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國是世界上葡萄品種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很多原生品種具有果粒小,質(zhì)量大,皮厚色深等特點(diǎn),因此很適合用于葡萄酒生產(chǎn)。刺葡萄(Vitis davidii)就是中國很重要的原生葡萄品種。本文簡述已知中國刺葡萄的釀酒潛力,為進(jìn)一步開發(fā)原生葡萄品種用于釀酒總結(jié)一些基礎(chǔ)理論依據(jù)。
關(guān)鍵詞: 刺葡萄;釀酒;葡萄栽種
釀酒葡萄(Vitis vinifera L.)已在中國種植了2000多年。在亞洲國家的“紅酒熱潮”影響下,葡萄種植從九十年代初開始成為國人關(guān)注的焦點(diǎn)。根據(jù)OIV的報(bào)告,中國自2000年以來葡萄種植面積增加了177%。中國近80%葡萄種植面積被鮮食葡萄品種占據(jù),如巨峰和紅地球等。釀酒葡萄只占有15%,另外5%是制干葡萄和制汁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中國種植最多的釀酒葡萄品。其他種植品種還包括: Carmenère、Merlot、Cabernet franc、Chardonnay、Riesling、Syrah和Pinot noir。目前,中國葡萄園沒有根瘤蚜蟲的問題,而且大多數(shù)種植材料都是通過插條繁殖的。 在寒冷地區(qū),葡萄藤通常嫁接在耐寒的砧木上,例如Beta(V.riparia和V. labrusca之間可能的雜交品種)和來自V. amurensis的品系。
中國是世界上葡萄品種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很多品種具有果粒小,皮厚色深的特點(diǎn),因此很適合用于葡萄酒生產(chǎn)。 然而,利用非釀酒葡萄品種(non-vinifera species)釀酒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V. heyneana,V.piasezkii,V.bryoniaefolia,V.amurensis,V.betulifolia,V.adenoclada,V.yanshanensis,V.pseudoreticulata,V.heyneana等。 中國的野生葡萄普遍具有低糖和高酸的特點(diǎn),有機(jī)酸含量因品種各異。與此相反,V.labrusca和V. vinifera的雜交品種則以高糖(葡萄糖+果糖)和低酸為代表。釀酒葡萄(V. vinifera)通常比鮮食葡萄含有更多的糖和酸。
刺葡萄(Vitis davidii)又名中國荊棘葡萄,是華南地區(qū)重要的野生葡萄品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亞熱帶雨林覆蓋的山區(qū)。 刺葡萄的枝條無毛且有刺,這是它們形態(tài)上與其他葡萄品種的不同。 刺葡萄適應(yīng)高溫和高濕度條件,對病蟲害有一定的抵抗力。有研究稱,刺葡萄的果實(shí)重量高于其他中國野生葡萄品種和赤霞珠的果實(shí)重量。
說到釀酒潛力,刺葡萄表現(xiàn)出比赤霞珠更低的總酸和酒石酸與蘋果酸的比率。此外,刺葡萄的皮中黃烷-3-醇的含量高于赤霞珠。 有研究表明,(+)-兒茶素是刺葡萄中最高含量的酚類化合物,羥基肉桂酸是其中主要的酚酸。從V. davidii獲得的紅葡萄品種Junzi#1,與Junzi#2,蓮塘(Liantang)和白玉(Baiyu)(白葡萄品種)相比,具有很高的酚類化合物含量和很強(qiáng)的抗氧化能力。這個(gè)研究結(jié)果表明,刺葡萄這個(gè)野生紅葡萄品種具有重要的利用價(jià)值和發(fā)展?jié)摿?。刺葡萄酒中最高含量的花青素是malvidin-3,5-diglucoside,黃烷-3-醇是主要的酚類化合物。Quercetin-3-rhamnoside是刺葡萄酒中主要的黃酮醇物質(zhì),還有coutaric acid和fertaric acid是主要的酚酸。有研究稱,與一些北美葡萄雜交品種和釀酒葡萄(V. vinifera)相比,東方葡萄品種如V. dividii和V. ficifolia呈現(xiàn)出更高含量的總酚和黃酮類化合物。同一研究還表明,赤霞珠表現(xiàn)出酚類化合物和抗氧化特性的最高值,其次是馬斯卡頂葡萄(Muscadines),而最低值出現(xiàn)在東方葡萄品種中。刺葡萄在成熟初期呈現(xiàn)豐富的黃酮醇,在成熟后期呈現(xiàn)高水平的malvidin型花青素。
參考文獻(xiàn):
[1]OIV.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s grapevine varieties. Paris, France. (2017).
[2]Li S-H. Grape production in China. Thailand. (2001).
[3]Jing Y, et al., 2017. Sci. Agric. Sin. 50(5): 890-902 (2017).
[4]Yu J, et al., 2017. Food Sci. 38(7): 142-148 (2017).
[5]Liu H-F, et al., 2006. J. Sci. Food Agric. 86(10): 1526-1536 (2006).
[6]Meng J-F, et al., 2012. Food Res. Int. 49(2): 664-671 (2012).
[7]Wu Z, et al., 2004. China Science Publishing and Media Ltd. 48(2): 140-141 (2004).
[8]Meng J-F, et al., 2012. Food Chem. 134(4): 2049-2056 (2012).
[9]Liang N-N, et al., 2013 J. Agric. Food Chem. 61(25): 6016-6027 (2013).
[10]Xu C, et al., 2010. Food Chem. 119(4): 1557-1565 (2010).
作者簡介:劉書言(1990-)男,漢族,四川省成都市人,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xué)釀酒學(xué)本科畢業(yè),西班牙布爾戈斯大學(xué)葡萄酒文化研究生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