學習陷入一個機械化的學習模式,學生僅僅只能依據簡單的技巧解決問題,而并不能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1]。
合理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都是依據開放式的教學活動開展,而現階段教學受到應試思想的影響較深,在實際的教學中,考試考什么教師教什么,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的思維拓展完全受到限制,一旦遇上實際問題,學生往往會陷入迷茫,不知從何解決。所以說,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而言,無論是思維的拓展,還是對知識的遷移與應用都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2 小學生數學合情推理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對策分析
2.1進行轉化式教學,拓展學生思維
小學正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強,喜歡思考、探究[2]。在實際的教學過程教師要積極開展轉化式教學,讓學生認識數學計算數據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引導學生對知識之間存在的相互關系進行串聯,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如何對知識解答進行方法推理,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舉一反三能力。
例如:在小數的學習時,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到小數的計算,很多的學生不知道小數的四則運算如何進行。在“小數的乘除法”學習時,教師以下面問題為例進行分析,如:6.3×24+3.7×24+5.47×83+5.47×117=?”,這是一個含有乘法與加法的小數混合式計算,最基礎的計算方法就是按照加減乘除的順序進行,這樣很容易出現錯誤,所以說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各數據之間存在的聯系性,整式中“6.3×24+3.7×24”都包含被乘數“24”,而“5.47×83+5.47×117”都有乘數“5.47”,這樣學生通過移項、合并就會得到“(6.3+3.7)×24”與“5.47×(83+117)”即得到“10×24+5.47×200=?”,這樣學生就完全可以按照整數的四則運算的方法進行,即240+1094=1334。這樣即可以提升學生的效率,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小數乘除法的順序,轉換思維一旦形成,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小數計算的方法推理能力就能隨之形成。
2.2以錯誤為導向,針對教學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導致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有很多,既包含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也包含對公式、定理的應用不準確,進而導致計算過程出現錯誤。學生合理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加強對錯誤資源的利用,以錯誤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的尋找錯誤,讓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形成對知識的掌握。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如例題:“一塊紅布,長30米,寬1.5米,用它做兩條直角邊都是5分米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可以制作多少個?”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一個簡單的長方形與三角形面積計算與相互之間的關系問題,但是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僅局限于此,學生還需要依據所學分析分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制作紅旗布料與紅旗直角邊的關系問題,從實際生活的經驗分析,布料的長短都是小紅旗直角邊長的整數倍,就可以將布料剩余的問題忽略。那樣就只需要考慮分米與米之間的換算,即5分米=0.5米,則S△=0.5×0.5=0.25平方米,根據題目提供數據,就會得出制作紅旗的數量。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實現學生對數學問題條件的推理應用,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的記憶。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們的年齡特征進行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合理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推理能力,為學生們以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為學生們以后的綜合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