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歡 唐輝 李金見
摘要? ? 小綠葉蟬是元陽縣夏秋季為害桑樹的主要害蟲之一,嚴重影響桑樹的產葉量和夏秋蠶的產繭量。為了更好地防治小綠葉蟬,調查了元陽縣逢春嶺鄉(xiāng)4個村委會小綠葉蟬的發(fā)生時間、葉位分布、桑園周圍不同植被小綠葉蟬的密度、桑園危害狀況、對產繭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桑園周圍森林覆蓋面積大、周圍水冬瓜樹多、海拔高度在1 300 m以下、位于山的當陽面、晝夜溫差小、通風差的地方小綠葉蟬數量多,對桑園的危害重;反之,小綠葉蟬數量少,對桑園的危害輕;溫度高于30 ℃對小綠葉蟬的發(fā)育有抑制作用。
關鍵詞? ? 小綠葉蟬;桑園;危害;防治;云南元陽
中圖分類號? ? S436.639?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102-01
小綠葉蟬,屬于同翅目頭喙亞目葉蟬科昆蟲[1]。成蟲體綠色、細長,體長3.1~3.6 mm;頭部較圓,不窄于胸部;剛毛狀觸角,生于褐色兩復眼間;刺吸式口器。前翅革質加厚半透明,顏色乳白色,有淡綠色周緣;后翅膜質全透明。足部青綠色,后足為跳躍足、脛節(jié)密生兩排刺。腹板綠色,尾端淡綠色。卵長橢圓形,一端稍尖,稍微彎曲,長面直徑0.5 mm,短面直徑0.2 mm,卵色乳白。若蟲形狀與成蟲相似,顏色偏白,體長稍短,為2.3~3.0 mm[2]。
小綠葉蟬是元陽縣夏秋季為害桑樹的主要害蟲之一,成蟲和若蟲通過取食刺傷桑樹頂部第2~7片葉的葉脈和葉肉,刺吸桑樹汁液,受害葉片向葉面卷曲,葉面變黃,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導致夏秋季蠶區(qū)缺葉、家蠶發(fā)育遲緩、蠶體偏小體質變弱、蠶眠不齊、小蠶弱蠶增多、抗病性下降、上蔟時間延遲、蠶體絲腺積累少、繭層變薄,夏秋蠶繭的產量和質量降低,嚴重影響蠶農收入。為了了解小綠葉蟬的發(fā)生特點,對元陽縣逢春嶺鄉(xiāng)4個村委會小綠葉蟬發(fā)生時間、葉位分布、桑園周圍不同植被小綠葉蟬的密度、桑園危害狀況、對產繭量的影響進行調查,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調查地點
調查地點為元陽縣逢春嶺鄉(xiāng)尼枯補村委會、老曹寨村委會、壩思村委會、巖子腳村委會桑園,桑樹品種為農桑12號。
1.2? ? 調查方法
每個村委會選擇2戶蠶農的桑園,調查小綠葉蟬發(fā)生時間、葉位分布、周圍不同植被小綠葉蟬的密度、受害狀況、用受害桑葉喂食家蠶對產量的影響。
2? ? 結果與分析
小綠葉蟬發(fā)生時間在夏秋季,每年發(fā)生世代數為5~6 代,除越冬代和第1代發(fā)生整齊外,以后多為世代重疊。成蟲和若蟲集中在桑樹第2~7片葉片葉背,春蠶結束后枝條剩余葉片較多(10~15片以上)的桑園受害較重,老桑園比新桑園受害重,桑園周圍雜草較多、森林較多(特別是水冬瓜樹)、日照時間長、氣溫在22~26 ℃的地方蟲口密度較大。通過調查,尼枯補村委會和巖子腳村委會桑樹受害輕,壩思村委會次之,老曹寨村委受害最嚴重(表1)。
結合4個村委會夏秋蠶的單產來看,尼枯補秋蠶單張蠶種產繭量比夏蠶下降了10%~13%,老曹寨、壩思、巖子腳分別下降28%~31%、18%~25%、13%~14%,說明受害重的桑葉,營養(yǎng)成分大幅下降,大大降低了家蠶的產繭量。
3? ? 結論與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桑園周圍森林覆蓋面積大、周圍水冬瓜樹多、海拔高度在1 300 m以下、位于山的當陽面、晝夜溫差小、通風差的地方小綠葉蟬數量多,對桑園危害重;桑園周圍森林覆蓋面積小、周圍水冬瓜樹少、海拔在1400m以上、位于山的背陰面、晝夜溫差大、通風好的地方小綠葉蟬數量少,對桑園危害輕。壩思和老曹寨都位于山的當陽面,但壩思小綠葉蟬對桑樹的危害程度較老曹寨輕,觀察當地的氣溫和地形發(fā)現,壩思位于山谷,老曹寨位于山腰,壩思的夏季氣溫28~30 ℃,老曹寨氣溫在25~28 ℃,說明溫度高于30 ℃,對小綠葉蟬的發(fā)育有抑制作用。
針對小綠葉蟬對4個村委會桑園不同的危害狀況,應該著重加強桑樹管理,做到物理防治、農業(yè)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3]。一是物理防治。于桑園中懸掛黃板,懸掛高度以較桑樹高20 cm為宜,懸掛數量以375~525片/hm2為宜[4]。二是農業(yè)防治。冬季做好中耕除草,桑樹伐條以春伐為主,伐條后清除桑園及周圍的枝條和雜草,統(tǒng)一燒毀,以減少越冬蟲口的數量。春季養(yǎng)蠶數量根據桑葉情況而定,以春蠶結束每根枝條留桑葉4~5片為宜,如果剩余葉片過多,桑樹為保證葉片的營養(yǎng)維持,頂芽生長緩慢,造成大量蟲口集中在枝條上部葉片。老桑園比新桑園危害重,這是由于新桑園樹勢強,頂芽生長快,葉片采摘后能有效降低蟲口密度。因此,加強肥水管理可以減少小綠葉蟬對桑樹的危害。多施牛糞、豬糞、發(fā)酵好的蠶砂等有機肥以改良土壤特性,施化肥時注重氮、磷、鉀搭配使用,不要偏施氮肥造成桑樹徒長、節(jié)間增長、枝條葉片減少。針對坡地,施肥時應先挖施肥溝或施肥孔,施完肥料再用土壤填蓋,以保證肥料的有效利用。地下水位高、容易積水的地塊應挖排水溝防止根澇。桑樹栽植要結合當地山區(qū)地形,行向拉線打點栽植,增強桑園的通風及光照條件。三是化學防治。為避免桑葉農藥殘效期超標導致家蠶中毒,應選用對家蠶毒性小、殘效期短的農藥,春蠶、夏蠶上蔟后根據夏、秋的飼養(yǎng)時間用40%樂果1 000倍液、80%敵敵畏1 200倍液或 40%辛硫磷1 000倍液對葉片背面噴霧,桑園周圍2 m范圍內的樹木應同時噴霧,防止交叉?zhèn)鞑5-6]。
4? ? 參考文獻
[1] 熊興平.假眼小綠葉蟬防治研究進展[J].茶葉科學技術,2003(4):1-5.
[2] 黃云江,陳旭華,吳玉春.茶園小綠葉蟬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J].廣東茶業(yè),2008(增刊1):43.
[3] 彭萍,唐敏,侯渝嘉,等.黃板誘殺茶園黑刺粉虱及假眼小綠葉蟬效果及特性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0,23(1):87-90.
[4] 柴建萍,謝道燕.淺析云南桑樹病蟲害發(fā)生與防治對策[J].云南農業(yè)科技,2008(增刊1):91-92.
[5] 陳名,張大敏,彭凡,等.用于防治假眼小綠葉蟬的爪哇棒束孢可濕性粉劑的研制[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4,30(1):51-57.
[6] 濮小英,馮明光.兩種殺蟲真菌劑對茶小綠葉蟬的田間防效評價[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4(4):61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