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摘要:英語老師要用心去注意學困生對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要細心回收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各樣的反饋信息,特別是學困生,如果教師能在這個過程中處理得適度、合理、及時,實施最切合學困生實際的教學方案,就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學困生;愛心;責任心;耐心;平常心
常聽到這樣的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教這些學困生,連我們的英語口語水平都變差了。仔細想想,不無道理,教學相長嘛。面對學困生,你用英語上課,他們多半聽不懂,你不得不盡量使用簡單的詞匯,簡單的句型,有時不得不講的英語再翻譯成漢語。我很糾結(jié),很無奈,真不知道怎樣在能讓他們金口能開?每一堂下來,我反思,是這樣唱兩年獨角戲,還是想想辦法讓他們金口能開?老師都知道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進行的雙邊活動,教師自己講得滔滔不絕,口干舌燥,而學生這表情茫然或神情迷惑,這無疑似一瓢冷水,澆滅老師的激情,挫敗老師的信心。
面對學困生,我認為用“心”最重要。
一、面對學困生,要有愛心。
教育是靈魂的教育,是一項需要愛心的事業(y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個愛心首先表現(xiàn)為強烈的事業(yè)心,舍得投入和付出。我所教的班的學生,他們多半從初中起就放棄學英語,幾乎是零基礎(chǔ),他們不光英語基礎(chǔ)差,而且行為習慣也差,上課經(jīng)常遲到,早退,說話,吃零食。面對這樣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關(guān)愛去感化和幫助,任何輕視,嫌惡,只會使他們自暴自棄。要提高一個智商優(yōu)秀,學習品質(zhì)好,家庭背景好的學生的英語成績,這也許并不困難,而要把一個智商一般,家庭背景一般,學習品質(zhì)差的學生的英語成績提高并不是容易的事?!坝H其師,信其道”,我深知其中的道理,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貫穿情感教育。如上課時,老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講解,和風細雨、循循善誘的勸告,舉止得體、幽默風趣的談吐,充滿期待與鼓勵的眼神,這一切無形中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贏得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打開了學生的心扉,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面對學困生,要有責任心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jīng)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jié)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fā)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讓人開心,能傷人也可以救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
教師以什么樣的精神對待工作,決定著工作的成敗;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決定著學生的成長。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心。課程改革在教師角色定位上,一要強調(diào)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fā)展。既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又重視人生方向的引領(lǐng)。二要強調(diào)成為學生成長的伙伴,既能理解學生成長的苦惱與抗爭,具有同理心,又能帶動、幫助學生,具有影響力;樂于做學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華,在成長中享受收獲。唯其如此,教師的責任心才能成為學生進步和發(fā)展的真正動力。英語教學尤其需要。沒有教育責任心,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我們教師來說,一屆學生未教好,還會有下一屆,還可以重頭再來;而對于家長,只有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重頭再來。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可對于家庭來說他就是百分之百。因此我們必須把我們的責任心分解在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日常教學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去,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都得到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成功。
三、面對學困生,要有耐心
學會等待意味著教師能夠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意味著用從容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氣躁,不指望一次活動、一次談話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一個好的品質(zhì)的形成,一個不良品質(zhì)的矯正,都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過程,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有耐心的教師永遠不會對學生說:你不行。面對學困生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如;在我班,學生問的問題非常簡單,可能是一個單詞不會讀、不會拼、或是課文不會讀,越是簡單的問題,老師越是要認真對待,不能流露出不屑一顧的樣子,因為教育是最能體現(xiàn)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的領(lǐng)域,只要我們付出真誠的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效。當我們學會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學生時,我們就能對學生少一點苛責,少一點失望,少一點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親切。
四、面對學困生,要有平常心
用平常心對待學生的作業(yè)和測試成績,作業(yè)是英語課堂教學必要的輔助手段,一方面,它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消化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每個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掌握程度,都會在作業(yè)中直接反映出來。所以,教師通過作業(yè)批改可以看到學生完成作業(yè)情況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和不足,從而及時完善教學,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困生作業(yè)完成情況會參差不齊,在作業(yè)批改中,教師要多加鼓勵。同時,教師可利用批語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征求對課堂教學的意見,使自己對教學方法和教材處理更加科學合理。批改作業(yè)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教師可以從中得到教與學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掌握的程度。
總之,作為一名英語老師,要用心去注意學困生對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要細心回收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各樣的反饋信息,特別是學困生,如果教師能在這個過程中處理得適度、合理、及時,實施最切合學困生實際的教學方案,就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困生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學困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提高思維品質(zhì)的目的。讓我們所有英語老師用心對待學困生,為培養(yǎng)新世紀合格人才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