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玉
突然想起了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shù)》。大學(xué)時看過。似乎是要向西方人介紹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談中國人如何品茗,行酒令;如何觀山,玩水,看云;如何鑒石,養(yǎng)花,蓄鳥;如何賞雪,聽雨,吟風(fēng),弄月……林氏將一種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東方生活情趣呈現(xiàn)在世界面前。在這本書里,林氏本人的幽默智慧、浪漫高雅和詩意才情,也從字里行間,如清泉般漫溢出來。
當時看得激動,好像找到了未來的生活范式。二十年后,回頭想想,不覺莞爾。那時的我,顯然是著相了。不但是我,連這本書的作者也有些拘泥了。大家試想一下,這些生活方式,哪就能代表整個中國人呢?最多算是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罷了,或者說,是中國傳統(tǒng)主流文化所倡導(dǎo)的審美范式罷了。一百個中國人中,有一個是這樣生活就不錯了。
更何況,依我半輩子的生活經(jīng)驗來看,林氏在起念動筆之初就錯了。什么是藝術(shù)的生活?什么是生活的藝術(shù)?其實是不應(yīng)該有定論的。吾之蜜糖,彼之砒霜。藝不藝術(shù),不該以事件和形式定論,而應(yīng)該以主人公內(nèi)心的豐盈與安詳來分辨。
你們情侶,搖著香扇,品著茗茶,吟詩作對,是藝術(shù)的生活。我們夫妻,在灰黑的蚊帳內(nèi),笑作一團,討論在方寸之內(nèi)滅蚊的N種方法,同樣是生活的藝術(shù)。
你在雅室內(nèi),揮毫潑墨,疊山延水,寫意人生,是藝術(shù)的生活。我在槐樹下,搓著腳丫,胡吹海侃,笑罵社會,同樣是生活的藝術(shù)。
你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上下求索,立志要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是藝術(shù)的生活。我甘于平庸,耽于玩樂,上班做好工作,下班打好麻將,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同樣也是生活的藝術(shù)。
我們的生活需要的,是愜意、輕盈、滿足和安詳,不是痛苦、沉重、陰暗和扭曲,你的藝術(shù)不是我的藝術(shù),尋找一種與自身合拍、與段位接軌、與心靈相融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生活的藝術(shù)。讓林黛玉去干焦大的事,或者反過來,都會讓他們的心靈處在煎迫之中。每個人的才智、性情、品格、喜好,都不相同。也正是有這種不同,才構(gòu)成這個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的社會,才有這樣百般美好、萬般知樂的人生。
還有,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世易時移,林氏所倡導(dǎo)的藝術(shù)生活,是以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為樣板,而現(xiàn)代已是科技和數(shù)字主宰天下,若不隨時代大潮而動,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優(yōu)雅和快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