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兆海 白 帆 周超洪 溫美玲 賈 磊
(1.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甘肅蘭州 730000;2.太原鵬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3.眉山中車制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眉山 620010)
鐵路機車車輛在電池充電器投入工作之前或電池充電器出現(xiàn)故障時,通常采用鎘鎳堿性蓄電池(以下簡稱“堿性蓄電池”)為客車直流負載進行臨時供電[1-2]。堿性蓄電池是鐵路機車車輛應急供電和備用供電設備,其性能好壞直接關系著車載電器的安全運行[3-4]。堿性蓄電池的性能與電解液的品質密切相關,而電解液的品質主要由碳酸鹽含量決定[5]。因此,在堿性蓄電池的檢修過程中,必須對電解液中碳酸鹽的含量進行精確測量[6]。目前,對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的檢測多采用手工滴定的方式:加入指示劑,并記錄兩個變色點的鹽酸滴定量,然后人工計算碳酸鹽含量。該方法存在觀察誤差大、手工記錄效率低、影響因素多等缺點,難以對電解液中碳酸鹽的含量進行精確測量[7-8]。
針對上述問題,設計出一種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的自動檢測系統(tǒng),以期能夠快捷、方便、準確地檢測堿性蓄電池電解液中碳酸鹽的含量。
本系統(tǒng)在功能上實現(xiàn)了電解液、滴定劑、指示劑的承載和攪拌,以及滴定過程中pH的實時測量和記錄,具體功能如下:
(1)采用磁力攪拌器對被檢液和滴定試劑進行攪拌,以提高其混合速度和均勻度。
(2)采用電位滴定法自動判別滴定終點(指示劑的變色轉折點),判別精度由pH電極測量精度和滴定控制精度決定,避免了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
(3)試驗過程全程自動記錄,檢測結果自動計算,效率較人工操作高,也便于數(shù)據(jù)的信息化管理。
(4)可實現(xiàn)移液、滴定的自動化和精確控制,避免了手動滴定時的人為誤差,提高了滴定效率。
(5)可對鹽酸、蒸餾水的效率量及剩余量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定時統(tǒng)計,實現(xiàn)定量管理,有利于提高易耗品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系統(tǒng)工作原理為利用電位滴定法進行碳酸鹽含量檢測,即通過向待檢液(電解液)連續(xù)滴入滴定劑(鹽酸),并實時測量滴定過程中被測液的pH值,通過尋找pH值的突變點(即滴定終點),計算得到碳酸鹽的含量。其中,pH值的測定采用復合電極(由測量電極和參比電極組成),其原理為:當氫離子活度發(fā)生變化時,測量電極和參比電極之間的電動勢會發(fā)生相應變化[9-10]。
本系統(tǒng)主要由機械系統(tǒng)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機械系統(tǒng)主要實現(xiàn)電解液、滴定劑、指示劑等的承載,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主要實現(xiàn)滴定劑的注入,pH值的實時測量、記錄以及碳酸鹽含量計算。
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檢測系統(tǒng)由整體框架和支撐架升降機構組成,機械結構如圖1所示。本系統(tǒng)機械結構具有外形尺寸適中、工作平穩(wěn)、剛性強、效率高等特點[11-12],適用于各車輛段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檢測的試驗工作。
整體框架是系統(tǒng)機械結構的基礎,由優(yōu)質鋼材經(jīng)嚴格工藝焊接而成。本系統(tǒng)滴定劑為鹽酸,在結構設計時,系統(tǒng)臺面使用了抗強酸的環(huán)氧樹脂板(該板具有耐強酸、強堿、高溫及耐磨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化學實驗室)。支撐架升降機構等部件通過緊固件固定在整體框架上。
在碳酸鹽含量檢測過程中,為了準確測量液體的pH值,pH計需要浸泡在待檢液中。在每次試驗完畢后,需要更換反應容器中的液體。因此,pH計需要設計為可自動升降模式。該系統(tǒng)設計了可升降的pH計支撐架,來實現(xiàn)試驗過程中pH計的自動控制。
圖1 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檢測系統(tǒng)機械結構
該系統(tǒng)主要由滴定單元、移液單元和控制單元構成。其中,滴定單元由pH電極、攪拌器、毛細管和反應杯構成,主要作用是實現(xiàn)電解液,鹽酸,指示劑的承載、攪拌和滴定過程中pH的實時測量;移液單元由鹽酸瓶和微量注射泵構成,主要作用是將鹽酸和蒸餾水自動、精確、定量泵入反應杯中,實現(xiàn)滴定過程中移液的自動化;控制單元主要由PLC和觸摸屏構成,主要作用是實現(xiàn)對微量注射泵的精確控制、鹽酸剩余量的檢測、滴定終點的自動判別、檢測結果的自動計算和記錄、人機交互等,其結構如圖2所示。整個系統(tǒng)自動控制的實現(xiàn)包括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
圖2 系統(tǒng)控制單元結構
系統(tǒng)硬件電路核心部分主要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注射泵、磁力攪拌器、pH控制器、觸摸屏、電動缸和電源組成,電路原理如圖3所示。其中,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主要用來采集pH控制器的信號,控制電動缸、磁力攪拌器和注射泵的動作,并判斷滴定狀態(tài)。注射泵主要用于定量地向滴定杯中加入標準液;磁力攪拌器用于攪拌被測液體,加快滴定過程,縮短滴定時間;pH控制器用于檢測被測液體的酸堿度;觸摸屏用來實現(xiàn)可視化的人機交互;電動缸用于控制滴定支架的升降,方便滴定操作過程中燒杯的更換;電源采用24 V/10 A的開關,用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觸摸屏、注射泵和電動缸的供電。
圖3 控制電路原理
電路主控器采用結構緊湊、成本低廉且具有強大功能指令集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S7-200 SMART。S7-200 SMART通過驅動繼電器的接通與斷開控制電動缸的升降,采用RS485與磁力攪拌器和注射泵通信;通過pH控制器檢測到的溶液酸堿度來判斷滴定過程,并控制注射泵的進液量及磁力攪拌器的攪拌速度;觸摸屏采用昆侖通態(tài)TCP7602Ti,通過以太網(wǎng)口與S7-200 SMART連接。
(1)功能設計
本系統(tǒng)使用西門子S7-200 Smart PLC,其利用面向對象技術編寫且具有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便于系統(tǒng)的操作和維護。軟件部分主要實現(xiàn)以下功能:①自動判別滴定終點;②全程自動記錄及查詢,檢測結果自動計算;③實現(xiàn)移液、滴定的自動化和精確控制;④對鹽酸及蒸餾水的效率量、剩余量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定時統(tǒng)計。
(2)算法設計
在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測定過程中,使用標準鹽酸滴定液(c=1 mol/L)進行滴定:記錄第一個突躍點消耗的滴定液體積V1和第二個突躍點消耗的滴定液體積V2,采用式(1)來計算碳酸鹽含量[4-5],即
K2CO3(g/L)=27.6×(V2-V1)
(1)
式中V1——第一個突躍點消耗的滴定液體積;
V2——第二個突躍點消耗的滴定液體積。
在軟件算法中,通過標定移液量及尋找pH突變點來確定滴定液的消耗量(即V1和V2)。并引入兩個索引值(即Z2和Z1)來標定V1和V2。在實際計算過程中,第一個突躍點消耗的滴定液體積(V1)為索引值(Z2)和標定系數(shù)的乘積,第二個突躍點消耗的滴定液體積(V2)為索引值(Z1)和標定系數(shù)的乘積。標定系數(shù)設為0.02。
為了驗證系統(tǒng)是否滿足試驗要求及測試精度,配置不同濃度的碳酸鹽溶液進行了大量實驗,以下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試驗環(huán)境:在常溫(25 ℃)時,pH計測試較為準確。因此,將系統(tǒng)工作溫度設置為25 ℃,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需要使用磁力攪拌器的加熱功能,將反應液體加熱到25 ℃再開始試驗。
測試方法:采集50 mL堿性蓄電池電解液,同時分別配置50 mL濃度為20 g/L、40 g/L、60 g/L、80 g/L的碳酸鉀溶液作為待檢液。用移液器取待檢液5 mL到燒杯中,再加入100 mL蒸餾水,采用電解液碳酸鹽檢測系統(tǒng)進行自動滴定,測定溶液中碳酸鹽含量,每種溶液進行5次試驗,記錄試驗結果,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測試實驗記錄見表1。
表1 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測試實驗記錄
20 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見表2。
表2 20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
40 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見表3。
表3 40 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
60 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見表4。
表4 60 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
80 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見表5。
本次測試電解液樣品為車輛段新配置的堿性蓄電池電解液,在測試過程中容易吸收空氣中的CO2產(chǎn)生碳酸鹽。因此,其測試結果含有少量碳酸鹽。由表1~表5可知,測試結果誤差較小,一致性較好。
表5 80 g/L碳酸鉀溶液測試結果及結果分析
分析了堿性蓄電池特性以及車輛段現(xiàn)階段蓄電池電解液檢測技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利用電位滴定原理,采用PLC控制器以及注射泵、磁力攪拌器等,設計了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檢測系統(tǒng)。系統(tǒng)實驗及測試結果分析表明,本系統(tǒng)可以快捷、方便、準確地檢測出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滿足車輛段對堿性蓄電池電解液碳酸鹽含量自動檢測的試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