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佳
雖然教育改革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在某些教師心中根深蒂固,小學班級的管理依然沿襲以往的單一模式。班主任以“一言堂”的形式管理學生,讓學生絕對服從,忽略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聽話與否和成績好壞成為了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優(yōu)秀的標準。這種呆板的管理方式不僅壓抑學生的天性,也限制學生的潛能和思維發(fā)展,久而久之,會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也不利于班級管理的開展。教師應當轉變陳舊的班級管理觀念,采用不同的策略改進小學班級管理文化。
“以人為本”是指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并且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耙匀藶楸尽笔且环N更加人性化的班級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學生人格及素質的發(fā)展。例如,在平常與學生相處時,教師應該主動放下架子,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其內(nèi)心想法,與學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親密關系。
班主任不應該只是班級的管理者,還應該是班級中各種問題的協(xié)調(diào)者、溝通者。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進程,還應該以身作則,解決班上的矛盾和問題,耐心、有誠意地與學生溝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關心班上的每一位學生。教師要給予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對某些能力較差的學生,要耐心地提供指導、幫助,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讓他們鼓起勇氣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克服困難,糾正錯誤;對于比較羞澀的學生,教師應努力激發(fā)他們的自信。這樣,學生在班級活動的過程中能得到樂趣,自信心得到提升,能力也得到鍛煉,班級氛圍也變得輕松愉悅。
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要做到“寬中有緊”。由于小學生的自律性不高,所以在不限制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教師應該在班級中為學生制定一些規(guī)則,建立合理的賞罰制度。例如,對于一些活潑好動、比較外向的學生,應該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在上課、自習時不要打擾別人;早讀課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增加或扣除相應的分數(shù)??傊p罰有度,嚴慈相濟,讓學生能夠接受且樂于遵守。
此外,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自己制定規(guī)則,自己管理自己。這樣,不僅讓學生自己得到鍛煉,還讓班級管理更加井井有條,有利于打造勤奮努力的學風和積極向上的班風。
班級活動是增強班級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的有效形式。教師可以開展小組賽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的搭配要合理,組內(nèi)成員要強弱結合、動靜互補、男女搭配,這樣才能更好地讓他們互相學習,有效地促進合作。
在整個班級活動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應該積極參與,充分表現(xiàn)自己、發(fā)表意見,教師只是活動的“主持人”,這樣不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極大地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有效的班級活動,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師可以定期安排有競爭性的活動,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就會被調(diào)動起來。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家庭中,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行為模式和教育方法都在時刻影響著孩子?;诖耍嘀魅螒皶r與家長溝通,引起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向家長傳輸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將之滲透到家庭教育中;與家長及時交流學生的表現(xiàn),具體全面地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情感發(fā)展情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教師可以在班上定期舉辦家長會,或對情況比較特殊的孩子進行家訪。家校聯(lián)合,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改進小學班級管理文化,對于我國的教育改革有著重要的進步意義。改善小學班級管理質量,關鍵應該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而有序的班級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班主任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考慮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不停地積極嘗試并吸取經(jīng)驗,如此方能提高自己的班級管理能力,建設一個積極向上、井然有序、民主和諧的班級。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