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xiāng)下
◎莫泊桑
蒂瓦什夫婦狠狠地拒絕了德·于比埃爾太太的要求,她又走向了瓦蘭夫婦。
瓦蘭夫婦正在吃飯,飯桌上在他們兩人中間放著一碟黃油,他們用刀子挑一點,十分節(jié)省地抹在面包片上,慢慢吃著。
德·于比埃爾先生又一次提出他的建議。兩個鄉(xiāng)下人搖頭拒絕,但是知道每個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以后,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使著眼色互相詢問,決心已經(jīng)有七八分動搖了。他們在苦惱中長時間地保持沉默,心里猶豫不決。那女的最后問道:“孩子他爹,你看怎么樣?”他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看這并不丟臉?!?/p>
德·于比埃爾太太急得渾身哆嗦,她跟他們談起孩子的未來,以及她以后可能給他們的錢。那莊稼漢問:“這一千二百法郎的年金在公證人面前立字據(jù)嗎?”德·于比埃爾先生回答:“當(dāng)然,從明天就開始?!蹦青l(xiāng)下女人想了想,說:“每月一百法郎換咱們一個孩子太少了一點,再過幾年這個孩子就可以干活兒了;我們要一百二十法郎。”
德·于比埃爾太太聽了以后立刻表示同意。她想把孩子帶走,因此在她丈夫立字據(jù)的時候,又額外送了一百法郎,立即請來了村長和一位鄰居,他們也很樂意當(dāng)證人。年輕女人歡天喜地,抱著啼哭的小娃娃走了。
蒂瓦什夫婦立在門口,望著那孩子給抱走,他們一聲不響,也許心里有點懊悔不該拒絕吧。
從此以后就再也聽不到小讓·瓦蘭的消息了。他的父母每個月到公證人那里去領(lǐng)一百二十法郎。他們和鄰居鬧翻了,因為蒂瓦什大嬸罵他們無恥,挨家挨戶對人說,除非是喪失人性才會出賣自己的親生兒子,這簡直是一件傷風(fēng)敗俗的事。有時候她故意炫耀自己,抱著夏洛,大聲對他說:“我沒有賣掉你,我的孩子。我沒有錢,但是我不賣我的孩子?!币贿B多少年天天都是如此。蒂瓦什大嬸到最后竟然相信自己比當(dāng)?shù)厝魏稳硕几叱鲆换I,因為她沒有賣掉夏洛。
瓦蘭夫婦靠了贍養(yǎng)費生活得很舒適。蒂瓦什夫婦無法平息下去的怒火就是從這一點來的,他們一直很貧困。他們的長子服兵役去了,第二個兒子死了,剩下夏洛一個人和上了年紀(jì)的父親辛勤勞動。
夏洛二十一歲那年,有一天早上來了一輛華麗馬車停在兩所茅屋門口,一位掛著金表鏈的年輕先生從車上下來,他們走進瓦蘭家的茅屋,就像是他自己家一樣。老媽媽正在洗圍裙,身體衰弱的老大爺在壁爐旁邊打盹。兩個人都抬起了頭,年輕人說:“你好,爸爸。你好,媽媽?!彼麄凅@訝地立起來。那鄉(xiāng)下女人激動得連肥皂都掉在水里,她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是你嗎,我的孩子?是你嗎,我的孩子?”他摟住她,一邊吻她,一邊又說了一遍:“你好,媽媽?!边@當(dāng)兒,老頭兒全身哆嗦著,說:“你回來啦,讓?”他們相認后,做父母的一定要立刻領(lǐng)兒子出去見見當(dāng)?shù)氐娜恕K麄冾I(lǐng)他去見村長,見村長助理,見教堂神父……
夏洛站在自己的茅屋門口,望著他走過去。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對兩個老人說:“你們一定是傻瓜,才會讓人家把瓦蘭家的孩子帶走。我本來應(yīng)該是那個樣子,像你們這樣的父母,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幸?!?/p>
老婦人眼淚嘩嘩流到湯盆里,她低聲哭著說:“累死累活把孩子們養(yǎng)大了,落這么個下場!”那小伙子冷酷地說:“與其像現(xiàn)在,還不如不生下來。這件事我永遠不會饒恕你們!”
兩個老人垂頭喪氣,流著眼淚,卻一聲不響。他接著又說:“不行,想到這件事太痛苦了。我寧可到別的地方去謀生?!彼蜷_門,一片說話聲傳進來,瓦蘭一家正在慶祝孩子的歸來。
于是夏洛跺了一下腳,朝他的父母轉(zhuǎn)過身來,嚷道:“土包子!”
他消失在黑夜里……
(選自《莫泊桑中短篇小說精選》,全文有刪改)
技法提煉
本文主要圍繞兩對父母和他們兒子的故事展開?!百u子事件”之前,兩家人都過著艱辛貧窮但滿足的生活,這種生活是踏踏實實的,沒有虛假,沒有憎恨?!百u子事件”之后,兩家人的關(guān)系開始疏遠,反目成仇,失去了曾經(jīng)的和諧。由于兩家人的不同選擇,他們的孩子過著不同的生活。家庭的變故,引發(fā)了對人性的拷問。淳樸的人性最終在金錢的誘惑下變得不堪一擊,作者以此來批判金錢對人性的扭曲。
在寫法上,本文有以下幾個特點可供借鑒:
1.層層伏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全文都圍繞收養(yǎng)孩子這一事件展開,德·于比埃爾先生又一次提出了收養(yǎng)小孩,但是說得比較婉轉(zhuǎn),為后文瓦蘭夫婦的答應(yīng)埋下伏筆;當(dāng)小瓦蘭榮耀歸來,與父母相認,父母馬上帶他到親朋面前炫耀,為下文夏洛優(yōu)越感消失而憤怒、痛苦,最終離家出走埋下伏筆,推動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小細節(jié),大作用。瓦蘭夫婦吃早飯的細節(jié),突顯了他們生活的現(xiàn)狀——拮據(jù)貧窮,為下文他們做出“賣子”的選擇埋下伏筆;小說的最后,當(dāng)夏洛看見小瓦蘭回來了,并且生活富裕時,他對父母說的話,以及兩個老人垂頭喪氣、淚流滿面的細節(jié)描寫,直擊人物內(nèi)心,極力表現(xiàn)了夏洛的后悔、嫉妒、仇恨、內(nèi)心的極度不平衡,甚至對父母毫無感恩,這是對人性的又一次批判。
3.通過對比,展示人物形象。蒂瓦什夫婦和瓦蘭夫婦在金錢和孩子之間的選擇形成對比,不同的選擇,不同的人生;“賣孩子”之前和之后的態(tài)度,由和諧友好變?yōu)槔淠爸S的對比;小瓦蘭和夏洛對待父母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不賣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責(zé)備怨恨父母的對比等。作者通過這些對比,展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們看清了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復(fù)雜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