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嘉川
讀雨傾城的散文詩,上手便被她的幾個意象所吸引。
譬如《我愛它無可替代的安靜》中的“葦”,賦予蘆葦以“靜謐”:或者賦予“靜謐”以蘆葦?shù)男蜗蟆F┤纭兜介_闊里去》《這是誰的河流》和《南縣,我就在它們身邊》等篇章中的“水”,其形象相同,而“意”則不一樣。或是一段美好的歲月:或是愛情或命運:或是“靜”的化身。“水”這個意象,在雨傾城的作品中,應(yīng)用得比較廣泛。
寄情山水,似乎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xué)的看家本領(lǐng):而散文詩也曾經(jīng)被認為是花花草草的載體。與新詩一同誕生于新文化運動的散文詩,也走過了百年的歷程,其多樣性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作隊伍的壯大,令人們難以忽視其存在。問題不在于是否寫了花花草草,而在于用傳統(tǒng)的美學(xué)觀念來說,是通過花草物象反映了什么?從現(xiàn)代文學(xué)的視角來看,則是這些物象表現(xiàn)了什么?在表現(xiàn)中,主觀意念是起主導(dǎo)作用的,而意象,是用來表現(xiàn)主觀意念的重要手段。按美國意象派詩人龐德的觀點,意象是一種在一剎那間表現(xiàn)出來的理性與感性的集合體。所謂“準確的意象”能使懷疑找到它的“對應(yīng)物”要求觀察精確,表現(xiàn)具體而簡潔,不加渲染,不帶任何一般化的評論……而艾略特的觀點則是:意象來自他從童年開始的
整個感性生活。那么判斷散文詩的優(yōu)劣,是否可以從作者結(jié)構(gòu)的“意象”人手呢?
……無盡大地之上,船走過。
我離去。
留下的,只是靜謐。
仿佛青春從不曾有過波瀾,仿佛除了逝去,再也沒有其他的人生。
盡管在這里不由得令人想起泰戈爾的詩句:“天空中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而作為“我”的對應(yīng)物“葦”是“靜謐”,也就是“靜謐”呈現(xiàn)的是蘆葦?shù)男蜗?,“一棵葦,有一棵葦安靜的原因。/我,也是?!倍J葦又是曾有青春波瀾的。或者說,在《我愛它無可替代的安靜》一詩中,一棵會思想的蘆葦,在卑賤與偉大之間,蘊含著人的尊嚴。因而,蘆葦這一意象,在承載“靜謐”這一形象中,完成了一章散文詩的使命。因此,即便是花花草草,因其所承載的使命不同,也因其所承載的方法不同,使散文詩具有與詩歌相同的藝術(shù)效果。
“水”這一意象,作者應(yīng)用得比較廣泛?!八偷偷亓?,靜靜地流,往返古今。收集歲月,心意,轉(zhuǎn)折,甜蜜,榮枯,岸邊孩子新鮮的腳印,以及不眠之夜,深深疼痛深深誓言”,“它與岸邊赤腳洗衣的姑娘胡作非為,并交換生死。有時夜半,追趕中原奔跑的雨;有時癡迷于黃昏,看走遠的人,不回頭”(《到開闊里去》)。這里的“水”蘊含的是一段經(jīng)歷,而且?guī)в心撤N內(nèi)在的心理層面的經(jīng)歷?!皬那笆赖浇裆_@是誰的河流?這是誰的古老的愛情,最好的水?這是誰的,遠道而來的連綿不絕?/摁住胸膛,羈留于此。/留下,我就是澎湃,留下,我也是寬敞。”(《這是誰的河流》)這里的“水”是亙古流長的愛情,作者在這里問的是“這是誰的愛情?”而回答是:“我不說出愛。我在它們中間隨意行走,帶著自由的靈魂。怎么走,都叫命運;怎么走,也沒人認出我?!痹谀撤N酸酸的失落感中,是無所認領(lǐng)的愛情。一片洞庭湖水,在作者眼里便是靜謐,或者是無聲的意緒。這意緒中含有“愿我的愛,包圍你……”這里的“愛”是否是靜謐的湖水?
雨傾城的散文詩還有一個特點,便是造境。所謂造境,是在具象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將語言文字還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而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yǎng)。營造一種意境,是散文詩的優(yōu)勢。
在《總有一個地方》一詩中,作者先是狀寫一個環(huán)境:“這平靜的地方,平靜的流水,平靜的人們,平靜的生活,可親,可懷,帶著溫暖而緩慢的氣息,擁抱山河歲月。/在這里,我變成了一個多么簡單,多么新的人?!痹谶@樣一個波瀾不驚的環(huán)境里,是詩人用來施展自己抱負與思想感情的地方。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環(huán)境之所以“平靜”,完全來自詩人的“心境”,也就是來自詩人的主觀意念。外界即便再喧嚷、焦躁,也難撼動內(nèi)心的平靜。那么這就上升到了某種境界的高度了。
來,與我一起手牽手,在華閣廠窖賞油菜花海萬頃,在洪山禪寺聽木魚聲聲,在天星洲等蘆葦?shù)挠白訌哪樕弦稽c一點退走。/與我一起,抱緊蛙聲,抱緊稻田,抱緊草垛,抱緊屋外日常灶邊爐火,一日三餐,呼兒喚女。
真正的平靜是什么,怎樣才能做到內(nèi)在的波瀾不驚?那就是不受功名利祿的誘惑,甘于過平凡的生活,像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境界。這章散文詩的詩眼在“與我一起吧”,就是說,誰能與我一起來過這種平平淡淡的生活呢?誰能不受各種物欲與所謂的榮華所吸引呢?且“看時間逶迤,成灰,讓世事和恩仇——永不知曉”,這便是一種“思想覺悟”的境界了。再譬如《紅楓古道:命運的火焰,像是祈禱》,“樹上的秋天,落滿一地。安靜落滿一地”,這也是環(huán)境的狀寫,“那么多。那么多紅的葉,紅的火,紅的誓言,紅的熱烈,紅的浪漫,紅的深情,紅的寂寥與滄桑,帶著持久的熱愛與信仰,飄落空曠。/它們在古道之上、山崖之巔,沉默、自在、燃燒。若垂天之云。/它們驕傲地紅。/紅給誰看?”這最后一句,一下子挑亮了整章作品,就像用紅色表達“忠心”一樣,有人是這樣認為的,而作者并不這樣認為,因此從主觀視角便會出現(xiàn)“紅給誰看”的疑問。而這種極致的色彩,用于人生的理解,就有了“命運的火焰,像是祈禱。生命里最繽紛的顏色,有過大愛恨”,強烈的色彩放在人生的經(jīng)歷中的話,是否也有過極致的愛恨情仇?在這里,詩人透過自己獨特的眼睛,看到了別人所沒有看到的東西。
通過這兩章作品,我們不僅可以看出造境在散文詩寫作中的優(yōu)勢,而且即便是用花花草草來狀寫、營造意境,其主旨卻是在寫人生,寫人性,寫生命狀態(tài)。其重大社會命題就在那些花花草草之中。
在作者的這些作品中,我們還讀出了其修養(yǎng)。前面說了,在《我愛它無可替代的安靜》一詩中,我們讀出了泰戈爾“天空中沒有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的意境,和帕斯卡爾“會思想的蘆葦”的意境。在《到開闊里去》中,還讀到了《詩經(jīng)·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句的引用,意思是說:天已經(jīng)晚了,羊和牛都從牧地回來了。在引用中沒有說出的是:我的丈夫卻還在外面服役。而這章作品的意象是水,是“浩浩天地,只余一脈古今”的日常生活,期待的是什么?作者用引言來烘托期待之情。再如用“淇水湯湯”作為整個《還沒見到你》一詩的意境?!对娊?jīng)》中的《衛(wèi)風(fēng)·氓》,講一位女子追求一個小伙子,最終戀愛、結(jié)婚,后被虐待,最后毅然決絕。這種借用,比較好地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心境。一個人的思想境界高低,離不開其讀書與積累的學(xué)養(yǎng),也包括體驗揣摩生活的經(jīng)驗,來抵達創(chuàng)作的彼岸。
打眼看雨傾城的作品,會有一種大都寫愛情的印象。其實不然,花草有生靈,而愛情盡管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更多的是透視著人生軌跡。作者緊緊抓住這一點,也是開啟其創(chuàng)作世界的門戶。
盡管有人曾意圖使散文詩成為像報告文學(xué)那樣的獨立文體,但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大家得出一個共識:散文詩屬于詩歌的一種。她具有詩歌的所有內(nèi)在特征。盡管語言與形式不受拘束,但其內(nèi)核的本質(zhì)屬于詩。譬如在雨傾城作品中有這樣的語言:“一些靜落下去,散作滿河,點點星光”(《我得停一?!罚?“有鳥落下,有一大群安靜遠道而來”(《飛云湖:我要到你懷里去》);“隱秘的淚水,把城市悄悄纏綿”,“當我嘆息,有一滴江河,輕輕擁抱我”(《你的懷抱,像寂靜一樣》);“舊時人家,方言打翻一片寂靜”(《誰都無法描述一條美麗的河流》)等等。
散文詩伴隨著新詩的發(fā)展歷程,有著自身的特點:隨意象、意境的需要而無拘無束;以主觀視角集象征與隱喻尋覓表現(xiàn)方式。雨傾城的散文詩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幾個特質(zhì),可謂年輕詩人的一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