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夏麗檸
從電影城看完《最好的我們》出來,細小的街道已略顯空蕩。初夏的夜風(fēng)輕輕揚起路邊丟棄的紙屑。我向著路口走去叫車,腦海中浮現(xiàn)出電影中耿耿和余淮稚氣青春的樣子。剛剛,這個年輕的劇組正在導(dǎo)演章笛沙的帶領(lǐng)下,在影院里與觀眾進行一個小型的映后見面會。所有主創(chuàng)人員都笑得很開心、很晴朗,亦如他們在電影里扮演的生活在振華中學(xué)里的每個人,坦蕩而明媚。
作為既未讀過原著,又未看過電視劇的觀眾,我想,就這部電影,我是很有發(fā)言權(quán)的。因為,我對它沒有期望值,也沒有類比包袱。就是去看一部青春片,如果說一定要比較,也許是張孝全和桂綸鎂的《男朋友,女朋友》,或者彭于晏和陳意涵的《聽說》,當然也可能是一部《牛仔褲的夏天》,這些都是我鐘意的青春電影。
青春時代,每一個夏天都是傷感的。有人要畢業(yè),有人要升學(xué),別離是炙熱太陽曬不化的情緒。然而,在這些別離里,最有可能改變一生的是:高三考取一所什么樣的大學(xué)?大學(xué)畢業(yè)走上什么樣的工作崗位?許多同窗幾年的好友,因此而斷了聯(lián)系。也有曾經(jīng)的曖昧關(guān)系變成了一生的曖昧,再也找不回。
《最好的我們》就是從一個高中入學(xué)的夏天開始的。稚氣未脫的耿耿超水平發(fā)揮考取了著名的重點高中“振華中學(xué)”。學(xué)霸余淮在新生報道那天,遇見了耿耿。從此,倆人開始了“相愛相殺”的高中三年同桌生活。
與真實的高中生活相比,電影里的當然自由了許多。但無論學(xué)業(yè)多么艱難,青春成長里的那些“鋼鐵友誼”是不會變的。余淮因上課睡覺而被老師罰站,耿耿偷出書來給他送到走廊里;耿耿聽見余淮撒謊跟媽媽說同桌是個好學(xué)生,而找到余淮大吵;耿耿因聽不懂老師講的數(shù)學(xué)題,余淮假裝不懂屢次舉手讓老師重講,以及“墊底三姐妹”里的簡單和貝塔一直與耿耿分享彼此的秘密……這些其實都是青春的寫照、印記。只有擁有青春的人,才會做出這么沖動而可愛的事情。
因此,青春就是愛。但不是那種準確地去貼標簽的男女之愛,而是光明之愛。哪怕是像貝塔暗戀班主任老師,她也會大聲地喊出來,然后笑嘻嘻地說自己傻。愛是一種能力。青春的時候,我們有能力去擁抱所有的一切,愿意為錯事付出,愿意不再計較個人得失。青春真好,在人生每個明媚而坦蕩的夏天,我們由衷地呼喊:青春萬歲!
雖然青春里的人不缺乏愛的能力,但缺乏表白的勇氣。這其中包含的是羞澀與珍視。如果高中的時候,某個男人喜歡一個女生,他會把愛藏起來,取而代之的是捉弄她,嘲笑她,讓她討厭自己。這是一種多么笨拙的掩飾!
這也是愛的勇氣吧?就一個人默默地守著這一份愛。就像片中的耿耿與余淮,自高考之后就各奔東西。余淮因家庭原因而“人間蒸發(fā)”,失落的耿耿赴他鄉(xiāng)圓自己攝影師的夢。倆個人都對感情不再抱有幻想。
觀影時,我就在想:哦,編劇真是善良,讓他們再次相遇。有多少人,就在離開中學(xué)校園的那一刻,接受了人生最后的別離。
多年后再見面,每個人都只剩下圖有其表的軀殼,內(nèi)心被社會這座大染缸洗練得刀槍不入了。那種悲哀,只有“長大”了,才會懂。曾經(jīng)那么炙熱的心,為什么過了幾年的時間就會冷?人類總想主宰自己,甚至地球。其實人類忘了,我們從未打敗過時間,任由時間穿越我們的身體,剪碎我們的愛。因此,電影里這個溫暖的結(jié)尾,也可以看做愛的敬意。所以,片中才將《勇氣》做為主題歌曲之一吧,“愛真的需要勇氣,去相信會在一起”。畢竟,我們窮盡一生,都在呼喚愛的美好。期望今生,有愛相隨,不虛此行。有愛,一切付出才值得。沒有愛,一切都沒有意義。
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南非作家?guī)烨性凇肚啻骸防飳懙溃憾畾q出頭的時候,請把自己擺二十出頭的位置上。你沒有理由沒能力去擁有一個四十歲的人擁有的閱歷和財富,你除了手頭的青春你一無所有,但就是你手頭這為數(shù)不多的東西,能決定你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庫切的話,不僅告訴了我們青春之寶貴,也道出了青春之奢侈??傆腥吮г梗瑖a(chǎn)的青春電影為什么沒有長進?。科鋵?,是青春從來沒有長進過。我們今天的青春與父母,甚至祖父母他們那一代,本質(zhì)上沒有什么變化。都是懵懂、羞澀、莽撞、自以為是……隨著年齡增長,回首青春,對那些刻骨銘心的事,只會報之一笑。
反倒是電影,點燃了我們的青春回憶。片中高考前,余淮送耿耿回家,倆人互道加油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高考前夜,一個男生特意騎車來我家樓下,叮囑我好好考。等考試結(jié)束,我自認為考得差不多,同樣騎車到他家與他分享好消息。奶奶開的門,說他上班去了。
我記得非常清楚,騎累了的我,在他家樓梯口坐了一會兒。微風(fēng)吹過我的臉頰,我知道,我失去了什么。
青春是不會散場的,一輩迭復(fù)一輩。唯一散場的是我們的心,像一只落在青春肩膀上的蝴蝶,終究要飛入樹林的深處,飛入擁擠的人群中。
幸好,還有如《最好的我們》般的電影,給我們機會去溫習(xí)青春。雖然青春易逝,可無論在何時何地,我們都希望可以遇見最好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