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這樣的朋友特別多,他們的手總是停不下來,不是摳手就是摳嘴,要不然就擼一把頭發(fā)??傊?,一定要把自己整出“傷”來,他們才會暫時收手。有這種習慣的朋友,可能得了一種病——強迫性皮膚剝離癥,也被稱作強迫性皮膚搔抓癥(Dermatillomania)。
考試時,蕭蕭右手寫著題,左手的五個手指就在桌子底下翻騰著,她在作弊?老師走過去一看,不,她在摳手:深夜趕稿的間隙,小章一遍又一遍地薅著自己的劉海,牙齒還在撕咬著自己嘴唇的皮;三年級的吳同學有生之年第一次躺上了手術(shù)臺,常年被自己啃咬加撕摳的手指紅腫了一大圈,等待醫(yī)生下刀……
這樣的朋友特別多,不止他們仨。他們的手總是停不下來,不是摳手就是摳嘴,要不然就擼一把頭發(fā)??傊?,一定要把自己整出“傷”來,他們才會暫時收手。
有這種習慣的朋友,可能得了一種病——強迫性皮膚剝離癥,也被稱作強迫性皮膚搔抓癥(Dermatillomania)。什么是強迫性皮膚剝離癥?
強迫性皮膚剝離癥是一種疾病,患者會經(jīng)常性地剝離皮膚,并且足夠嚴重,導致組織損傷,可能會給人帶來工作、社交或其他日?;顒又械睦_或問題。
最主要的四個行為可能有:
摳指甲、咬指甲,很可能伴有出血;
撕干裂嘴唇,傷及唇部;
撕指尖皮膚,撕扯過度導致出血疼痛;
不斷拔頭發(fā),形成斑禿。
強迫性皮膚剝離癥被歸類為以身體為重點的重復行為(BFRB),另外還有拔毛(癖)和咬指甲。BFRB是強迫癥家族的忠實成員。這種強迫性,會趁你以為自己僅僅是撕皮、扯頭發(fā)、擠痘痘,就駐扎在你身上。
OCD基金會(Intemational OCD Foundation)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每20人中就有1人患有這疾病。據(jù)報道,美國63.6%的學生每周咬指甲兩次或以上,患者大多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我身邊喜歡咬手指撕皮的朋友,大多是從初中甚至更早開始的,且直到現(xiàn)在,都保持著這樣的行為。
根據(jù)NCBI(美國國家生物技術(shù)信息中心)的研究表明,如果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強迫癥,你存在BFRB的可能性就更高。撕皮行為被視為學習行為,即動物在遺傳因素的基礎(chǔ)上,在環(huán)境因素作用下,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所以,一旦你撕皮,你的下一代也可能會撕皮。
壞習慣不是一天養(yǎng)成的,有的人撕皮,會有蜜汁快感。久而久之,會給你心理暗示,成為習慣,不撕不快。
此外,撕皮除了與強迫癥有關(guān),還與壓力、焦慮等心理因素相關(guān)。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壓力過載而導致的神經(jīng)失調(diào),撕皮、摳手反而成了放松的一種方法。最后,撕皮也可能是因為心理陰影,尤其是童年時期的心理創(chuàng)傷。
琳琳高中時對擠痘“上癮”。一次擠過痘后,覺得有點不對勁。被擠過的地方,先是“變緊”了,幾天后又軟了,顏色明顯深沉。醫(yī)生確診為發(fā)炎,并說,若再晚一天,就會化膿,需要開刀引膿,臉上可能會留疤。臉上留疤是每個女生都不想要的,但是有時候就是忍不住。
撕皮、摳手,有些人是為了消除“不完美”。痘痘出現(xiàn),就覺得它破壞了自己的光輝形象,想代表美麗消滅它。原以為撕皮行為會讓自己過得更快活(至少當時可能是快活的),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撕嘴唇,唇紋變深了;擠痘痘,臉上坑坑洼洼了;扯頭發(fā),頭禿了……撕皮不僅會帶來疼痛,嚴重的還可能毀容。
不僅如此,據(jù)《美國精神病學雜志》顯示,強迫性皮膚剝離癥會讓人越來越玻璃心,從而影響他的社交和生活。這些人大多比較敏感,他們知道身上的某個部位被自己傷害了,不愿被發(fā)現(xiàn),總是遮遮掩掩。一旦發(fā)現(xiàn)別人盯著自己的“傷口”,就感到尷尬,想要趕緊逃離。
一項針對92名強迫性皮膚剝離癥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85.9%的受試者顯示有焦慮癥,66.3%的受試者顯示因剝皮而導致抑郁。情緒上的不平穩(wěn),加劇無意識撕皮的行為,惡性循環(huán)。
當然,不是所有的摳手指都是病。對有些人來說,這是一種輕微的緊張習慣,但是如果撕皮導致皮膚變色、產(chǎn)生疤痕、組織損傷,甚至需要皮膚移植的時候,就非常嚴重了。
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會撕皮,嚇得我在SkinPick(強迫性皮膚剝離癥在線社區(qū))上進行了一個強迫性皮膚剝離癥的在線測試,幸運的結(jié)果顯示程度是溫和的。如果你也撕皮,或許可以試試哦。如果你的分數(shù)過高,就可能比較嚴重了,如果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患了這種疾病,最好咨詢醫(yī)生。
根據(jù)Skin Pick的研究表明,僅有30%-45%的患者會尋求專業(yè)幫助,大多數(shù)人不以為然。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總摳手,也以為是孩子的不良習慣。強迫性皮膚剝離癥,并沒有得到公眾的廣泛性認識。
馬某就不認為這值得一提,盡管他常把手指摳得血淋淋。在他眼里,很多人都摳手,這只是一種習慣,不能上升到“癥”的程度上。他從不在意別人會不會關(guān)注自己的手指,思考一些生活中的難題時,不摳手干嘛呢?他說,未來他還會繼續(xù)摳下去,而且用不著尋求幫助。
也有患者因為自己“遍體鱗傷”,覺得難以啟齒,不對他人提起,當別人看到自己的“傷口”時,還要遮掩。這樣只會加劇身心損害。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有強迫性皮膚剝離癥,你要接受并承認這一切,要知道,撕皮并不能緩解焦慮,反而會讓皮膚和情緒更加糟糕,應(yīng)該通過一系列方法去積極應(yīng)對。
遠離“作案工具”,修剪長指甲、戴上手套、涂苦味藥水、貼創(chuàng)口貼、做美甲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可能被傷害的皮膚。
不過,這種方法可能只是初期比較有效,資深患者阿山表示,即使做了美甲,癮一旦上來,她會選擇先摳指甲油,再摳指甲和手指,層層剝掉,會更有成就感。
不給自己可乘之機的同時,解放雙手去做些別的事情,轉(zhuǎn)移注意力,從而漸漸消磨習慣性行為。例如,當自己想摳手,就有意識地開始做手指操。
告訴朋友和家人,一旦看到自己在實施強迫性皮膚剝離行為,就立即制止自己。如果你內(nèi)心足夠強大,讓他們大聲責罵你,激發(fā)自己的羞恥心等負面情緒,從而戒除傷害自己的行為。
如果僅靠行為療法,沒法控制自己,建議及時求醫(yī)。最后一句話送給大家,撕皮有風險,“手賤”請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