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新
《菱韻提梁》
紫砂壺,一個美麗而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字,在人們的雙唇之間流動時仿佛一陣茶香已經涌出,使人回味悠長。的確,紫砂壺最為人所知的功能便是泡茶了,其原料紫砂泥深藏于礦石底部,歷經上億年的風雨澆灌最終煉制了那淡淡的紫色,由于紫砂泥礦物質含量極高,制成的紫砂壺也就有著高透氣性,使得茶葉的色香味可以完美的呈現(xiàn)出來,也就難怪人們將之稱為“世間最好的泡茶器具”了。
紫砂壺從造型和工藝上看大致分為光器、花器和筋囊器三種,三種紫砂壺各有千秋,都擁有著大量的“粉絲”。光器又稱“光貨”、“素貨”,也就是少裝飾或無裝飾的紫砂壺,以凸顯紫砂泥的成色和精致的作品;花器即使仿造自然界中動植物形狀制成,體現(xiàn)出自然和寫實的特點;筋囊壺則是在花器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造,將植物筋紋清晰地刻畫出來,以形成特殊的幾何造型。如今的紫砂壺通常都是在這三種壺形上衍生出來的,可見紫砂壺文化的源遠流長。
此件“菱韻提梁”就是一件典型的筋囊器作品,同時又結合了提梁壺的樣式,典雅端莊,古色古香。此件紫砂壺整體外表呈朱紅色,且顏色飽滿均勻,細膩柔和又具光澤,溫婉氣質盡攬其中。紫色的泥土經過手工藝人的燒制由此展現(xiàn)出如此美麗潤澤的紅色,也可以稱得上是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造相結合的奇跡了。壺身呈橢圓形,圓潤可愛,線條柔美流暢。壺嘴由壺身處向上伸展,彎曲有致,具有曲線美,既滿足了倒茶的需要,又獨具美感。壺蓋為圓形,邊緣呈波浪花型,美觀可愛,上有壺鈕一枚,宛若玉珠,與壺身的圓相互呼應。從整體上看,此壺較為簡約,線條和面的結合十分勻稱,因此形成的造型就極為得體了。
此壺比較特殊和出彩的部分就是“提梁”與“菱花”了??梢姶藟厣戏接幸粓A潤的環(huán)形提手,這也就是提梁了。相傳提梁壺最初由宋朝大文豪蘇軾所開創(chuàng),隨后運用與紫砂壺工藝中。此壺提梁光環(huán)細膩,工藝精湛,在使用時可有特殊的手感。從壺蓋至壺面處有棱狀圖案,線條分布均勻,將壺面空間完美劃分,具有獨特的幾何感,體現(xiàn)出筋囊器的主要特征。
所謂“菱”是菱屬植物的泛稱,比如“菱花”、“菱角”等。從此壺造型上看,它所模仿的應該是明艷動人的“菱花”,壺身處的幾何圖案正如菱花的花瓣一般。中國人歷來有吟詠自然之物的風雅,菱花作為一種嬌嫩美麗的花朵更是吸引人們的目光,唐代才女薛濤就在《菱荇沼》一詩中寫下“何時得向溪頭賞,旋摘菱花旋泛舟?!钡拿烂钤娋洌梢娙藗儗α饣ㄟ@一植物的喜歡。此壺選擇菱花作為裝飾和主體,體現(xiàn)出人們對于自然美的深深依戀,自然是萬物的母親,人類從自然中不僅能體悟到美,甚至能獲得別樣的人生哲思,這一切都在此件“菱韻提梁”之中體現(xiàn)出來,在這朵嬌小可愛的紫色菱花之中,包含的正是幾千年來從未改變的人類對于自然的喜愛,和中國人心中那份樸素自然的美學情思。
一件藝術作品,無論是其材料還是裝飾的選擇,都不可能是簡單的拼貼,它必定包含著人們的價值選擇和審美觀念。也許當年的供春所制成的紫砂壺是“無意而為之”,然而那古樸的供春壺已經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色彩。正如這件“菱韻提梁”一般,手工藝人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將自然界之中的嬌媚菱花用一胚紫泥,一腔熱火以另一種形式體現(xiàn)出來,使得菱花重獲生命之時也具有了新的內涵意蘊,這便是紫砂壺藝術的經典之處,它能使自然界中事物再次煥發(fā)生機。
菱花紫韻,茶香芬芳。沐浴在現(xiàn)代文明之中的我們,似乎已經很難安靜地享受茶道生活,但我們的心卻極度渴望這種安靜與超脫。通過分析此件“菱韻提梁”紫砂壺藝術作品,我們了解到其造型的獨特之處,感悟到其內涵意蘊的深刻之處。在閑暇之時,不需繁瑣的茶道活動,用這“菱韻提梁”泡一壺香茶,在芬芳的茶香中去體會菱花的美,去感悟紫砂壺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