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愛書之人讀書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間小徑,留下深深淺淺的足跡,才能看到遠方美麗的風景。我們常常會為足跡的重疊而欣喜,因為尋覓與分享,是讀書最大的愉悅。
學生拿著《我與地壇》來找我,說自己讀不懂史鐵生,說他覺得史鐵生的散文像在講述哲學一般,高深莫測,然后就很焦慮,感到自己很膚淺,繼而覺得文學離自己好遠,而且是那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遠。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讓自己感到辛苦的東西。更不愿意直面自己的淺薄。所以我一定要為這些勇于提問的孩子點贊——他們很勇敢,也很誠實,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滿足于也不甘于平庸。他們會焦慮、會提問。代表他們還不想放棄。有些孩子是不會提問也不會焦慮的,因為他們早已經放下經典,從通向高雅文學殿堂的臺階上轉身,蹦蹦跳跳地朝充滿快感和歡鬧、沒有絲毫閱讀障礙的低俗文字飛奔而去了。他們沉溺在閱讀的舒適區(qū)里,永遠失去了超越自己甚至是塑造全新自己的機會。
對生命產生終極追問的文學或許難懂,但卻有可能打開你的“天眼”。如果你讀瞳了這些書,就可以發(fā)現一個新的宇宙。在新的宇宙中,你會遇見一個全新的自己。
史鐵生就是一位能寫出這類作品的作家。
我知道,不論蘭姐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然而你不懂就還是不懂,所以這—次蘭姐不帶著你們讀整本書,而只讀一讀《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我嘗試著把可能會攔住你的語句給拎出來,給你細細地擺—擺。
我想或許很多同學讀過這篇文童,但大部分人可能只讀過中間的一部分,有些初中教材曾經節(jié)選過這篇文章的前兩節(jié)。而學過的部分我不會細講。
《我與地壇》這篇文章大致可以概括為:一個遭受高位截癱的年輕人,是如何在這個安靜的樸厚滄桑的古園里找尋到活下去的勇氣的。
在這篇文章里,史鐵生對生與死的問題做了痛苦和漫長的思索,它大半的篇幅是記敘。記敘的部分并不是很難懂,有一些議論的部分難度也不大,比如: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這樣想過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松一點?并且慶幸并且感激這樣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
這樣的語段很多同學大概都摘抄過。在這里,史鐵生提供了一個比較特別的生命視角——既然死比活容易得多,甚至“死”是一個必將到來的沒有懸念的結局,那么生活再如何艱難——“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安辉嚢撞辉嚕确凑峭炅?,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試一試不會額外再有什么損失。說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呢,是不是?”
這不是情感層面上的自我安慰。而是事理邏輯上的一種開解;不是綿軟的勸告,而是冷靜的分析。最壞的結局反正大家都逃不開(自己也沒想逃開,甚至還很歡迎這種結局),那么還不如在這之前做一些嘗試,沒準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獲呢。
不知道大家在這種故作輕松的語氣之后有沒有讀到一種濃黑的悲涼,以及在悲涼之中隱伏著的永遠無法捻熄的生命欲望。許多人看到死亡的無可逃離,產生的是一種幻滅感和虛無感,要么及時行樂,要么頹廢消沉。而史鐵生站在死亡的邊緣恰恰選擇了回頭望向人生,選擇讓自己用寫作的方式活下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向死而生”。一個遭受了命運沉重打擊的青年人(史鐵生癱瘓的時候20歲),能始終保持一種向死而生的勇氣和智慧,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我與地壇》講的并不是一個一找到生命的意義就人生開掛的勵志故事,理性的開解乃至于寫作的成功,并沒有給史鐵生帶來幸福的生活,反而給他帶來了進一步的憂慮和惶恐——萬一自己寫作靈感枯竭,該怎么辦?萬一自己沒有了讀者,該怎么辦?當一個人開始依賴一樣東西活下去,他就已經淪為這樣東西的人質了。于是他又開始思考,他發(fā)現:
活著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活著。
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
寫作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的途徑,最重要的還是“活著”本身。上面的那些語段,我估計很多同學還是能夠自己讀明白的,但我想接下來的這段話很可能就會讓一些同學感覺為難了:
一個人質報復一場陰謀的最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殺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殺死在市場上,那樣我就不用參加搶購題材的風潮了。你還寫嗎?還寫。你真的不得不寫嗎?人都忍不住要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擔心你會枯竭了?我不知道,不過我想,活著的問題在死前是完不了的。
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個人質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別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你得知道,消滅恐慌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欲望??墒俏疫€知道,消滅人性的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消滅欲望。那么,是消滅欲望同時也消滅恐慌呢?還是保留欲望同時也保留人生?
我在這園子里坐著,我聽見園神告訴我,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一個人質。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霉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臺太近了。
我在這園子里坐著,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首先要說明一下,下面的解讀純屬個人解讀,如果有讀者不認同或是有疑問,非常歡迎來同我探討!借由讀史鐵生交到的朋友。那可一定都是高質量的善于思考的朋友。
我們之前說到了,史鐵生因為將寫作看成生命的意義,所以就對寫作開始感到惶恐,對寫作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而感到心焦,而后他就感覺自己成了被“寫作”綁架的人質。這時候的他更多的不是因為寫作而幸福,而是因為寫作而痛苦。
一個人質報復一場陰謀的最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殺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殺死在市場上,那樣我就不用參加搶購題材的風潮了。
為了擺脫“寫作”給自己帶來的不自由和痛苦感,讓自己不成為“寫作”的人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坦然接受最壞的結局,這個比喻簡單來說對應關系如下表:
你還寫嗎?還寫。你真的不得不寫嗎?人都忍不住要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擔心你會枯竭了?我不知道,不過我想,活著的問題在死前是完不了的。
這一段是典型的“自言自語”,或者說“內心獨白”。史鐵生借由自問自答的方式,完成了自己關于“生命”和“寫作”關系的思考。我們看到史鐵生決心不再為市場而寫作。不再讓自己因為寫作而擔憂焦慮,他要讓寫作成為體現生命意義、完成生命價值的自然而然的行為。但擺脫了寫作綁架的史鐵生并不就此而樂觀,認為自己從今往后就獲得了自由,因為他看到了人的終極囚籠——“欲望”。
由于有“人性”,我們就會有欲望;因為有欲望,我們就會有欲望無法滿足而帶來的恐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欲望”的人質。所以,我們只要具備了人性,就一定會被欲望挾持。因此“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我們可以理解為“每一個熱愛人生的人”),都會被欲望挾持難免成為“一個人質”。“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也就是每一個不會讓自己過分忘我地迷失在舞臺上的觀眾,每一個不過分沉溺在現實的人生里。而會讓自己冷靜地觀看人生。與現實人生保持了恰當距離的智慧的人——他們“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也就是他會拒絕“欲望”的綁架,能夠淡然地觀看自己或是旁人演戲,卻永遠不為戲劇所操控??梢灿幸恍把輪T”,自以為超脫,“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也就是完全拒絕欲望、拒絕鮮活的人生),而這樣一來,就使得自己成了“乏味的演員”。而所謂的“每一個倒霉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臺太近了”。就是說每一個過分投入的人,因為離欲望太近,太沉溺于生活之中,反而會遭殃,會迷失自己。
人會在人生中掙扎和痛苦,這是“罪孽”;但人也會因為這種過程而實實在在地擁有自己的人生,這就是“福祉”。
史鐵生給我們揭示了人生的終極困境,就是由于“欲望”而帶來的困境。但是“欲望”是命運女神的一枚硬幣,反面叫“痛苦”,正面叫“希望”。因為有滿足不了的欲望,所以我們會痛苦;因為有還未滿足的欲望,所以我們再艱難也會心存希望,堅持活著。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自己沒有讀懂這個文段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你們沒有看匿作家的比喻。在你們眼里,作家的比喻似乎很無厘頭,完全摸不到內在的邏輯關系。但其實,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稍作整理和聯想,尤其是,如果你能像咱們之前那樣,在心里(或者一開始可以在草稿紙上)列一個簡單的小表格,去尋找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邏輯關聯,你就會比較容易讀瞳一些復雜的套喻(就像是之前的戲劇、觀眾和演員),乃至于讀懂一些隱喻和象征了。
一位成熟的作家是不會容忍自己比喻體系內在邏輯混亂的。所以你感覺“混亂”只是因為你沒有理順關系,而不是作家在胡言亂語。這種尋找比喻體系中本喻體的對應關系很像在玩拼圖游戲,但又比拼圖游戲更高端。你可以在其中訓練自己的邏輯推導力、想象力、聯想力、化抽象為形象的思維能力等。如果你只是列一個小表格就能夠講明白別人讀了很久都讀不明白的語段,是不是會比較有成就感?
《我與地壇》結尾那幾段估計也難倒了不少的英雄漢:
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
那時您可以想象一個孩子,他玩累了可他還沒玩夠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頭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個老人,無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勞任怨。還可以想象一對熱戀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說“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又互相一次次說“時間已經不早了”,時間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可時間畢竟是不早了。
我說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說不好是想還是不想,還是無所謂。我說不好我是像那個孩子,還是像那個老人,還是像一個熱戀中的情人。很可能是這樣:我同時是他們三個。我來的時候是個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氣的念頭所以才哭著喊著鬧著要來,他一來一見到這個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對一個情人來說,不管多么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那時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當牽?;ǔ蹰_的時節(jié),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
有一天,在某一處山洼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其實這里史鐵生也用了一個博喻,其中……
我說同學。你要不要試試看列一個表格來尋找一下那些喻體都對應著什么本體呢?你可以自己先嘗試著解讀一下,再往下看。
其中“回去”對應的就是這篇文章中史鐵生始終放不下的那個終極問題——“死亡”。他把死亡來臨的時候自己的心態(tài)預想成了三種情境——其一,情緒化地舍不下現世人生,無論如何也不想死(對應那個孩子);其二,坦然地面對這個結局,安詳地走向死亡(對應那位老人);其三,一方面理智上既明白死神的不可商量,死是必然的,但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又舍不下生命,不舍得離開(對應那對戀人)。
從這里我們才觸摸到了那個最真實的史鐵生——他其實是多么熱愛生命啊!“他一來一見到這個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對一個情人來說,不管多么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闭驗橛羞@樣的熱愛,所以他才會在面對死亡的必然時那樣悲傷,他才會焦慮“當牽牛花初開的時節(jié),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其實每一個人在生下來那一霎,就開始了奔向死亡的旅程)。
但是生命僅此而已嗎?
后面關于太陽的比喻——“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告訴我們,死亡,同時也就預示著新生。生命的終點也就是生命的起點,就如同“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就“我”而言,或許死亡會抹去“我”,但就“生命”而言,死亡又無法抹去“我”。這就像是《赤壁賦》中所言“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就像是《春江花月夜》中所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對于生命的終極追問,幾乎每一個作家都會涉筆。所以蘭姐在這里告訴你閱讀的另一個重要方法——要學會橫向遷移。當我們碰到難讀懂的文本,要學會調動課堂所學?;蛘哒{動自己的閱讀經歷乃至于生活閱歷,去聯想那些探討過類似問題的文章,或者是涉及類似問題的生活情境,在進行橫向類比之后,或許你的難點就會迎刃而解啦!
其實,閱讀具有一定難度的經典文學作品,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思維體操過程呢!
咱們下一次再來探討史鐵生更難的一篇文章《無答之問或無果之行》,你們要不要先找來看一看,挑戰(zhàn)一下自己能不能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