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的起源與發(fā)展,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演變進行的,它在記載人類經(jīng)濟社會活動的同時,已成為研究社會歷史、探索人類文明的重要工具。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勤勞勇敢,在創(chuàng)造和孕育人類文明的同時,也孕育了璀璨奪目、連貫性強、影響深遠的東方錢幣文化,成為研究世界錢幣演變的重要組成部分。古錢幣通過錢文書法及制式風格等抽象化的形式來反映文化藝術,其中錢幣的抽象化藝術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形象化內容,所以說“錢幣是歷史的縮影”。和錢幣一樣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及精神風貌的還有博物館,博物館能夠通過社會根源、文化內容、藝術特色等角度來探討錢幣文化,這無疑是錢幣文化藝術研究的一個新途徑。
永銀錢幣博物館作為南京首家以錢幣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館,是一座融合古今中外錢幣、傳承發(fā)揚中國錢幣文化、普及錢幣歷史演變、弘揚錢幣知識為主題的文化博物館。
永銀錢幣博物館按主題劃分為四個篇章,分別為“時間”“相逢”“傳奇”“遇見”。每個篇章皆由珍稀錢幣為引導,以中外錢幣界的傳奇故事為主線,既能獨立成篇,又能與其余三篇前后呼應,融成一體,緊扣主題,共同展現(xiàn)錢幣文化的發(fā)展歷史與時代轉變。
“遇見”展廳。無以計數(shù)的錢幣被穿孔走線垂直懸掛于玻璃內側,加上鏡面效果與黑色背景,形成無盡空間,一眼一個宇宙星辰。
據(jù)館長陳永介紹,展館共展出實物逾10000件,內容以古今中外錢幣實物為主,展出錢幣皆具有特殊歷史意義、帶有濃厚傳奇色彩,展出方式結合錢幣發(fā)展的脈絡,中外錢幣文明的碰撞,國內外極具劃時代意義的錢幣傳奇等,縱觀古今,橫越中西。
訪者:您當初建永銀錢幣博物館有著怎樣的初衷?
陳永:我對這個館的理解,不是站在企業(yè)的角度,而是站在行業(yè)的角度。第一點,我們博物館是去區(qū)域化,我認為錢幣它是全人類的。第二點,是去企業(yè)化,企業(yè)元素不植入。整個博物館里面沒有一點企業(yè)的元素,因為我對博物館的定位比較高。
去區(qū)域化是因為我不單單是站在行業(yè)的角度,還站在錢幣IP的角度,把錢幣視作為一個IP,要對標故宮這個IP。我從來不認為錢幣的IP會輸給故宮IP,錢幣是更大的一個空間。故宮IP會基于公共IP去開發(fā)故宮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但故宮IP是封閉的,故宮擁有故宮的知識產(chǎn)權,而錢幣IP相比而言是開放的,誰都可以做,只不過誰都沒有把握把它做好,沒有足夠的重視和深入的理解,還沒有找出錢幣和人之間的關聯(lián),你所看到的一些錢幣博物館僅僅是對于錢幣歷史的一個展陳。沒有把它當成一個IP,僅僅把它當做一個載體,講述錢幣歷史的一個工具。而我想做的就是一個顛覆,改變大家對錢幣的傳統(tǒng)觀念。
訪者:當時為什么想取“永銀錢幣博物館”這個名字?名字中為什么沒有加“文化”或者地區(qū)?
陳永:錢幣和每一個老百姓都有關聯(lián),那么既然有關聯(lián),所以我一定是要站在消費者、參觀者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收藏愛好者、研究者的角度。站在一個普通老百姓他對錢幣的文化一無所知的角度去解讀,給他講故事。就算你對錢幣完全不懂,但是參觀完博物館會引起你的興趣。
訪者:未來的錢幣到底會是什么樣?就當前這種支付狀態(tài)下,未來的錢幣是否會消亡?對我們博物館會有怎樣的影響?
陳永:對于未來錢幣的發(fā)展,我們要回到錢幣兩個屬性的問題,一個是它的貨幣屬性,一個是文化屬性,就是貨幣學和錢幣學,它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去研究的就是錢幣學屬性,貨幣學屬性是研究它的流通、交換價值。錢幣學研究的是它的藝術收藏的價值、人文的價值、歷史的價值。我們館和上海銀行博物館或是其他的銀行博物館、錢幣博物館有差異的,他們可能更多關注貨幣學屬性、金融屬性。而我們就是錢幣學,就是藝術屬性、文化屬性。
未來實物錢幣消亡,這是一個必然規(guī)律,就像郵票的消亡、磁卡的消亡。未來錢幣會消亡跟博物館有怎樣的關系?我舉個例子,青銅器現(xiàn)在也不用了,它沒有價值嗎?它越來越有價值。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和我們建的博物館其實是兩件事。
訪者:您有想過未來博物館會變成什么樣子?
陳永:我最初的想法是讓錢幣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傳遞情感、傳承價值,這是我們的使命。從企業(yè)經(jīng)營的角度,讓錢幣文化對標故宮。但博物館建好后突然發(fā)現(xiàn)它正在實現(xiàn)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就是“城市文化客廳”,有很多親子團、黨建活動、高端的商務旅游團、自由行等來參觀,在南京他們希望有這樣一個空間、這樣的內容。為什么他們想到這里來,這里滿足了一座城市需要有內容又有空間、讓大家耳目一新能感受到建館人用心的地方。
陳永:我也想向您請教一下,我們館接下來要做二期工程,該如何規(guī)劃呢?
訪者:做博物館最讓人震撼的東西,往往不是多,留白其實很重要,因此我建議二期工程展陳內容可以適當減少,留出足夠的客戶互動體驗空間。其次,增加錢幣文化與一些著名人物、歷史故事相合,增加一些實體場景。其三可以增加錢幣文化與青少年財富教育相結合,在未來的規(guī)劃當中要體現(xiàn),整體上不局限于錢幣本身。
王波博士系《企業(yè)博物館》作者、界企業(yè)博物館傳承計劃總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