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中雄
摘 要:在整個生態(tài)建設體系之中,水污染治理是非常重要的領域?;诖?,深入了解水質實際情況,做好水質檢驗工作,才能及時發(fā)現污染源而及時采取治理措施。本文著重對水質微生物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與控制進行探討,采集水樣本2300例進行檢驗以研究,以此為基礎對結果評價系統(tǒng)、水質微生物樣品檢測以及檢驗工作質量加強提出了一些建議,旨在能夠為同行業(yè)工作者提供具有一定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水質;微生物檢測;水質檢測
引言
中國雖然海洋湖泊較多,然而淡水資源并不充裕,加之人口密度大,所以是全世界人均水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還有很多地區(qū)存在缺水的情況。與此同時,我國社會經濟突飛猛漲,尤其是工農業(yè)經濟發(fā)展很快,其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诖耍仨氁匾曀廴局卫砉ぷ?,加強水質的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嚴密分析,從而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所以,研究水質微生物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與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樣本資料
本文的研究時間段為2016.5-2018.2,該期間內一共采集水樣本的數量為2300例,并對水質不合格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改善對策。
二、方法分析
(一)就水樣本進行有效采集并進行檢測
關于水樣本的有效采集:(1)本文水樣本采集的時間分別于2016年的5-9月、2017年5-9月進行,對地下水資源以及地表水資源進行了隨機選取與采集,一共30處,各15處,并從水源地采集水樣,數量為3例,兩年時間一共采集了900例水樣。隨后,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以及2017年12月到2018年2月兩個階段,對地下水資源以及地表水資源進行了隨機隨機選取,一共30處,各15處;同時,還對水源地的水資源進行了采集,數量為例,兩年時間一共采集了600例水樣。(2)分別于2016-2017年的5月到9月、2016.12-2017.2以及2017.12-2018.2,對出廠水樣采集數量為25例,而末梢水樣本的數量為25例,各個時間段一共采集的水樣數量為800例。綜上,2016.5-2018.2,一共采集了2300例水樣本,包括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末梢水以及出廠水。
對水樣本進行隨機采取之后,接下來需要對各種樣本進行保存與管理,之后則要在微生物實驗室開展分離菌落以及培養(yǎng)等等工作。就水樣本的培養(yǎng)條件來講,即37℃,24h,平板法;如果水樣板之中的菌落總數超過了100CFU/mL,又或者是經過濾膜法檢測之后發(fā)現大腸菌差大于3個/L,那么就標明了水質微生物檢測是不合格的。在整個檢測的過程中,采集人員、采集時間、水樣本相關實驗數據要及時錄入對應的數據庫,進而為后續(xù)使用能提供方便。
三、對結果進行分析
基于《生活飲用水標注檢驗方法微生物指標》的相關規(guī)定,全面規(guī)范開展相關工作,其結果符合該規(guī)定的相關標準(見表1):
四、就評價系統(tǒng)的質量控制進行分析
(一)提升無菌性的檢查的有效性
通常來講,沒完成一次試驗之后,接下來要對滅菌水進行選取,然后在對沖洗用水、稀釋水、濾膜、培養(yǎng)基等等開展無菌性檢查。倘若存在雜菌,意味著試驗結果與數據則不可以使用。每一次實驗必須針對至少一個水樣進行重復分析,為了能夠讓結果更加客觀、公正、全面,通常應當對所采集水樣總量的10%進行檢測與分析。在實驗過程中如果進行實驗操作的人數眾多,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應當對其做好平行分析。而數量方面,應當保持至少一個陽性水樣,從而提升無菌性檢查的效率以及質量。
(二)全面確保操作的精密度
基于一種型式水樣之中需要選出若干個陽性水樣,數量為15個左右,并進一步開展雙樣分析工作;需要針對每一個數據的對數做對應的計算,這之中如果結果有為零的,必須加1然后再計算數值。然后從所采集水樣總量中取出10%,實施雙樣分析留;然后對計算結果進行判斷,如果差城高于3,27R的話,那么就可以說明操作精密度的度量并沒有進行有效控制,將其否定之后需要對出現這個問題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才能繼續(xù)開展后續(xù)工作。
五、就水質微生物樣品檢測質量控制進行分析
水質檢測室是對微生物水樣進行檢測的主要區(qū)域,因此,實驗過程中需要的設備、工具以及相關用品必須要做到完全滅菌,建議可以經過清洗、20分鐘高壓蒸汽滅菌以及2h的干烤,進而達到有效滅菌的目標。
(一)關于菌落總數質量控制
將水樣搖勻之后再進行接種,加之細菌分布在水之中,所以對水樣進行稀釋時,建議要沿著管壁慢慢的注入,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接觸到管內的稀釋液,因為這樣可能會將吸管尖外側黏附的一些檢液混入進去。另外,將水樣注入到皿內時,為了能夠有效控制菌落總數的質量,建議從側面將水樣注入,與此同時,不能揭去皿蓋;隨后,需要自立吸管,從而使其水分能夠逐步流空,讓皿的底部保持一定的干燥,并對吸管尖進行反復擦,確保將余液有效排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必須要注意要有效避免產生有片狀菌落,因此,在將水樣加入到平皿之中時,則要馬上在皿內加入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通常要求在20分鐘之內完成所有操作,然后將其攪勻,等待皿內瓊脂凝固之后,且不能將其長久的放置,應當對平皿進行翻轉,可以有效防止生長菌落出現蔓延的情況。
(二)提升大腸菌群檢測的有效性
接種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對試管進行反復搖動,目標是讓混合水樣保持均勻。在實驗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出現不產氣或者是產氣量較少的問題。雖然有的時候在倒管內并沒有氣體,但是細心發(fā)現其中也會有一些緩緩上浮的小氣泡會依附在管壁以及液面上。面對這種情況,
建議繼續(xù)開展下一步實驗,從而通過科學進行證明。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往往是因為大腸菌檢出率會受到挑取菌落數量的影響,因此,對于菌落來講應當多挑取幾個典型的,從而提升大腸菌落檢測的有效性。
五、提升水質微生物檢驗工作質量的措施
(一)加強水質微生物實驗儀器以及設備的管理
水質微生物檢驗工作的質量與實驗儀器、設備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不僅在使用之前做好相關設備儀器的檢驗,而且在使用過程中還應當按照相關規(guī)定做好設施的檢驗與維修,確保設備能夠滿足檢測標準以及達到技術上的規(guī)范。
(一)提升檢驗人員整體素質
好的設備也要有好的人員才能發(fā)揮其價值。因此,為了能夠提升水質微生物檢驗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比如,針對最新設備、最新技能、注意事項、理論知識等等方面進行培訓;而檢驗人員自身也必須加強學習,要樹立正確的職業(yè)道德觀,在檢驗工作過程中堅持做到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從而提升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總之,在水質微生物檢測的過程中,人員、設備、流程等等因素都將會影響到最終的檢測結果。因此,為了最大限度保障檢測的準確性,一定要堅持從源頭做好,并按照相關規(guī)定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達到對應的標準,這樣便可以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李建瓊.水質微生物檢驗樣品不合格原因分析與解決對策[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8,9(16):60-62.
[2]楊家麗,賀爾讓,徐倩,胡飛,龍美竹,隴忠敬.淺析水質微生物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及控制要點[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99):52-53.
[3]何若欣.淺談水質監(jiān)測微生物實驗室樣品的檢測與管理[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7(2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