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 200233;2.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
近些年來,汽車的輕量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汽車內飾用紡織品中,玻璃纖維以其獨特的高強度、高模量、耐腐蝕、耐高溫、抗老化、降噪聲等特性成為研究熱點。目前汽車上常用輕質高分子復合材料來取代鋼結構件,主要有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材料、玻璃纖維氈增強熱塑性材料(GMT)等[1]。其中,GMT是由連續(xù)玻璃纖維氈和熱塑性樹脂合成的一種新型復合材料,其以熱塑性樹脂(通用塑料、工程塑料或高性能塑料)為基體,以玻璃纖維氈(短切或連續(xù)的玻璃纖維氈)為增強骨架。輕質GMT材料具有輕質環(huán)保、吸聲隔熱、高強韌性、優(yōu)良的抗化學腐蝕性和環(huán)境適應性等特點,是汽車輕量化的首選材料之一。
聚苯硫醚(PPS)纖維是一種新型高性能合成纖維,具有優(yōu)異的熱穩(wěn)定性、耐化學腐蝕性、阻燃性等,在環(huán)保、電子、機械、汽車、紡織、航空航天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2]。但是純聚苯硫醚纖維脆性較大、沖擊韌性較差,若以玻璃纖維等無機材料增強后可提高其物理機械性能,因此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3]。
本研究旨在探索制備GMT材料的新途徑,通過PPS纖維與玻璃纖維的機械混合、梳理成網,再經針刺熱壓工藝,試圖研制出一種既具有優(yōu)秀的力學性能又具有良好的隔聲性能的功能化PPS/玻璃纖維輕質復合材料。
玻璃纖維:長78.0 mm,2 400 tex/束,耐高溫型352A(巨石集團)。
PPS纖維:長78.0 mm(裁剪),440 dtex/束,耐高溫型(四川得陽特種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所研究的復合材料工藝主要包括2個步驟:玻璃纖維和PPS纖維的混合、梳理成網并針刺成氈;PPS/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的熱壓成型。
1.2.1 針刺氈的制備
PPS纖維與玻璃纖維按照質量比60 ∶40進行混合,經過粗開松、精開松后,纖維由管道輸送到梳理機;進一步梳理后,由交叉鋪網機進行鋪網;纖網經過1道上下針刺后裁剪成規(guī)格為60 cm×60 cm PPS/玻璃纖維針刺氈小樣。
1.2.2 復合材料的制備
先平鋪1層聚四氟乙烯脫膜紙,再分別放置1.5、 2、 3和4 mm厚的模具,把裁好的60 cm×60 cm的PPS/玻璃纖維針刺氈小樣放置在模具中央,然后在上面平鋪1層聚四氟乙烯脫膜紙。依次分別進行熱壓、冷壓,制出4種不同厚度的復合材料,編號分別為1#~4#。具體工藝參數為:熱壓溫度300 ℃、冷壓溫度20 ℃、熱(冷)壓壓力1 MPa、熱壓時間8 min、冷壓時間30 min。
根據GB/T 24218.2—2009標準,對樣品進行厚度測試。
根據GB/T 24218.1—2009標準,用電子天平對樣品進行面密度測試。
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測試按照ASTM D638標準測試,彎曲強度按照ASTM D790標準測試,懸臂梁無缺口沖擊強度按照ASTM D256標準測試。
參照GB/T 1634.2—2004標準,對樣品進行熱變形溫度測試。
根據ISO 10534-2標準,對樣品進行隔聲性能測試,將材料貼實安裝,測試結果以1/3倍頻程中心頻率表示。
測試儀器:PULSE 3550B 5通道頻譜分析儀、4206T駐波阻抗管、4189傳聲器、7758型聲學材料測試系統(tǒng)和4231聲學校準器。
4種不同厚度的樣品基本結構參數見表1,發(fā)現本文所制樣品面密度較低,厚度較小。
表1 樣品的規(guī)格參數
4種樣品的力學性能如表2所示。玻璃纖維由于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在復合材料中起增強體作用,其在受力過程中是載荷的主要承載體。PPS纖維在復合材料中主要起固結作用。材料經熱壓后,玻璃纖維和PPS纖維之間因黏結而使復合材料強力增強。
表2 樣品的機械性能
從表2可以看到4種樣品的懸臂梁無缺口沖擊強度均較大,這是由于玻璃纖維的加入,增強了材料的柔韌性。同時也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熱壓條件下,厚度較小的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較大。這可能是由于模具厚度越小,起黏結作用的PPS纖維越容易浸透到玻璃纖維之間,并能均勻地包覆在玻璃纖維周圍,纖維網被更加緊密地壓在一起,所以復合材料的整體力學性能增強。
表3為4種樣品的熱變形溫度,從表3可以看出,4種不同厚度樣品的熱變形溫度都達到了270 ℃以上,說明PPS/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非常好的耐高溫性能。
PPS纖維本身耐熱性能良好,經玻璃纖維填充后熱變形溫度有更大地提高。這是因為復合材料的熱變形溫度主要與PPS纖維和玻璃纖維的模量及結合強度有關。玻璃纖維的模量高,在恒定壓力、勻速升溫的條件下,當外力施加在玻璃纖維上時,材料的變形速率減小,因此PPS/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的熱變形溫度有所提高[4]。
表3 樣品的熱變形溫度
材料的隔聲一般包括2個部分:反射和吸收。隔聲機理為當聲波傳播到材料時,部分聲波在材料表面發(fā)生反射和散射,部分聲波穿過表面進入材料內部并在孔隙與纖維間不斷進行反射,纖維因此發(fā)生振動而使聲能損失,因此聲壓被降低。同時當聲波在孔隙中傳播時,空氣分子發(fā)生振動,但由于纖維邊界摩擦力的存在,空氣分子振動產生黏滯效應,聲能被加速轉換成熱能而被消耗,從而達到隔聲降噪的目的[5]。材料的隔聲性能用隔聲量(單位為dB)來表征,隔聲量越大,材料隔聲性能越好。圖1為4種樣品的隔聲性能測試曲線。
圖1 樣品的隔聲性能測試曲線
由圖1可知4種樣品曲線走勢類似,均在5 000 Hz處達到了最高隔聲量。同時也可以看到曲線在630 Hz處出現了一個拐點,這是因為測試由中低頻向中高頻轉換時,更換阻抗管產生了隨機誤差,并且測試系統(tǒng)本身也會存在一定的系統(tǒng)誤差。在頻率為200~6 300 Hz時,1#樣品的隔聲量比2#和3#樣品大。在中低頻段,1#樣品的隔聲量比4#樣品大,在頻率為5 000 Hz附近,1#樣品的隔聲量比4#樣品小。一般而言,材料的面密度和結構決定了材料在中高頻的隔聲性能,在一定范圍內,材料的面密度、厚度和孔隙率越大,材料的隔聲性能越好,因此4#樣品在5 000 Hz頻率下的隔聲量較大。在頻率為200~6300 Hz時,1#樣品的隔聲性能較為穩(wěn)定,適合作為汽車用隔聲材料。
PPS纖維與玻璃纖維以60 ∶40的質量比混合,先經針刺工藝制成針刺氈,再由熱壓工藝制得輕質復合材料。通過對比發(fā)現厚度為1.5 mm的復合材料,面密度最小,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最大,熱變形溫度較高,可達275 ℃,隔聲性能較好,最大隔聲量出現在5 000 Hz頻率處。
本文研發(fā)的PPS/玻璃纖維輕質復合材料,既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又具有很好的隔聲性能,在汽車內飾中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