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洋[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重慶 401120]
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與德國作家馮塔納同屬于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二者的作品多以自己的生活背景為藍圖,展開對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批判。哈代最為著名的小說《無名的裘德》(以下簡寫為《裘德》)于1895年問世,它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說,被認為是哈代思想、藝術(shù)上最成熟的作品。較為巧合的是馮塔納的代表作《艾菲·布里斯特》(以下簡寫為《艾菲》)也于1895年出版。兩部偉大的作品于同一年問世,想必在當時歐洲的文壇上也是轟動一時。兩部作品雖屬同一時期,但當時的英國和德國的社會現(xiàn)狀不同,加之作者出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所以兩部作品在表現(xiàn)女性角色悲劇命運這一主題時,采用了不同的視角。首先,哈代的《裘德》聚焦于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社會底層人物,描寫女主人公淑為改變自身命運,從抗爭到屈服的悲劇性過程。馮塔納的《艾菲》則把視角轉(zhuǎn)向普魯士貴族階層,描寫貴族小姐艾菲·布里斯特的婚姻悲劇。其次,馮塔納時代的德國經(jīng)歷了1848年革命的失敗,資產(chǎn)階級軟弱無力這一特征也體現(xiàn)在文學上,因此馮塔納的《艾菲》的社會批判力度明顯遜色于《裘德》,對于當時德國社會出現(xiàn)的嚴峻問題也采取了回避的態(tài)度。馮塔納筆下的女主人公艾菲處于較為被動、任人擺布的狀態(tài);而哈代筆下的淑卻經(jīng)歷了反抗、追求、幻滅的過程。第三,艾菲和淑的悲劇命運雖然都是由悲劇性的婚姻導致的,但二者在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上是截然不同的。艾菲是在丈夫的主導下被迫離婚的;而淑在婚姻上一直處于主導地位,無論是結(jié)婚、離婚還是重新回歸婚姻,都是她自己決定的。
本文主要以婚姻關系為時間軸,從三個方面來探究兩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在婚前、婚后以及解除婚姻關系時各自的命運:第一,婚前的“淑”與“艾菲”;第二,婚后“淑”的公然反抗與“艾菲”的自暴自棄;第三,淑”的屈服與“艾菲”的死亡。
《無名的裘德》一經(jīng)問世,便在當時的社會引起極大的反響,女主人公淑對傳統(tǒng)婚姻的厭惡、掙扎與反叛,都直接挑戰(zhàn)了維多利亞時代下的基督教婚戀觀。作者超前的意識,遭到了當時主流社會的抨擊。例如,“維克斐勒德主教郝,在《約克郵報》上宣布,他把那本《無名的裘德》焚毀了,并促使斯米士流通圖書館把這部書從館里剔了出去”。另一位知名的批評家揚言,這部小說的書名可以改為《淫穢的裘德》。這部作品所帶來的巨大爭議,也使得哈代放棄小說創(chuàng)作,轉(zhuǎn)身投入詩歌的懷抱。那么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為何會引起如此之大的爭議?女主人公淑為何被當時的讀者貼上離經(jīng)叛道的標簽?在該部作品問世的一百多年里,國內(nèi)外學者對主人公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主要從女權(quán)主義思想與新女性等角度出發(fā)。而本文嘗試以婚姻為出發(fā)點,來探究婚姻與女性之間的關系。
首先,從外貌上來看,淑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年輕女性,以至于裘德第一次看見她時,由于羞澀都不敢用正眼看她。“淑有一雙水汪汪、令人捉摸不透的眼睛,她這雙眼睛既犀利又溫柔,還帶著一點神秘。雖然她壓根兒是個鄉(xiāng)下女孩,但農(nóng)村姑娘具有的那種土氣在她身上卻蕩然無存?!彼纳聿牟⒉桓叽螅喾?,她輕盈而苗條,且姿態(tài)優(yōu)雅。她身上絕沒有那種雕像般的美,她總是顯得那么焦躁不安,此外,她充滿朝氣,生性活潑。而小說《艾菲》開篇是這樣描述這位貴族出身、天真爛漫的十七歲少女艾菲的:“她的一舉一動,顯得既高傲又優(yōu)雅。一對笑盈盈的褐色大眼睛,泄露出天生的絕頂聰明、熱愛生活和心地善良?!卑齐m出自名門,但她一點也沒被貴族社會的習氣所束縛。即使同媽媽一起做女紅,她也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以至于媽媽對她說:“艾菲,你本來應該進馬戲團學藝,永遠登云梯,在高空蕩來蕩去。我差不多相信,你想干這一行。”在媽媽眼里,艾菲是一個瘋瘋癲癲、感情沖動的傻孩子。由此,我們看出兩位作家把各自的女主人公都設定成了美麗、活潑的少女形象。
但仔細品味兩部作品,會發(fā)現(xiàn)淑和艾菲是兩種不同性格的人。淑的骨子里帶著天然的叛逆精神。比如,淑在圣器商店工作的時候,故意買回兩尊異教徒的塑像。這是一件違反基督教教義的事,因為倫敦當時是全英國基督教最盛行的城市。性格反叛的淑就是用她獨有的方式,來表達對宗教舊習俗的鄙視。而艾菲卻沒有淑那樣反叛,她在父母羽翼的保護下長大,家境富裕,生活無憂無慮。她對父母的安排也是言聽計從,這從她對待婚事上的態(tài)度是可以看出來。當艾菲得知父母已經(jīng)悄悄給她安排了婚事,結(jié)婚對象是她母親當年的初戀情人、現(xiàn)如今三十八歲的縣長殷士臺頓的時候,她絲毫沒有反對的意見。這樣對比來看,艾菲完全不像淑那樣獨立、有主見。這主要是因為,艾菲是在鄉(xiāng)間長大的,她是大自然的孩子,她天真無邪、酷愛自然。艾菲的一言一行都與普魯士上層社會格格不入,這也是導致她后來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
淑離開圣器店后,來到四十五歲的菲洛特桑先生所在的學校教書,這是一個較為獨立自主的職業(yè)。此后淑為了能成為正式的教師,答應了菲洛特桑的求婚。由此可見,淑在婚姻問題上處于主導地位。而艾菲的處境卻完全不同,她的婚姻是由父母安排的。而且這門婚姻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利益,艾菲的父母完全沒有想過,這樣一位無論從年齡還是閱歷等方面來看,都可以做她父親的人是否適合艾菲。她的父母之所以為艾菲安排這門親事,是因為殷士臺頓前途光明。
訂婚后的淑為了將來能在小學里教書,到師范學院讀書。雖然淑最終還是因為違反學校紀律被學校開除了,但可以看出,淑渴望做一個獨立、不依附于他人的女性。而訂婚后的艾菲,把心思都放在了準備婚禮與采購嫁妝上了。在待嫁的這段時期里,艾菲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她從沒有為自己的未來打算過,也從未真正思考過自己的婚姻是否會幸福,自己是否愛著殷士臺頓。與艾菲的天真爛漫相比,淑是一位說話很富有哲理性、有學問的姑娘,她博覽群書、不落俗套,甚至連裘德十分敬仰的基督寺,她也敢嘲諷。
淑決定與菲洛特桑結(jié)婚是十分草率的行為,因為她根本不愛這個人。正如婚前淑曾抱怨道:“我的新郎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選擇了我,但是我并沒有選擇他。有人把我當作像母驢或母羊一樣的家畜給了他?!痹诨槎Y結(jié)束后,淑帶著一種害怕的神情,同丈夫一起返回家中。她也覺得自己太過冒失,投入到連自己也弄不明白的深淵之中。
婚后的淑因為婚姻的束縛而感到苦惱,當淑意識到婚姻是她愚昧無知犯下的錯誤時,便不愿意再忍受。此外,她對丈夫的身體感到十分的厭惡,她寧愿睡在一個布滿蜘蛛網(wǎng)的大衣櫥里,也不想同丈夫睡在一張床上。自從菲洛特桑誤入了淑的臥室,迫使淑從窗子跳出去后,菲洛特桑終于同意讓淑離開自己,去和她心愛的裘德一起生活。
由于淑對婚姻充滿著恐懼,她便和裘德像一對情人那樣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生活很快便引起別人的注意,大家都在觀察、議論他們。雖然沒有人去騷擾他們,但是一種壓抑的空氣籠罩著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搬到一個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開始過上了漂泊不定的、幾乎是游牧般的生活。在之后的三年時間里,裘德和淑生了兩個孩子。但是這樣居無定所、受人非議的生活,讓裘德與前妻所生的孩子感到絕望,因此他先吊死了淑的兩個孩子,然后上吊自殺。面對這樣的結(jié)局,淑的精神徹底崩潰,她認為自己是造成這個悲劇的主要原因。
與淑不同的是,“艾菲是一個較為安分守己的女子,她既不討厭自己的丈夫,也沒有什么個人主義的追求”?;楹蟮陌埔廊皇且粋€沒有自我獨立意識的天真女性,她雖然不喜歡城市里的生活,雖然覺得自己的婚姻不美滿,但她仍然自覺地遵守普魯士社會的道德戒律。比如,她會勉強自己看報、練鋼琴,使自己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貴婦人。艾菲的這一系列做法,無疑是對自己天性的壓抑,完全是為了迎合這個社會。艾菲婚后的不幸,很大程度上是丈夫造成的。她的丈夫事業(yè)心非常強,生活也極其規(guī)律,整天忙于公務,這樣一來艾菲的婚后生活便十分寂寞。此外,艾菲居住的房子里一直鬧鬼,艾菲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為了逃避這種寂寞無聊、擔驚受怕的生活,艾菲與克拉姆巴斯少校私通。雖然艾菲很快意識到她并不愛克拉姆巴斯,并迅速與其斷絕了來往,之后的幾年里她也安心相夫教子,但這段婚外情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遲早有爆破的一天,艾菲在心靈深處也忍受著道德的譴責。六年后的一天,丈夫殷士臺頓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艾菲同克拉姆巴斯通信的情書,至此那段塵封的婚外情浮出了水面。為了維護普魯士精神與榮譽,殷士臺頓決定去算這筆陳年舊賬。因此殷士臺頓與克拉姆巴斯決斗并殺死了他,隨后便與艾菲離婚。
自從悲劇發(fā)生以后,淑陷入了無限的自責當中,認為是自己的行為褻瀆了上帝,才遭受了懲罰,因此淑決定禁欲。這時候的她認為肉欲是禍根,只有禁欲才會驅(qū)除干凈自己身上的邪惡和不道德。淑常常跑到教堂,跪倒在十字架下悲聲哭泣。面對此情此景,裘德不無悲憤地說:“這還是那個把異教神像帶到這個最信奉基督教的城市來的姑娘嗎?還是那個引用過吉本、雪萊和穆勒的詩文的姑娘嗎?”看來,在這樣一個文明的社會里,過度放縱自己的天性必然是要受到懲罰的。孩子的慘死讓淑徹底屈服,因此她決定重新回到菲洛特桑身邊,把自己獻給她所厭惡的人,成為禮節(jié)的奴隸!小說的結(jié)尾,作者借愛德林太太之口,展現(xiàn)給讀者一個對生活徹底棄絕的淑:“她看起來比你上次見到她時衰老了幾十歲。如今完全是一幅沉默、韶華盡逝的婦人像。”我們可以看出,那個企圖憑借一己之力掙脫婚姻與家庭牢籠的淑,被打擊得體無完膚。她無法撼動維多利亞時代下的男權(quán)社會,無法改變女性要以丈夫為核心、以家庭為生命歸宿的價值觀。婚姻就像一條鎖鏈緊緊地束縛住女性的自由與獨立,因此雖然淑思想獨立,有理性的判斷力,但她最終仍然淪為婚姻的奴隸。她本想捍衛(wèi)女性的自由,但最終只能成為自由的殉道者。在經(jīng)歷了孩子的死亡與愛人裘德的死亡之后,淑徹底屈服了,認為所有的對抗都是徒勞的,她也隨即成了一名宿命論者,期望靠基督教的教理來凈化自己的身體與靈魂。
離婚后的艾菲被徹底邊緣化了,這個社會向她關閉了大門?!?9世紀德國的法律、道德觀念和社會習俗將婚姻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堡壘,對婚姻的不忠被認為是一種嚴重的罪行?!彼黄劝岬浇纪馍?,只有她的保姆和狗陪著她。她的親生女兒,由于從小被灌輸了普魯士社會的教育理念,對她冷若冰霜。在艾菲離婚之初,為了維護家庭的榮譽,她的父母也拒絕將其接回娘家。以上種種,都令艾菲心灰意冷,對生活不抱任何希望。雖然最后父母仍接納了她,但不久后艾菲便病死在了娘家。
馮塔納通過對艾菲悲慘婚姻及命運的描寫,告誡世人,普魯士上層社會的道德戒律已經(jīng)演變成了無形的殺人工具。因為整個上層社會人士都無條件地服從于它,普魯士精神不僅約束了人們的行為,也鉗制了人們的思想。艾菲由于違反了這一精神,承擔了可怕的后果。同理,淑以一己之力對抗基督教社會體系,也難逃悲慘的命運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