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不能不把鬣狗趕走,以壟斷臣民(獵物)。具體誰當國王不要緊,關鍵是不能威脅到獅子集團整體的統(tǒng)治
寶樹
1995年上映的動畫電影《獅子王》多年來一直是我非常喜愛的一部作品。新版《獅子王》上映,讓包括筆者在內的廣大中國觀眾重溫了二十多年前的精彩故事。這次翻拍的“真獅”版,特色是以電腦CG技術打造出真實的視覺效果,令人仿佛在看《動物世界》。故事稍少動畫的夢幻質感,而帶上了更多現實的冷峻色彩,令我在感動與懷舊之余,不免生出了許多別的思緒。
觀影時,一直有一個念頭縈繞在我腦海:在獅子家族統(tǒng)治的榮耀王國里,獅子是王族,其他動物是臣民,統(tǒng)治關系與捕獵關系是重合的。捕獵是非常殘酷的殺戮,但故事里“好”動物之間又是朋友的關系,這該如何理解?似乎是童話故事,無須深究,但真的深究起來,卻也不是沒有道理可講。
影片中,毫無疑問穆法沙是好國王,刀疤是壞國王,但區(qū)別在哪里呢?除去刀疤暗害穆法沙父子的卑鄙行徑之外,對于王國的臣民來說,更大的差別在于刀疤毫無節(jié)制地濫捕濫殺,而穆法沙治理下捕獵是溫和適度的。但穆法沙的統(tǒng)治下也絕非不用捕獵,殺還是一定要殺的,只是注意避免竭澤而漁,以保證源源不斷的供應。
另一方面,刀疤也不一定就喜歡濫捕濫殺,也有自己的無奈,因為要養(yǎng)活手下的鬣狗們。獅子和鬣狗,表面上是正邪之爭,其實是兩個暴力武裝集團,因為同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里容不下太多的頂級消費者,所以獅子不能不把鬣狗趕走,以壟斷臣民(獵物)。鬣狗躲到邊緣地帶,喪失了合法捕殺權,變成了劫掠的強盜。獅子擊敗鬣狗的進犯,也就成了王國的保護者。
刀疤篡位后,因為權力不穩(wěn)固,不智地引進了鬣狗集團,結果尾大不掉。鬣狗一來,捕殺動物的數量大為增加,還和獅子集團之間發(fā)生了爭奪獵物的矛盾。刀疤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而袒護鬣狗,優(yōu)先讓他們捕獵和享用獵物,獅子們吃不上飯,根本利益受了損害,忍無可忍,所以派娜娜找回了辛巴,集體廢黜刀疤,另立新王。其實即便辛巴沒有回歸,其他獅子帶頭,刀疤也很可能倒臺。具體誰當國王不要緊,關鍵是不能威脅到獅子集團整體的統(tǒng)治。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鬣狗集團要是獲勝了會如何?肯定是反過來把獅子消滅或趕走,自己單獨統(tǒng)治,所以刀疤也是死路一條。而鬣狗稱王也未必那么糟,可能也出幾個明君英主,陽光所照之地照樣欣欣向榮,未來的鬣狗女王(鬣狗是母系社會)將摟著自己的小公主說,你看天上的星星,都是我們鬣狗王族的歷代女王……
不過,最后獅子們還是把鬣狗集團剿滅了,榮耀王國恢復了太平,再度繁榮昌盛,獅子們也可以繼續(xù)享用豐盛的食物。
幼年的辛巴其實已經感受到了王國的殘酷一面,問穆法沙我們?yōu)槭裁匆詣e的動物,穆法沙告訴他這是“生命的循環(huán)”,說我們死后也會變成肥料,滋養(yǎng)草木,草木再給食草動物食用……聽起來很美好,也很有說服力。但仔細想來,在這個循環(huán)里關系不是對等的。獅子是自然老死(正常情況下)之后再變成肥料,其他動物則是好好活著的時候被獅子吃掉。要是其他動物也是自然老死之后再被獅子吃掉,大概不會有太大意見。但獅子能干嗎?
所以生命循環(huán)云云,無非是一套論證合法性的說辭。電影因為自身的限制,不可能把故事講得太復雜,但這套教義還可以進一步精致化。比如講生態(tài)系統(tǒng)要維持平衡,獅子就必須要吃掉一部分食草動物,要不然動物數量失衡,大家都完蛋等等。這個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的,但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合理的也不一定是美好的,至少對于被吃掉的動物來說,并不美好。在假設高等動物都有智能的前提下,可能有整體更優(yōu)的方案:比如說獅子像落魄的辛巴那樣吃蟲子,食草動物節(jié)制生育等等,但是獅子肯定也不會答應。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獅子之外,榮耀王國上層精英里還有其他一些動物,比如山魈拉飛奇和犀鳥沙祖,對穆法沙忠心耿耿。疣豬彭彭和狐獴丁滿本來也是獅子捕獵的對象,娜娜就差點吃了彭彭,但辛巴稱王后,彭彭和丁滿“救駕”有功,被吃的危險肯定沒有了,還會得到豐厚的獎賞,甚至進入辛巴王朝的朝班。這些被拔擢到頂層的幸運兒,歷朝歷代應該都有一些,他們的存在是王國的溫情一面,也為王國披上了“多元共治”的面紗,但殘酷的捕獵關系并沒有變化。
電影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個情節(jié)是,穆法沙為了救辛巴,被狂奔的野牛群踩死。我小時候看不太理解,穆法沙不是國王嗎?那些野牛不就是他的臣民嗎?大喊一聲讓它們別亂跑不就行了?但現在看反而覺得有一種歪打正著的深刻:野牛群是底層的,一旦被動員起來,是會毀滅一切的,再強大的國王也不是對手。但野牛又是盲目的力量,偶爾令人畏懼的集體發(fā)狂,并不能改變它們作為獅子獵物的宿命。
(作者系學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