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周文君
劉玉智與老伴蔣學美在他們的家庭藏報館。(受訪者供圖)
一份報紙,濃縮了時間、濃縮了社會、濃縮了世界,塵封著歷史的價值。但有誰會把報紙當成傳家寶一樣典藏?在貴陽市南明區(qū)永樂鄉(xiāng),有一位藏報人,便是如此。
他就是年近80 歲的劉玉智。“一開始我也只是為了讀報識字。后來發(fā)覺報紙簡直是一本‘百科全書’,就開始收藏,藏了50 多年了?!眲⒂裰堑倪@顆藏報心,執(zhí)著了半個世紀。
1963 年,21 歲的劉玉智在原貴陽市面粉廠當通訊員,這份需要與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讓只上到小學三年級的他倍感吃力?!翱吹睫k公室訂閱的那些報紙,我想著可以通過讀報的方式來識字。”劉玉智說,一開始他只是手抄或者剪報貼在小本子上,后來覺得不過癮,干脆整張報紙收集。
劉玉智的寫作之路,也從那時開始了。幾十年來,他在《貴州日報》《貴陽日報》等省內(nèi)外黨報黨刊上發(fā)表了上百篇集報心得。
“報紙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圖案,都帶著時代的氣息。藏報,就是在珍藏一段歷史?!睘榱俗尭嗳四軌蚍窒磉@份“歷史的馨香”,劉玉智產(chǎn)生了“辦一個藏報館,向市民免費開放”的念頭。
說干就干,他向親朋好友籌錢,在老家永樂鄉(xiāng)買下一塊荒地,自己動手拉電線、架水管、當監(jiān)工......2012年,這個由300 平方米展館、200 平方米收藏館和100 平方米倉庫組成的藏報館建成了?!皼]想到藏報館很受歡迎,全國各地的報友都跑來找我聊天,連外國朋友都來了?!遍_館以來,劉玉智的藏報館接待參觀者已超過8000 人次。如今,藏報館里有各類報紙5 萬余種。《國民日報》《救國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晨鐘報》《晨報》等珍貴的老報紙,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而“絲綢報”“傘報”“3D 報”“請柬報”“生肖報”“福報”“壽報”“中國第一小報”等更讓人大開眼界。
為了收集報紙,幾十年來,劉玉智到過北京的潘家園、琉璃廠和上海的文化街撿漏,到過機關、學校的資料室翻找,去過舊物市場淘過“寶”,甚至成天窩在廢品垃圾站和廢舊書報市場里?!耙蝗ゾ褪且徽?,家里大小事情,幾乎都找不著他?!崩习槭Y學美說,剛結婚的時候,家里除了一張床和幾個裝衣服的紙箱,剩下的全是報紙?!皥蠹堅郊蕉啵贾荒芩趫蠹埳狭?。”每每“抱怨”起這個固執(zhí)的老頭,蔣學美更多的其實是心疼,“有時候他寧愿餓肚子,也要把飯錢攢下來買舊書報”。
劉玉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人不讀書看報是不行的。當年有人嘲笑他:“你想讀出什么?。俊彼┖竦卣f:“只是想給孩子們做個榜樣罷了。”在劉玉智眼里,最重要的事情有兩個:一家五口的溫飽和孩子們的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劉玉智的家中,只有一個家規(guī),那就是: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孩子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了寬容別人、善解人意的良好品行。而父親對文化的執(zhí)著和信仰,更是深深影響著這個家庭。
在藏報館里,劉玉智經(jīng)常手捧報紙,翻翻看看,聞聞墨香。他希望自己收藏的報紙能被永久珍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國家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