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言語在零基礎水平對外漢語課堂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既可以發(fā)號施令又可以推進課堂進展。在二語課堂中,教師提問是組織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途徑。因此,觀察研究教師提問對新任漢語教師來說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一、觀察背景
本文觀察的是某大學醫(yī)學院印度留學生的漢語初級課堂教學,教學對象是漢語水平零基礎印度留學生。一個班級有26名學生,年齡分布在18—20歲之間,教學內(nèi)容選自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Ⅰ》第七課《中國銀行在哪兒?》。
二、觀察設計
本文選取“教師提問”作為觀察研究對象,通過對授課教師現(xiàn)場觀察和視頻補錄轉寫的方式,從問題類型、問句形式、提問對象、回答質(zhì)量四個方面對教師的課堂提問進行分析。
問題類型可細分為展示型問題、開放型問題及指示型問題。評判教師的課堂提問科學與否,僅靠觀察教師視角是不夠科學的,我們還需要引入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綜合評價課堂提問。
三、結果分析
本次統(tǒng)計課堂提問總共135個,1.5小時的授課時間除去中間10分鐘的休息時間,平均每分鐘就有1.68個問題拋向?qū)W生。其中第一課時中教師使用了83個問題,第二課時使用了52個問題。
(一)問題內(nèi)容
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在復習、導入語法等教學步驟中采用了大量的展示型問題,在操練易錯字音、新句式操練中使用了不少的開放型問題,在銜接教學步驟中少量使用指示型問題。
展示型問題、開放型問題、知識型問題分別占比82.4%、12.6%、4%。
據(jù)上可知,展示型問題在初級漢語課堂的教師提問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其次是開放型問題,指示型問題最少。通過對語料的轉寫,我們發(fā)現(xiàn)該堂課的展示型提問集中在對“詞匯、固定句式和語法點”的考查。教師多設置展示型問題意欲降低課堂難度,讓更多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并開口。地點名詞及存在句的句式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展示型問題的操作,教師可以保證學生的接受能力,穩(wěn)定學生對新學語言點的吸收率。課堂上老師提了17個開放型問題。雖然開放型問題對零基礎學生而言頗有挑戰(zhàn)難度,但是教師設置的每個開放型問題都能充分體現(xiàn)語言教學的“i+1”原則。如“下課以后,你去哪兒?”“下課以后,你想去哪兒”,學生既能使用前面學過的語言點回答,又能學會“去”“想去”的使用。同時,教師也用了幾個指示型問題,學生回答正誤不是重點,更多的是用來銜接授課環(huán)節(jié)或者活躍課堂氣氛。從學生的應答情況來看,教師設置的問題類型非??茖W。
最終呈現(xiàn)問句形式主要是特指問、正反問、留空問,出現(xiàn)頻次分別為84、23、28,占比分別為62%、17%、21%。沒有出現(xiàn)選擇疑問句和是非問句。
統(tǒng)計結果顯示,特指問是教師提問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問題形式。這是由于特指疑問句可以增大提問的范圍,特別適用于語言點的講練。此外,用于組織課堂的指示型問題也可由特指句提出,因此使用范圍更廣。選擇問和是非問的使用頻率為零,因為是非問的問題帶有提示,難度相對較低,同時也會導致教師話語量增多,反而令學生話語輸出量減少。筆者觀察中高級課堂發(fā)現(xiàn),是非問通常是與特指問結合在一起進行使用。此外,教師還采取了不少的留空問,在整個問句形式里占到了21%。
(二)提問對象
觀察對象班級容量為26,教師提問全體學生為97人次,指名個體38人次。全體對象占比超過三分之二。教師在1.5小時內(nèi)既需要完成課程任務又要使學生得到充分的操練,那么大比例采取一對一問答則是不切實際的,因而大規(guī)模使用集體問答是比較好的方法。但筆者在課堂觀察中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學生基本沒有怎么回應教師的提問,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會成為學困生,這也是集體問答的一大弊端。
(三)學生回答
就零基礎課堂而言,學生能開口說已是巨大的成功,所以放寬標準,學生回答得不準確部分也能接近準確部分。因此教師設置的課堂提問,學生大都能準確回答。統(tǒng)計結果顯示,整體準確率超過60%,準確、不完全準確、不準確的比例分別是61%、24%、15%。
四、結論及評價
本文觀察中,課堂教學通過一百多個提問推進教學活動,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交際化,精講多練,以及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初級教學階段,教師應以展示型問題為主,視課程進度推進及學生接受能力而言,逐步增加開放型問題的設置;在問答中應該多采取特指問和留空問的問句形式以提高學生的操練頻率;在問題分布對象上以集體提問為主,但是針對學困生可以采取一對一問答法。
參考文獻:
[1] 張?zhí)m. 一份著眼于教師語言的對外漢語課堂觀察報告[J].文教資料,2016(15):33-34.
[2] 王鐘華. 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課程規(guī)范[M] .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5).
作者簡歷:潘紅梅(1994—),女,漢族,江西贛州,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漢語國際教育。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