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
【摘要】目的:分析評價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34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試驗組17例患者,對照組17例患者,對照組為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為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手術指標、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住院時間、復發(fā)率。結果: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試驗組的并發(fā)癥的病發(fā)率、住院時間、復發(fā)率、手術指標都均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不僅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縮短了住院時間,還減少了復發(fā)率,改善了手術指標,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765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77-01
慢性鼻竇炎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大多都是由于細菌感染形成的,基本癥狀就是頭暈,鼻塞、頭疼等,容易復發(fā),時間久了不好醫(yī)治,特別容易引發(fā)鼻息肉,鼻腔內黏膜出現的增生組織團就叫鼻息肉,患者容易鼻塞、流鼻涕等[1]。比較影響患者的生活狀態(tài),現在治療鼻息肉方法比較多,主要是手術治療,但是傳統(tǒng)治療創(chuàng)傷比較大,治療效果不太理想[2]。本文主要研究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價值?,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34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每組17例患者對照組為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為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治療,試驗組17例患者,對照組17例患者,試驗組男11例患者,女6例患者,年齡10歲~65歲,平均年齡(345±105)歲,對照組男10例患者,女7例患者, 年齡9歲~64歲,平均年齡(358±101)歲,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具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給予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麻醉后用窺鏡對患者鼻內進行情況觀察,確認鼻息肉的位置,然后進行切除,切除后立即分離取出,然后在觀察切除鼻息肉后的周圍的部位有沒有出現病變組織,有沒有偏曲情況,如果有必須給予患者鼻中隔矯正手術。然后對鼻腔進行清洗,將聚乙烯膨脹海綿和紗條塞進鼻腔進行止血,然后給予患者進行抗感染止血治療,及時關注患者鼻腔有沒有出血狀況和其他的并發(fā)癥。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復發(fā)率。本文療效判定標準為: 無效表示:患者臨床癥狀及病情沒有改善,甚至是有加重趨勢;有效表示:各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顯效:指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指標水平已經恢復正常。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的方式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進行檢驗,P<005則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因為患病時間比較長就不好治療,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影響[3]?,F在大多數患者都采取手術治療,由于鼻腔內的空間比較小,結構也比較復雜,手術難度較大,像常規(guī)治療在手術中出血量比較大,容易損傷鼻腔內的構架,現在隨著科技的發(fā)達和醫(yī)療水平的進步發(fā)展,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能夠在治療鼻息肉的時候減少術中出血量,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了,有明顯的效果[4]。功能性鼻腔窺鏡手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簡單,在清晰的視野下能夠準確的找出鼻息肉的位置,降低了對比鼻腔內結構的損傷,降低了手術風險。
綜上所述,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息肉有明顯的效果,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減少了手術中的出血量,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韋富貴. 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安全性評估[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21):5257-5259
[2]李燕, 李宣.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2, 09(20):106-107
[3]陶冶, 孫捷, 張華. 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功能性鼻內窺鏡手術生活質量結局評估[J].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 34(9):911-916
[4]向付國, 范森. 鼻內窺鏡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136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3, 21(6):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