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靜
一、激發(fā)閱讀期待,猜讀內(nèi)容,初識“賣炭翁”
師:根據(jù)題目,同學們猜猜看,這首詩會寫一個什么故事呢?
生:賣炭翁賣炭。
(師板書“賣炭翁賣炭”。)
師:老師在這里打一個逗號,同學們再猜猜看,賣炭的過程中,會發(fā)生哪些故事呢?
生:炭賣不出去。
生:炭被人搶了。
……
師:看來,同學們都覺得在這個賣炭翁身上,將要發(fā)生一場悲劇。下面就請同學們讀全詩,看看在賣炭的過程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二、基于課堂生成,細讀課文,漸知“買炭者”
(生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黃衣使者買炭。
(眾生笑。)
師:對得很好??!“賣炭翁賣炭,黃衣使者買炭”,多和諧??!哪里不對嗎?
生:應(yīng)該是“黃衣使者強買炭”。
師:你怎么看出來是“強買”的?
生:注釋里說“半匹紅紗一丈綾”遠遠低于一車炭的價值,黃衣使者就是用“半匹紅紗一丈綾”買的炭。
師:多好?。∧阒澜Y(jié)合注釋來幫助自己理解!“半匹紅紗一丈綾”換“一車炭”“千余斤”,如果是你,你換嗎?
生:不換。
師:為什么?
生:不等價。
師:不僅不等價,注釋里還清清楚楚地寫著是“遠遠低于”,所以,這是一種“強買”,你這個詞用得多好?。∥覀円黄饋戆堰@個同學補充后的句子讀一讀——“賣炭翁賣炭,黃衣使者強買炭”。
(生齊讀。)
師:好,這里老師是打逗號,還是句號?
生(齊):句號。
師: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
(生齊讀。)
生:“黃衣使者”就是“宦官”。
師:你的意思是將“黃衣使者”改成“宦官”?
生:是的。
師:既然“黃衣使者”就是“宦官”,為什么詩中不直接點出買炭者是宦官?大家討論一下。
(生討論,師巡視。)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討論的結(jié)果。
生:如果直接寫“宦官”的話,太直接了,可能會得罪他們。
師:當時白居易也是一個官,為什么會怕得罪他們呢?
生:說明宦官的權(quán)力比官員大。
師:大到什么程度?
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師:其實,這一點我們也能從注釋1中窺得一二?!疤频伦谪懺?,宮中派宦官到民間市場強行買物,名為‘宮市,實為掠奪?!睆淖⑨屩写蠹矣袥]有發(fā)現(xiàn),宦官的權(quán)力大于一般官員?
生:買辦是肥差,一般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現(xiàn)在這個肥差被宦官搶過來了。
師:對?。∷麄儼堰@個差事?lián)屵^來,不是要為百姓服務(wù)的,而是為了撈取自己的利益,可想而知他們會如何對待百姓了。
生:能壓榨多少就壓榨多少!
師:有一定道理,但是老師覺得怕得罪宦官不是主要原因。剛才大家討論的時候,我聽到有同學說“黃衣使者”強調(diào)的是“使者”,我們比較一下“黃衣使者”與“使者”的區(qū)別。
生:“黃衣使者”表明是皇帝的使者,代表皇權(quán)。
師:在古代,顏色是有等級的,黃色代表了皇權(quán)。他們穿著“黃衣”,說明他們的所作所為是皇帝允許的。其實,在歷史上還真發(fā)生過相似的事件。當時有一個賣柴翁的柴被宦官強買,那個賣柴翁可沒有這個賣炭翁好講話,就與宦官打起來了,把這個事情鬧到皇帝面前了?;实墼趺刺幚砟??他懲罰了宦官,賞賜了一些東西給賣柴翁,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大家想想,皇帝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做給別人看看的。
師:息事寧人,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對宦官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縱容。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生:從上到下都在剝削、壓迫百姓。
師: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在壓迫百姓,比如作者白居易就不是。但偏偏就是那些手中有權(quán)的統(tǒng)治者不好好對待百姓,特別是那些“黃衣使者”,讓老師想到了一些成語——
生:狐假虎威。
生:仗勢欺人。
師:很好。老師把“強買”這個詞補充到我們概括的句子中去。大家再看看,“白衫兒”是些什么人?
生:小兵。
生:爪牙。
師:好!“賣炭翁賣炭,宦官及其爪牙強買炭。”我們再來看看,這種“仗勢欺人”還可以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
生:“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p>
師:具體地說說。
(生沉默。)
師:大家想想,如果將這個“把”字改成“拿”字,有什么不一樣?能不能模仿一下“手把文書”的樣子?
(生模仿。)
師:請你解說一下為什么這樣拿文書?
生:“把”,感覺是要端著。
師:端著什么?
生:端著架子。
師:很好,狐假虎威的架勢出來了。你能不能再揣摩一下宦官此時的心理活動?
生:這可是皇帝的命令,誰敢違抗!
師:“口稱敕”和“叱”表現(xiàn)了什么?
生:這些人很囂張,橫行霸道。
師:描寫宦官的句子還有一句“翩翩兩騎來是誰”,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翩翩”一般都是形容——
生:公子。
師:是啊,多美啊,“翩翩公子”,詩人怎么會用這個詞來形容這些令人痛恨的宦官呢?老師此時想到了一個成語。
生:人模狗樣。
(眾生笑。)
師:很形象。下面就委屈大家模仿一下宦官人模狗樣、仗勢欺人、囂張跋扈的神態(tài)和語氣讀一讀這兩句。
(生自由模仿朗讀,師請一生讀,簡單點評。)
三、基于思維建構(gòu),回讀課文,讀懂“賣炭翁”
師:下面我們再來讀一讀概括的句子——“賣炭翁賣炭,宦官及其爪牙仗勢欺人強買炭”。
(生齊讀。)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jù)這節(jié)課學到的分析方法,將“賣炭翁賣炭”的內(nèi)容補充得更具體一些?
生:“市南門外泥中歇”,說明他是在泥中賣炭,賣炭環(huán)境艱苦。
生:“歇”,說明他很累。
生:“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边@是對賣炭翁外貌的描寫?!吧n蒼”,說明他年紀大了;“十指黑”,是被煙火熏的,說明燒炭也很辛苦。
生:注釋里說“南山”指終南山,在長安城南。賣炭翁燒了炭再拉到城里賣,“曉駕炭車”“日已高”,說明他早上駕車出去,中午才能到,路途遙遠。
生:“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闭f明賣炭翁要靠這車炭生活。
生:我覺得“賣炭翁賣炭”最苦的是心里苦?!翱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天已經(jīng)很冷了,可他還是希望天再冷一些,這樣炭可以賣個好價錢。這是多么矛盾的心理啊,內(nèi)心該有多苦??!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用一個成語“含辛茹苦”來形容賣炭翁,把它加到我們的概括句中去——“賣炭翁含辛茹苦賣炭,宦官及其爪牙仗勢欺人強買炭” 。還有一個問題請大家考慮一下,白居易為什么要把這個賣炭翁寫得這么苦呢?剛才老師說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個“賣柴翁”,他為什么不直接寫“賣柴翁”?
生:“賣柴翁”還沒有“賣炭翁”苦,不能寫出作者想要寫的東西。
師:作者想要寫什么?
生:作者想要表現(xiàn)當時宦官專權(quán)、仗勢欺人,統(tǒng)治者剝削、壓迫百姓的社會現(xiàn)實。
師:作者對他們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
生:批判、諷刺。
師:對百姓呢?
生:同情。
師:我們再來把概括句讀一讀——“賣炭翁含辛茹苦賣炭,宦官及其爪牙仗勢欺人強買炭”。這個概括好在哪里?
生:前后形成對比,能夠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
師:所以學習本課后,大家應(yīng)該懂得,在概括故事的時候,不能簡單地概括什么人做什么事,以及結(jié)果怎樣,還要用準確的詞語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意圖。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怎樣通過揣摩關(guān)鍵語詞,來領(lǐng)會作者蘊藏在其中的深層意蘊。希望大家課后進一步好好思考,真正讀懂《賣炭翁》,讀懂白居易。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柘塘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