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燕芳,石旭平,黃金枝,夏裕輝,彭曉虹,杜賢明,王軍文,鄧澤元*
(1.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2;2.南昌大學 食品科學與技術(shù)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西 南昌 330047)
桑葉含豐富的營養(yǎng)和功能活性成分,是一種“藥食兩用”原料。桑葉具有疏風散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風熱感冒、肺熱燥嗽、頭暈頭痛、目赤昏花等癥治療[1]。此外,桑葉被廣泛用于生產(chǎn)茶飲料、面點、餅干等食品。近年來,桑葉菜(桑芽)作為一種“特色蔬菜”逐漸興起并且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各種桑葉菜式不斷出現(xiàn)[2-4]。
酚類和生物堿類化合物是桑葉的重要功能活性成分,其含量變化會影響桑葉的保健品質(zhì)。生物堿類成分,以1-脫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為代表,是高效的糖苷酶抑制劑,能顯著抑制餐后血糖上升,具有降血糖、減肥、抗炎和抗病毒等作用[5-7]。酚類物質(zhì)是天然強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抗腫瘤等作用[8-9]。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桑葉茶加工工藝、提取方法、干燥方式等會影響桑葉中黃酮類化合物和DNJ的含量[10-13]。而蒸、煮、炸等常用的家庭烹飪方式對其營養(yǎng)和活性成分的研究鮮見報道。雖然國內(nèi)外已有較多文獻報道蔬菜加工過程中營養(yǎng)成分的變化,但是由于材料和加工方式不同,不同的實驗得到的結(jié)果差異較大。為此,本實驗研究不同烹飪方式對桑葉酚類化合物和DNJ的影響,以選擇適合的加工方法,為桑葉菜和桑葉食品加工提供依據(jù)。
桑葉2017年9月1日采自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品種為農(nóng)桑14號,采枝條頂部2~3 片幼嫩展開葉。
綠原酸、沒食子酸、蘆丁、槲皮素-3-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山柰酚、DNJ標準品、芴甲氧羰酰氯(methoxycarbonyl chloride,F(xiàn)MOC-Cl)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紫云英苷標準品 四川省維克奇生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林-酚試劑 上海荔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甲醇、甲酸(色譜純)德國默克公司;其他分析純試劑購自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6430液相色譜-高性能三重串聯(lián)四極桿-質(zhì)譜聯(lián)用系統(tǒng)、Eclipse XD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 美國安捷倫公司;UV-2600紫外分光光度計 日本島津公司;LGJ-18A真空冷凍干燥機 北京四環(huán)公司;SK3310HP超聲清洗器上??茖С晝x器有限公司;P70D20N1P-G5(W0)微波爐廣東格蘭仕微波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1.3.1 桑葉前處理
采集的桑葉用流水沖洗后,瀝干水分,去葉柄,切成2 cm×4 cm左右葉片,備用。
1.3.2 桑葉加工
按照常見烹飪方式對桑葉進行處理,以真空冷凍干燥(凍干)鮮葉為對照,研究烹飪后桑葉活性成分變化情況。各處理條件如下:1)凍干:將新鮮桑葉裝盤,于-70 ℃冰箱預凍5~6 h后,放入真空冷凍干燥機內(nèi)干燥。2)蒸:將桑葉鋪開置于蒸屜中,從水沸時計時,分別在3 min和10 min后取出,凍干后粉碎。3)微波:桑葉單層鋪在微波爐轉(zhuǎn)盤上,分批分別采用高火(700 W)加熱3 min、中火(350 W)5 min或低火(70 W)5 min,去除各個條件首次微波的桑葉,快速放入實驗桑葉微波,取出攤涼,凍干后粉碎。4)水煮:水煮開,將桑葉(100 g)置于沸水(1 000 mL)中,加熱1、1.5、2、2.5 min后取出,瀝干水分,凍干后粉碎。5)油炸:大豆油(500 mL)加熱至冒煙,加入切好的桑葉(100 g),加熱1.5、2、3 min后取出,瀝干表面油,凍干后粉碎。
1.3.3 桑葉DNJ含量測定
參照秦櫻瑞[11]和范作卿[12]等的方法略作修改。稱取干燥桑葉粉0.1 g于10 mL EP管中,加0.05 mol/L鹽酸3 mL,渦旋1 min后超聲(150 W)處理30 min,10 000 r/ 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重復以上步驟提取1 次,合并2 次上清液,用0.05 mol/L鹽酸定容至10 mL。提取液(或DNJ標準溶液)進行衍生化反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DNJ含量。
2.4.3 色譜與質(zhì)譜條件 (1)色譜條件:色譜柱為Agilent DB-WAX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 μm);進樣量為1 μL,分流進樣(分流比10∶1);進樣口溫度為280℃;離子源溫度為230℃;傳輸線溫度為250℃;色譜柱程序升溫(起始溫度50℃,保持3 min;以10℃/min升至220℃,保持20 min);載氣為氦氣,載氣流速為1.0 mL/min。(2)質(zhì)譜條件:離子源為電噴霧電離源(ESI);選擇離子掃描(SIM)模式;電子能量為70 eV。
衍生化反應過程:在5.0 mL離心管中加入提取液(或不同質(zhì)量濃度DNJ標準溶液)100 μL和0.4 mol/L硼酸鉀緩沖液(pH 8.5)100 μL,再加入5 mmol/L的FMOC-Cl(溶于乙腈中)200 μL,混勻后25 ℃水浴20 min。加入1 mol/L甘氨酸 100 μL終止反應,再加入1%醋酸100 μL及超純水400 μL,以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收集濾液備用。
液相色譜條件:Eclipse XD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0.1%醋酸(1∶1,V/V)溶液;流速1.0 mL/min;柱溫25 ℃;進樣量10 μL;熒光檢測器激發(fā)波長254 nm,發(fā)射波長322 nm。
以峰面積和對應DNJ標準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為坐標繪制DNJ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y=0.149x-5.281(R2=0.999 9),x為峰面積;y為DNJ質(zhì)量濃度(μg/mL)。根據(jù)標準曲線線性回歸方程計算每個樣品的DNJ質(zhì)量濃度。
1.3.4 桑葉酚類化合物含量測定
按照參考文獻[14]的方法略加修改提取桑葉酚類物質(zhì)。稱取干燥桑葉粉0.5 g,加入80%甲醇溶液20 mL,超聲(300 W)提取45 min,10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重復以上步驟提取1 次,合并2 次上清液,用80%甲醇溶液定容至50 mL,作為酚類物質(zhì)提取液待測。
總酚含量測定參照文獻[15]的方法略加修改。在25 mL比色管中加待測液(或不同質(zhì)量濃度沒食子酸標準品溶液)1 mL,加入0.1 mol/L福林-酚溶液5 mL,混勻反應5 min后,加入7.5%碳酸鈉溶液4 mL,蒸餾水定容,混勻,避光放置30 min,于波長765 nm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和對應沒食子酸質(zhì)量濃度為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y=0.266x-0.013(R2=0.997 6),x為吸光度,y為沒食子酸溶液質(zhì)量濃度(mg/mL)。根據(jù)標準曲線線性回歸方程計算每個樣品的總酚含量,樣品總酚含量以每克干桑葉中沒食子酸當量表示。
酚類物質(zhì)組成分析:提取液進樣前用0.45 μm微孔微濾膜過濾。采用6430高性能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zhì)譜聯(lián)用系統(tǒng)對桑葉各酚類成分進行定性分析。
液相色譜條件:Eclipse XD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柱溫25 ℃;進樣量10 μL;流動相A為0.2%甲酸溶液,流動相B為乙腈,流速為0.8 mL/min。梯度洗脫程序:0~20 min,10%~15% B;20~50 min,15%~35% B;50~60 min,35%~50% B;60~7.00 min,50%~100% B;每個程序后運行10 min。質(zhì)譜條件:電噴霧離子源,負離子模式;干燥氣流速11 L/min,干燥氣溫度300 ℃,毛細管電壓4 kV,碰撞能量30 eV,碰撞電壓80 V,質(zhì)量掃描范圍m/z 100~1 000。根據(jù)質(zhì)譜提供的離子碎片數(shù)據(jù)參照相關(guān)文獻[16-17]對桑葉各酚類成分進行定性分析。采用1260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對各個樣品所含的酚類化合物進行定量分析,液相色譜條件同上,紫外檢測器檢測,檢測波長為360 nm。根據(jù)酚類物質(zhì)標準品的色譜峰保留時間和峰面積-質(zhì)量濃度標準曲線計算各個酚類物質(zhì)含量。所有標準曲線的線性相關(guān)系數(shù)均大于0.999。
所有實驗均重復3 次,用Excel 2007和IBM SPSS Statistics 22.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以 ±s表示,多重比較采用Duncan法。
如圖1所示,與凍干桑葉相比,其他所有處理桑葉DNJ含量均顯著下降,下降幅度為:油炸>水煮>微波>蒸。油炸1.5 min組的DNJ含量顯著高于油炸2.5 min和3.5 min組,油炸2.5 min的DNJ含量為0.44 mg/g,與凍干桑葉DNJ含量(5.90 mg/g)相比,下降了92.5%;在水煮處理組之間,隨著水煮時間延長,桑葉中的DNJ含量逐漸降低;不同微波處理之間DNJ含量無顯著性差異,在4.23~4.40 mg/g之間;蒸3 min的DNJ含量為5.57 mg/g,接近凍干桑葉,隨蒸的時間延長,其含量也降低??傮w說明DNJ含量與烹飪介質(zhì)(水、油)、溫度、時間等有很大關(guān)系。
圖1 加工方式對桑葉DNJ含量的影響Fig. 1 Effects of cooking methods on DNJ content of mulberry leaves
蒸汽(100 ℃)不會破壞DNJ分子的結(jié)構(gòu)使其降解,所以蒸汽處理桑葉DNJ保留較好,少量DNJ可能在蒸的過程中隨水分溶出損失。DNJ是一種水溶性生物堿,有研究表明桑葉茶98 ℃浸泡400 s大約95% DNJ能被浸提出[18],因此桑葉水煮時間不能過長。
溫度過高會降低DNJ的穩(wěn)定性使其含量下降。范作卿等[12]研究表明在桑葉茶加工過程中,微波殺青(1 350 W,150 s)、蒸汽殺青(2 min)、滾筒殺青(255 ℃,30 s)均可增加DNJ含量,在125 ℃加熱處理15 min后,桑葉茶中DNJ的含量達到最大值,但250 ℃加熱15 min后,DNJ含量的破壞較大,推測短時高溫導致桑葉中的DNJ類似物或DNJ糖苷等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破壞,轉(zhuǎn)化為DNJ,時間延長DNJ可能會被破壞降解。油炸過程中局部溫度可達200 ℃以上,DNJ降解顯著。
微波也會造成DNJ結(jié)構(gòu)被破壞或發(fā)生反應,進而含量降低。劉超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微波可以明顯破壞桑枝提取液DNJ的穩(wěn)定性,微波處理時間越長,功率越大,DNJ含量下降的速率越快,800 W微波處理1 h可使DNJ損失達65%,這與本實驗結(jié)果不完全一致,可能是因為本實驗處理時間較短,桑葉中一些黏性物質(zhì)的物理作用或某些成分之間的分子間作用對DNJ可能起到了保護作用,使其穩(wěn)定性強于提取液。盛琳波等[20]研究表明桑樹乳汁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常溫、4、-18 ℃)保存DNJ含量相對穩(wěn)定,但其粗提液中的DNJ含量有顯著下降。
由圖2可以看出,不同烹飪方式對桑葉總酚含量影響顯著,蒸3 min的桑葉總酚含量最高,為29.64 mg/g,比凍干桑葉(27.50 mg/g)提高2.14 mg/g。蒸10 min后桑葉總酚含量與凍干桑葉無顯著差異。微波、水煮和油炸后桑葉的總酚顯著降低,其中微波低火處理5 min后桑葉的總酚含量最低,只有1.09 mg/g,微波高火3 min和中火5 min桑葉總酚含量分別為19.89 mg/g和10.32 mg/g。油炸桑葉2.5 min和3.5 min總酚含量沒有明顯差異,低于油炸1.5 min,但整體高于水煮桑葉;隨著水煮時間延長,桑葉中的總酚含量呈降低趨勢,水煮2.5 min后桑葉總酚含量僅為7.42 mg/g。
圖2 烹飪方式對桑葉總酚含量的影響Fig. 2 Effects of cooking methods on total phenolics content of mulberry leaves
研究表明水煮、清炒、微波等加工方式會引起酚類結(jié)構(gòu)改變和含量的降低,蒸制能夠保留更多的酚類成分,甚至使酚類物質(zhì)含量升高[21-28],這與本實驗結(jié)果相符。因為烹飪過程對食物組分的影響機制復雜,一方面熱處理可以降低酚類氧化酶活性,抑制酚類物質(zhì)的氧化和聚合,同時高溫可以誘導破壞細胞壁,促使食物組織結(jié)構(gòu)分解和活性物質(zhì)溶解、釋放,從而提高其提取效率;另一方面,游離的酚類物質(zhì)在水中又極易發(fā)生轉(zhuǎn)化、聚合、降解等,從而使含量降低。加工溫度、濕度和時間是影響活性成分結(jié)構(gòu)和含量的重要因素[29-31]。
Giallourou等[32]發(fā)現(xiàn)水煮(90 ℃,2~10 min)后豆瓣菜中的總酚含量顯著降低,而微波(1 400 W,1~3 min)和蒸(5~15 min)可以保留大部分酚類物質(zhì)。王耀紅等[29]研究表明微波(700 W,3.5 min)和蒸制(100 ℃,15 min)的馬鈴薯中的自由態(tài)多酚類物質(zhì)和結(jié)合態(tài)多酚均高于水煮(100 ℃,15 min)馬鈴薯。本實驗發(fā)現(xiàn)蒸制(100 ℃,3~10 min)和微波(700 W,3 min)處理的桑葉總酚含量高于水煮(100 ℃,1~2.5 min)處理,但是微波(70 W,5 min)處理桑葉嚴重褐變,酚類含量最低??赡苁且驗樯H~多酚氧化酶的最適反應溫度為40 ℃,超過70 ℃酶活急劇下降[33];蒸制(100 ℃)和微波(700 W)產(chǎn)生的高溫能在短時間內(nèi)使多酚氧化酶快速失活,而低火微波(70 W)加熱處理5 min不能完全鈍化酶類,但破壞了細胞的結(jié)構(gòu),反而增加了酶與底物的接觸機會進而促進了酶促褐變[34]。
油炸處理反應體系比其他處理更為復雜。油炸過程中食物受熱溫度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此外,美拉德反應發(fā)生也會極大改變食物組成成分和結(jié)構(gòu),從而導致酚類物質(zhì)變化[30]。桑葉經(jīng)過油炸處理后總酚含量低于蒸制處理,但高于水煮處理,這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Tian Jinhui等[35]發(fā)現(xiàn)油炸土豆只能保留少量的植物化學物,而蒸制和微波能保留大部分。Ramirez-Anaya等[36]研究發(fā)現(xiàn)土豆、番茄和南瓜在烹飪時以初榨橄欖油作為傳熱介質(zhì)(油炸和清炒)其總酚含量顯著高于以水為介質(zhì)(水煮)。因為水煮會使很多物質(zhì)遇熱聚合、水解且隨水流失,從而使其含量顯著下降[37],而水溶性物質(zhì)難以自發(fā)遷移至極性介質(zhì)中。
也有研究[38-39]表明水煮或微波處理后酚類總酚含量增加。不同作者研究的結(jié)果不完全一樣,即使采用相同的工藝加工不同種類蔬菜,多酚變化結(jié)果也不同[26,39],主要原因是蔬菜種類不同,其各組分含量不同,而且不同酚類單體組分的穩(wěn)定性不同。
桑葉中主要有綠原酸、蘆丁、異槲皮素、紫云英苷、槲皮素-3-O-丙二?;?葡萄糖苷(quercetin-3-O-malonyl-β-D-glucoside,QMG)和山柰酚-3-O-丙二?;?葡萄糖苷(kaempferol-3-O-malonyl-glucoside,KMG)等酚類物質(zhì)[13,16]。QMG經(jīng)過高溫處理可能會脫去一個CO2基團生成槲皮素-乙?;?葡萄糖苷(quercetin-acetylglucoside,QAG)[13,16]。
表1 烹飪方式對桑葉酚類組成和含量的影響Table 1 Effects of cooking methods on the contents of individual phenolic compounds of mulberry leaves μg/100 g
圖3 凍干(A)和油炸(B)桑葉樣品的酚類物質(zhì)色譜圖Fig. 3 HPLC chromatograms of phenol compounds from freeze-dried(A) and deep-fried (B) mulberry leaves
如圖3和表1所示,凍干桑葉綠原酸、蘆丁、異槲皮素、QMG、紫云英苷和KMG含量分別為69.24、20.68、6.74、10.39、3.71 μg/100 g和2.44 μg/100 g。
不同烹飪處理后桑葉的主要酚類物質(zhì)及含量蒸3 min使桑葉綠原酸、異槲皮素、QMG、紫云英苷和KMG含量顯著升高(P<0.05),蘆丁和KAG含量保持不變。蒸10 min桑葉蘆丁、QMG、KMG和KAG含量顯著下降(P<0.05)。短時蒸汽處理使綠原酸等物質(zhì)含量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高溫使結(jié)合態(tài)酚類物質(zhì)釋放出來,隨著時間延長,部分物質(zhì)會發(fā)生降解或隨水流失。水煮處理組各種酚類物質(zhì)均顯著下降,且隨水煮時間延長而損失越多,水煮1.5 min后檢測不到QAG。
微波高火3 min處理能使異槲皮素和紫云英苷含量顯著升高至10.95 μg/100 g和6.88 μg/100 g,蘆丁含量無顯著變化,綠原酸、QMG、KMG顯著降低,說明桑葉在微波加熱過程中部分QMG和KMG降解成了異槲皮素和紫云英苷。微波低火處理5 min所有酚類物質(zhì)顯著下降,樣品中已檢測不到綠原酸、KMG和KAG等成分。
油炸處理后桑葉酚類物質(zhì)組成結(jié)構(gòu)發(fā)生顯著變化,與凍干比較,油炸桑葉樣品中未檢測到KMG,而檢測出KAG、槲皮素和山柰酚。油炸1.5 min桑葉KAG、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分別為1.29、2.00 μg/100 g和0.78 μg/100 g。3 個油炸處理組之間KAG隨油炸時間延長而含量降低,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在油炸2.5 min時降低,3.5 min時又有所升高。推測在油炸處理時KMG極不穩(wěn)定,易降解成KAG,而QAG和KAG很快又會降解成槲皮素和山柰酚苷元。
不同烹飪方式對桑葉活性成分含量影響顯著,各種烹飪方式都導致DNJ含量降低,DNJ含量從高到低為蒸>微波>水煮>油炸。蒸3 min使桑葉總酚含量增加,其他烹飪處理后總酚含量降低,低火微波5 min桑葉酚類物質(zhì)含量最低。水煮和油炸時間越長,桑葉DNJ和總酚含量越低。高效液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結(jié)果顯示不同烹飪方式處理后桑葉的酚類物質(zhì)組成有顯著性差異,其中油炸處理對其成分影響最為顯著,油炸會使桑葉中的槲皮素和山柰酚糖苷降解為相應的苷元。而且油炸桑葉皺縮苦澀,口感不佳,漂燙和蒸制處理的桑葉能較好保證桑葉原有的色、香、味。綜上所述,蒸制是保留桑葉活性成分較好的方法,而水煮、微波和油炸等處理方式要盡量控制短時間。不同烹飪處理對桑葉中維生素、蛋白、糖等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