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伊緋
一
開元年間,唐玄宗令天下州郡以年號為名各建一大寺,南北各地紛紛奉詔建寺,蘇州、杭州、泉州、揚州、邢州、宣州等地創(chuàng)建(或由本地古寺改名)的開元寺,香火尤盛,有些至今猶存。
原本歸轄于益州的“漢州”(今四川廣漢,武則天時代置州)亦于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創(chuàng)建開元寺。此寺于元代毀于兵燹。據(jù)清代嘉慶年間撰修的《漢州志》記載,有州人周文彬提及此寺重建情況,文曰:“廣漢城內(nèi)有開元寺者,古道場地。國朝定鼎以來,其開山法空,建經(jīng)樓一座。至僧文庵建東西廊,而缺前殿。文庵之徒大睿與孫通圣,于雍正三年建前殿。殿成,中塑釋迦牟尼像一尊?!睆V漢開元寺雖創(chuàng)自唐代開元年間,至清代雍正年間重建時,已屬僅存其名、重新建造的了。這所清代重建的開元寺,在當時有一定規(guī)模,景致宜人,被《漢州志》選入“漢州八景”之一。寺內(nèi)種植桂樹,金秋季節(jié),桂子飄香,香溢滿院,美其名曰“禪院桂香”。
宋代程向任漢州刺史時,嘗宴客于開元僧舍,酒方行,人歡言,佛光見,觀者相騰踐不可禁。向安坐不動,頃之遂定。其二子程顥、程頤侍其父并講道于開元寺側(cè)。可見,清代“漢州八景”的選定者,不但考慮到了寺內(nèi)植有古桂飄香之自然因素,還憑借宋代碩儒程氏一族曾在寺中宴游講學(xué)事跡的人文因素——自然與人文因素兩相結(jié)合的拈提,對這地處西南一隅的古寺而言,當然也因之大放異彩、聲名遠播了。
有清一代,對“禪院桂香”一景,賦詩詠嘆者眾,其中較著名者,為四川羅江(今四川德陽市羅江縣)舉人李調(diào)元留下的《游開元寺贈慧眼長老》一詩,詩云:
看山看水何時了,
奔北奔南若不休。
卻冒風雨尋慧眼,
自憐霜雪半盈頭。
一片桂影新留月,
滿院松聲正送秋。
記取去年曾到此,
開元讀遍藏經(jīng)樓。
此詩末句所謂“開元讀遍藏經(jīng)樓”,乃是指羅氏本人曾至開元寺藏經(jīng)樓一游?;蛞虿亟?jīng)樓畔,桂香馥郁,亦名天香樓。此天香樓下,置有一口巨碩鐵鼎,形制奇詭,不過,開元寺藏經(jīng)樓(天香樓)下置有巨鼎一事,包括李調(diào)元詩文及《漢州志》都沒有明確提及過,這還需要待到近兩百年后,另一位著名學(xué)者的到訪,方才為世人所知。
二
1939年,梁思成等營造學(xué)社一行正在四川省境內(nèi)開展古建筑調(diào)查,11月18日抵達廣漢。當天下午2時,他們對廣漢境內(nèi)的一些文物古跡進行了實地調(diào)查。當時,擱置于房湖公園中的一只巨鼎,引起了梁思成等人的濃厚興趣。這只巨鼎是從當時已經(jīng)毀亡無存的開元寺中移置而來的,正是寺中藏經(jīng)樓下的那只巨鼎。
后來,在整理四川古建筑調(diào)查圖檔之際,梁思成為這只巨鼎鄭重寫下評語,將其納入《西南建筑圖說》。梁思成親自甄選出來的收入圖錄中的107處古建筑(古雕塑)中,這只巨鼎是唯一入選的金屬鑄件。它能入選《西南建筑圖說》,讓人難以理解,它既非建筑本身——木結(jié)構(gòu)、石質(zhì)建筑、橋梁等,亦非建筑附屬藝術(shù)——陵墓、摩崖造像、雕塑等,還不是建筑圖像遺跡——有建筑物形象的壁畫、畫像石、畫像磚,或以建筑物為模型的陶器、石器等。這只巨鼎究竟有什么樣的價值與魅力呢?且看《西南建筑圖說》中的梁氏評語:
開元寺鐵鼎
寺在縣治東北隅,創(chuàng)于唐開元間,元季毀于兵,清乾隆中重建,現(xiàn)改幼稚園。寺舊有天香樓,樓下鐵鼎一,現(xiàn)移置公園內(nèi)。鼎高一公尺有奇,徑約一公尺半。下為獸足六,其上端飾以虎首,現(xiàn)缺其一。自足以上鼎身內(nèi)收而上緣外哆,形制簡勁,所鑄雕飾,亦娟秀動人。鼎口鑄“皇宋紹興十四年天元甲子四月二十二日州人嚴伯奇膺志遠等敬獻本州開元寺大悲殿前永為焚獻”四十一字。所云“天元甲子”,蓋指高宗南渡后,中興第一甲子(公元一一四四年)言也。
梁思成鄭重寫下的這近兩百字評語,可謂將廣漢開元寺史跡之僅存——開元寺鐵鼎的前世今生,深入淺出、明晰真實地勾勒了出來。也可以說,正是因此鼎“形制簡勁”,與梁氏一貫推崇的中國古建筑漢唐時代的“豪勁”之風一脈相續(xù),才讓其見之欣然,為之動容,至為珍視。于是乎,遂將此鼎所表達的“簡勁”精神,也引以為鑒,將其視為某個時代的建筑風格之“異體”表達,或者更可進一步將其視作表征著某個時代特定的“美術(shù)風尚”,就徑直將其納入已難覓唐宋建筑實體遺跡的西南古建筑調(diào)查圖錄之中了。不過,至梁氏察訪之后,關(guān)于廣漢開元寺及其遺跡遺存的考察,卻戛然而止,復(fù)歸寂寥了。
《西南建筑圖說》初撰之時,乃20世紀40年代初。當時,因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事激烈,梁思成等遷至云南昆明。在極其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之下,在物資極其匱乏的客觀條件之下,梁思成等勉力寫成《西南建筑圖說》初稿,但終未正式出版。換句話說,包括開元寺鐵鼎在內(nèi)的眾多西南古建筑古遺跡考察結(jié)論與學(xué)術(shù)評價,一直還停留在“手稿”階段,并未向社會公開披露。直到半個多世紀之后,隨著《梁思成全集》的出版,《西南建筑圖說》的部分內(nèi)容才逐步被整理發(fā)表,漸為世人所知。
余生也晚,捧讀《西南建筑圖說》之時,已是20世紀末。再到“按圖索驥”,尋幽訪古之際,已是21世紀初了。十年前,曾深為“開元寺鐵鼎”的遺跡所吸引,即赴房湖公園一探究竟。當時,鐵鼎已挪至廣漢文廟大成殿前置放,粗略觀瞻,深為其雄秀大器的氣度所折服。不過,因故匆促折返,未能細細鑒賞,只依稀記得鐵鼎確如梁思成所述,六只鐵足缺其一,實存五足;鼎口所鑄字樣,也大略有“紹興十四年”等,確為南宋初年舊物。
約五年前,余撰成《1939最后的鄉(xiāng)愁:重走梁思成1939年川康考察路線》書稿,以“殘鼎演繹古今藝”為名用一章對當年梁思成等的考察與評述,結(jié)合自己當時的現(xiàn)場所見,予以了初步的分析與考量。因初次考察匆促,書中的記述種種,仍是以梁思成等的評述為基礎(chǔ)的。
2018年春節(jié)期間,與親友重游房湖公園,抽暇再度觀摩此鼎。因特意觀瞻細部,多方考量,又有了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譬如,鐵鼎六足已經(jīng)修復(fù)補齊,所補之足,基部焊接處明顯可見,當為新近修復(fù)。此外,鼎口所鑄字樣,經(jīng)逐一核對,并非梁思成所述四十一字。事實上,鼎口所鑄字樣,乃是按順時針方向分內(nèi)外兩圈。內(nèi)圈字數(shù)較少,外圈則字數(shù)較多,所鑄字樣基本首尾銜接。僅就外圈鑄字而言,如今尚能辨識者即遠不止四十一字,且釋讀內(nèi)容也與梁思成所述有一定差異。為便于考述,現(xiàn)將鼎口所鑄字樣按內(nèi)外圈次序照錄如下(不能辨識者以×替代):
內(nèi)圈:
皇宋紹興十四年天元甲子歲□□□□□□□安□□常轉(zhuǎn)
外圈:
四月二十二日謹□在城住嚴伯奇嚴永寧嚴世昌膺志遠膺從和楊泰膺世誠膺越嚴居中嚴公亮嚴執(zhí)中楊軫□□□□施本州開元寺大悲菩薩殿前永為焚獻所冀各家安泰子孫昌盛
據(jù)此統(tǒng)計,鼎口鑄字內(nèi)圈計為25字,外圈計為74字,合計達99字之多。有了這樣較為翔實的鑄造題記,對于研究此鼎的歷史背景當有所助益。無獨有偶,另據(jù)查證,成書時間約為清代道光年間的《金石苑》第四卷中,早已著錄此鼎,為其列有專項記述,酌加標點,轉(zhuǎn)錄如下:
宋漢州開元寺鐵香爐識(紹興十四年)
右鐵香爐,逋高三尺五寸,足高二尺一寸,口徑四尺八十,足六缺其一。在漢州城內(nèi)東北隅,開元寺天香樓下階右。乾隆五十八年,知州王嘉猷以石接其缺足。陽識在口上兩層,內(nèi)一層文曰:皇宋紹興十四年天元甲子歲鑄造伏愿國泰民安法輪常轉(zhuǎn);外一層文曰:□□□本州開元寺大悲菩薩殿前永為焚獻所冀各家安泰子孫昌盛四月二十二日謹記在城住嚴伯奇嚴永寧嚴世昌膺志遠膺從和楊泰膺世誠膺越嚴居中嚴公亮嚴執(zhí)中楊軫。足上虎頭形,皆有王字。按天元甲子,宋南渡高宗中興之第一甲子也。姓氏書無膺姓,或應(yīng)姓,鄉(xiāng)人誤通為膺歟。
《金石苑》乃金石學(xué)家劉喜海所著,書中記載了開元寺鐵鼎種種情狀,還摹畫有鼎之圖像,細致形象地呈現(xiàn)了器形與鑄字。僅以鼎口鑄字內(nèi)容比勘,筆者所見情形與書中記述大致相同。只是書中將此鼎稱為“香爐”,可能是出于其用于焚香祈福功用的考慮,并沒有全然按照器形去命名。而書中對鼎口鑄字的釋讀順序,則與筆者不同,而梁思成所述則與之相仿,概因皆未細察“本州”二字之前尚有數(shù)字漫漶難辨,且其中有非常關(guān)鍵的“施”字殘痕之故罷。據(jù)《金石苑》記載可知,此鼎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即已有一足殘缺,當?shù)毓賳T還曾“以石接其缺足”。
一代名剎廣漢開元寺早已片瓦無存,僅有此唯一遺物留存,實在令人感到惋惜與遺憾。筆者留心察訪,總希冀著還有三兩寺中遺物尚存于世,不久,又聽聞寺中曾有巨鐘一口,高五米余,口徑三米多,可稱龐然大物。據(jù)稱,舊時每逢初一、十五的子午時刻,撞鐘聲廣漢城內(nèi)外數(shù)里可聞,故又俗稱子午鐘。不過,20世紀50年代末,此鐘被毀,當作廢鐵變賣了。
遙想當年,廣漢開元寺尚有“鐘鳴鼎食”之功德興盛,名剎盛況,如在目前。如今卻只余殘鼎一只,寥落寄寓于文廟大成殿前,實在令人唏噓。筆者觀鼎興嘆良久,終是要拂衣而去了。孰料,臨行前鬼使神差,又繞至大成殿外側(cè)夾道,欲最后再覓古跡殘痕。這一繞,竟意外尋獲一只古鐘,雖非巨制,但極可能是開元寺遺物之一,令筆者歡欣莫名。
此鐘乃鑄鐵所造,形制普通,高僅約一米,口徑不過半米,鐘頂部遭毀損,鑿有大孔洞。鐘體遍鑄銘文,字體稚拙,純是出自鄉(xiāng)匠手筆,全無精雅可言。不過,銘文中合鑄《大乘妙法蓮華經(jīng)》《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經(jīng)文摘句,亦頗見信眾之赤誠。此兩經(jīng)合鑄一器之例,尚可與如今置立于峨眉山伏虎寺中的明代銅塔(此塔梁思成等亦曾親訪,亦見載于《西南建筑圖說》)相仿佛,這就引起了筆者的特別關(guān)注。
粗略通讀鐘體鑄文,于經(jīng)文之末鑄有“萬歷三十七年歲次己酉春三月戊辰……眾信士鑄造”字樣,可知此鐘鑄于明代萬歷三十七年,時為1609年,距今已四百余年。試想,如果此鐘確為開元寺遺物,那么據(jù)清人文獻所稱元末毀于戰(zhàn)火的開元寺,則極可能在明代已有所恢復(fù)。如此一來,此寺明代歷史一直缺失,如今通行的清代雍乾時期方才重建的說法,則可重新書寫了。
且看夕照如金,這一對宋鼎明鐘,在漸暮的春光中,又將黯然歸于寂寥?;赝^去,那一對宋鼎明鐘,千百年朝暮晨昏中,默守著一部開元寺秘史,靜待“問鼎”人等往來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