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來
【新聞背景】
巴黎時間2019年4 月15日18時50分許,歐洲歷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教堂,巴黎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古跡——巴黎圣母院燃起熊熊大火,800年的古跡部分被焚毀,標志性的塔尖在滾滾濃煙之中轟然坍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表示,“這是整個法國,整個法蘭西民族和全體天主教徒的災難”。
在巴黎,現(xiàn)場民眾從最初的驚恐和惋惜,到隨著火勢蔓延和對巴黎圣母院的吞噬而落淚哭泣,目擊者紛紛跪在地上為之唱頌祈禱。在推特和臉書上,大量的火災圖片和視頻被迅速上傳,全世界人民都在為巴黎圣母院的巨大火災而惋惜。尚處于黑夜的中國網(wǎng)民,也在微博、微信和豆瓣等社交媒體上轉(zhuǎn)播發(fā)布巴黎圣母院的火災圖片和直播視頻,為全人類的文明古跡而痛惜。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第一時間,給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發(fā)去慰問電,歐美多國政要紛紛致辭痛惜祈禱。
然而,就在一片全球共情的哀痛之中,國內(nèi)網(wǎng)絡上卻出現(xiàn)幸災樂禍的聲音,不少跟帖稱這場大火是當初法軍焚燒圓明園的報應,認為“天道好輪回”,不禁拍手叫好。這一“同態(tài)復仇”心理產(chǎn)生的非理性言論,自然遭到主流媒體和大多數(shù)網(wǎng)民的痛斥。“看火災照片心痛,看評論跟帖痛心?!迸笥讶锏囊痪潼c評,引起人們強烈共鳴。
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經(jīng)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臺,而其中更收藏著眾多珍貴藝術(shù)品,無疑是無價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巴黎圣母院不止是法國的,也是全人類的。它的焚毀不僅是法國文明的消損,更是人類歷史文明的重大遺憾;偉大的人類歷史文明落幕,對于全人類都是一種巨大損失。歷史教育是讓我們銘記歷史,在人類無止境的紛爭中尋找和平,教給我們要記住過往避免重蹈覆轍,而不是用圓明園發(fā)生的悲劇去痛斥今天的巴黎圣母院,歷史從未教給我們用仇恨包裹文明。
巴黎圣母院的火災原因正待查明,巴黎圣母院的修復重建的漫長工程也將迅速啟動。不管你是否去過巴黎圣母院,它的被這場大火吞噬的場景,以及那些狂讀雨果的歲月,并牽動著所有關(guān)乎建筑、文學、歷史與愛情的記憶,將永遠留存在我們的心底深處。
大火同時警醒世人:文明,是需要時刻捍衛(wèi)的。有一種浩劫,一直讓自由、包容的人類文明處于某種危在旦夕之中。巴黎,并非危言聳聽。
【媒體聲音】
習近平致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慰問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6日就法國巴黎圣母院發(fā)生火災向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致慰問電,向全體法國人民表示誠摯的慰問。習近平指出,巴黎圣母院是法蘭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類文明的杰出瑰寶。中國人民同法國人民一樣,對此次火災深感痛惻。相信在法國人民努力和國際社會支持下,巴黎圣母院一定能順利修復、再現(xiàn)輝煌。
歐美多國政要致辭祈禱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像所有法國同胞一樣,今晚我很難過,看到我們?nèi)藘?nèi)心的一部分被燃燒掉。”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今晚我與法國人民同在,與那些和巴黎圣母院大火戰(zhàn)斗的緊急服務人員同在。
德國總理默克爾:巴黎圣母院是法國及歐洲文化的象征,支持我們的法國朋友們。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太糟糕了!也許可以用水罐車來滅火!一定要快點!上帝保佑法國人民!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看到巴黎圣母院處于大火中真的很心痛。在你們對抗大火時,加拿大人民與你們同在。
芬蘭總統(tǒng):芬蘭對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感到悲傷,今晚我們與法國及巴黎人民同在。
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30年前站在巴黎圣母院前面印象深刻。今天早晨看到這么美麗的大教堂處于大火之中真的非常難過。我們與法國人民以及和火災抗爭的緊急服務人民同在。他們將重建巴黎圣母院,就像他們一直以來做的那樣。
法國前總統(tǒng)奧朗德:巴黎圣母院是我們的共同遺產(chǎn),看到她處于大火之中真的非常傷痛。向那些為了滅火而努力的消防員們致敬。
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巴黎圣母院是世界瑰寶之一,在法國人民悲傷的同時我們與你們同在。當看到歷史消失時,我們天然地會感到悲傷——但同時也處于我們天性中的是,我們第二天就會開始重建,盡可能地堅強。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我每分鐘都在關(guān)注著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我們的‘巴黎小姐’屬于全人類。多么悲傷,多么可怕。我與法國人民同在。
梵蒂岡:羅馬教廷悲傷地看到了可怕的火災消息,這場火災摧毀了巴黎圣母大教堂,這是法國和世界基督徒的象征。梵蒂岡為消防員及所有處理這一問題的人祈禱。
上千年的歷史被抹去了,巴黎就像死去了一部分一樣
巴黎市民45歲營銷總監(jiān)皮埃爾·紀堯姆說道,“這就像失去了自己家庭成員一樣。對我來說,有很多美好的記憶被鎖在了大火里面。”有年長的當?shù)嘏繙I流滿面,哀嘆藝術(shù)瑰寶的喪失?!吧锨甑臍v史被抹去了,巴黎就像死去了一部分一樣?!?/p>
文明,失去了一根流傳的血管;人類記憶的基因,留下永久空缺
骨架、拱頂、玫瑰花窗……巴黎圣母院的每一個部分,都是哥特式建筑的重要代表作,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瑰寶,矗立在塞納河畔,她的歷史地位與價值無與倫比;其中的珍貴文物,更是歷史遺留的饋贈,是先人們用智慧凝結(jié)而成的寶貴禮物。很多人還沒來得及瞻仰,卻很可能已經(jīng)“圣母院一炬,可憐焦土”。
《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寫道,“在墻上寫這個詞的人,幾百年以前已從塵世消逝;就是那個詞,也已從主教堂墻壁上消逝,甚至這座主教堂本身恐怕不久也將從地面上消逝”,一場大火,一語成讖??ㄎ髂嘣僖矡o法擁抱自己愛的艾絲美拉達,冉·阿讓永遠留在了自己的“悲慘世界”中。
——呂京笏《巴黎圣母院大火,我聽到歷史的心碎聲》(長城網(wǎng))
這一刻,你又成了全世界的焦點,不是新嫁娘的驕傲,是巴黎在哭泣
巴黎圣母院突發(fā)大火。中國有一位詩人黃贊揚,正攜婦將雛在巴黎旅游,他以詩記錄著這次劫難——
巴黎圣母院/與雨果有個約會/艾絲梅拉達拿著玫瑰/躲在墻角/要給我一個驚喜/我們開心地與你合影/這偉大的奇跡/匆匆留下的一瞥/竟是八百年最后的記憶/一轉(zhuǎn)身/就走進歷史/火從哪里竄出/黑煙燃著晚霞/卡西莫多的鐘樓/倒下半個法蘭西/鐘聲再也不會響起/塞納河搖晃的倒影/從此缺少魅力/這一刻/你又成了全世界的焦點/不是新嫁娘的驕傲/是巴黎在哭泣
——黃贊揚《一位中國詩人在塞納河畔望見火光中的巴黎圣母院》(文匯)
失去心愛的姑娘之后,卡西莫多又失去了他的鐘樓
巴黎圣母院遭遇意外浩劫,遮天蔽日的火災場景,讓世界震驚,更讓人痛心。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中女主對男主說的話,此時格外讓人心碎。去過巴黎圣母院的人,感到自己美好的記憶被大火燒毀;沒有去過正準備帶心愛的人去的,感到自己的夢想像塔尖一樣在大火中倒下;在雨果的經(jīng)典作品中感受過她的人意識到,失去心愛的姑娘之后,卡西莫多又失去了他的鐘樓。這不只是一處歷史遺跡,不只是數(shù)百年的歷史,在很多人心中,他代表著一種文明,凝聚著人文精神的塔尖與人的心靈相連。
——曹林《巴黎圣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中青網(wǎng))
巴黎圣母院:“石頭的交響樂”
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一個島上,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法國標志性建筑,也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所謂哥特式建筑是由羅馬式建筑發(fā)展而來的,但已不是城堡的樣式。它的造型風格以高、直、尖和強烈的向上感為特征。哥特式建筑結(jié)構(gòu)輕盈、纖細,大量使用小尖塔,并裝有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窗。
“建筑藝術(shù)向來就是人類最偉大的書,是人類在其力量或者才智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的主要表達手段?!卑屠枋ツ冈菏欠▏缣厥浇ㄖ膸p峰之作,也是一部記錄法國歷史的石頭書。1431 年,亨利六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1804年,拿破侖也在這里加冕;1970年,戴高樂的國葬在這里舉行?!斑@個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個面,每一塊磚頭,都不僅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頁,并且也是科學史和藝術(shù)史的一頁?!庇旯靡徊客麄魇乐鳛榘屠枋ツ冈号狭巳宋闹髁x色彩,也在世界范圍內(nèi)為這座建筑構(gòu)建起了一份有關(guān)“石頭交響樂”的文化記憶,激發(fā)關(guān)于真善美的暢想。
——《人民日報》《巴黎圣母院火災,珍重與保護,一樣都不可少》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人精神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屬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qū)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具有關(guān)鍵代表意義的一座。正面是這樣的,很有名的雙鐘樓立面?!栋屠枋ツ冈骸防锏目ㄎ髂嗑驮阽姌抢铩?/p>
在13世紀,法國是歐洲最富有的、最重要的國家,起源于法國的哥特式主教堂建筑樣式很快沿著商路傳遍西歐,被德國和英國爭相模仿運用,成了法國人心中的驕傲。
巴黎人非常以這座教堂為傲,其名字“Notre D ame de Paris”,意思是“O ur Lady of Paris”,中文叫作巴黎圣母院。對他們來說,建造教堂已經(jīng)不僅僅是為了榮耀上帝,也是建造生活本身。某種程度上,巴黎圣母院就是法國人精神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遠不止是卡西莫多敲鐘的地方
對一般巴黎市民來講,圣母院也許只是個做彌撒的教堂;對外國游客來講,也許記憶更深的是鐘樓怪人卡西莫多敲鐘的地方。同時,卡西莫多的夢中情人艾斯梅拉達被處死的地方……
這里還是見證法國歷史的地方之一。是圣女貞德的平反昭雪的地方,以及拿破侖加冕的地方,因為巴黎圣母院的興建,法國人發(fā)明了飛扶壁,它成為哥特式教堂的樣板間,引領(lǐng)哥特式建筑風靡全歐洲;還有它家最著名的玫瑰花窗,直徑十幾米,每塊都不一樣,現(xiàn)在做玻璃的工藝發(fā)達了,幾百年前那可是價值連城。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的子宮,一個教堂孕育出一個國家
法國的人文、政治、信仰,都是巴黎圣母院孕育出來的。所以,巴黎圣母院是法國的子宮,一個教堂孕育出一個國家。巴黎圣母院甚至是巴黎乃至法國的原點。在離圣母院正門20米的地上,有一塊銅牌,這是巴黎“零公里”標志。在全世界任何地方,說離巴黎有多少公里,都指的是離這個銅牌的距離。看地圖,你會覺得巴黎圍著凱旋門向外輻射,似乎凱旋門才是中心。其實在法國人心目中,圣母院才是他們的中心。
感謝拿破侖,感謝雨果
巴黎圣母院有過無比的輝煌。但槍打出頭鳥,到了后來,它差點被摧毀。
1789年,法國爆發(fā)大革命。法國人瘋狂起來也是這樣:到處毆打傳教士、砸教堂。巴黎圣母院的好東西,也被洗劫一空。連墻上猶太諸王的雕像也被砍了頭——因為比較文盲的法國群眾,以為墻上的是“壓迫”他們多年的歷代法國國王……甚至,群眾把教堂的名字也改了,幾乎全國的教堂都改叫理性廟,首當其沖的就是巴黎圣母院……
拿破侖上臺之后恢復了宗教自由,還把1804年的加冕典禮也放在這里。政府趕緊重修圣母院,圣母院又變成教堂了。
但巴黎圣母院真正的恩人并非拿破侖,而是維克多·雨果。1831年,雨果出版了小說《巴黎圣母院》。此書一出,震驚了法國社會。雨果對建筑極其著迷。小說里,他詳細講解了圣母院巔峰時期的建筑、藝術(shù)和生活,于是,藝術(shù)家、作家、大V聯(lián)名請愿,希望重現(xiàn)圣母院的輝煌。
拿破侖三世從善如流。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圣母院,其實是1864年重修之后的樣子。
如果沒有雨果這部小說加持,很難說,巴黎圣母院會不會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教堂。
——林楚方《巴黎一座教堂失火,為什么能傷全世界的心?》
偏激而惡臭的言論讓所有國人覺得羞愧和不安
跟以往類似事件一樣,一片全球共情的哀痛之中,也有極端雜音。竟有人在跟帖中表現(xiàn)出了幸災樂禍,甚至跟百年前的八國聯(lián)軍聯(lián)系起來,用“報應論”宣泄情緒,為災難拍手叫好。這種散發(fā)著狹隘、惡臭、無恥、愚昧、悖離人性的極端言論,讓人憤怒,更讓人覺得不安、尷尬和丟人。畢竟,在全球語境下看巴黎圣母院火災,每一種聲音都可能被打上國族標簽,一片痛心、惋惜和祈禱中,這種幸災樂禍的惡臭言論會顯得格外刺眼。在外國網(wǎng)友看來,他們會認為是“有中國網(wǎng)友如何如何說”,雖然這些偏激而惡臭的言論,完全是極端個別,完全代表不了什么,但會讓所有國人覺得羞愧和不安。
——曹林《巴黎圣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中青網(wǎng))
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
巴黎圣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對人性、道德和文明共識的犯罪。我們都在傳統(tǒng)的掌心中,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是法國的,更是人類的,它見證著世界歷史,見證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凝聚著文化藝術(shù)的精華,記錄了人類為進步所做的抗爭、努力和關(guān)懷。人類同在一條船上,需要命運共同體意識,尤其面對一些共同的挑戰(zhàn),戰(zhàn)爭、災難、殺戮、死亡、地震,這些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渺小、孤立無援的時刻,更需要共情共鳴,需要站在一起。
是的,那種為火災幸災樂禍的,那些拍手叫好的,只是極少數(shù)極個別,但此時此刻,再小的幸災樂禍聲,都讓人刺眼,都讓本就對災難無比痛心的人多了一層刺痛感。
——曹林《巴黎圣母院浩劫,任何幸災樂禍都是對人類的犯罪》(中青網(wǎng))
當我們?yōu)樗说目嚯y擊節(jié)而歌的聲音越響亮,我們離文明的距離就越遠
網(wǎng)上最有代表的聲音是這樣的:“當全世界都在為巴黎圣母院倒塌哀悼的時候,請別忘記,百年前的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掠一空之后,彼時的中國獨自痛心?!?/p>
在巴黎圣母院失火新聞的留言區(qū),非常刺眼的評論是這些:“燒的活該,世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當年圓明園燒了幾天幾夜,誰燒的呢?”“終于報了100多年火燒圓明園的血海深仇!”“自家的羊窩燒了精光還心疼仇家的牛棚。”
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當有一天,如果英國的倫敦眼倒塌、美國的白宮被炸、日本的富士山崩塌、韓國的青瓦臺被毀,國人的掌聲必然會再次響起,甚至會鞭炮齊鳴。
我們長期以來灌輸?shù)某鸷藿逃?,終于萌芽開花結(jié)果。再怎么提“人類命運共同體”,都無法培養(yǎng)起國人對人類共同命運和文明成果共享的常識。
2001年美國發(fā)生911事件的時候,多少國人的第一反應不是震驚而是鼓掌。每一年的911,我都會在朋友圈寫下同樣的文字:911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分水嶺,從此,邪惡步步為營,文明節(jié)節(jié)敗退。
現(xiàn)在,我仍然堅持我的悲觀。尤其是911發(fā)生18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國人為巴黎圣母院失火而擊節(jié)而歌的時候。
我們永遠要明白一個道理:當我們?yōu)樗说目嚯y擊節(jié)而歌的聲音越響亮,我們離文明的距離就越遠,離野獸的距離就越近??v使西裝革履,依舊沐猴而冠。
——聞道道長《18 年前為911鼓的掌,今天又在失火的巴黎圣母院響起》
那些拿因果報應來說事的人,其實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作怪
事實上這兩件事真的有什么可比性嗎?圓明園毀于戰(zhàn)亂和野蠻,是歷史的傷痕;而巴黎圣母院此次火災事故是和平時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遺憾。兩者的相同之處恐怕只因為它們都是世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它們的消失同樣是全人類的損失。
那些拿因果報應來說事的人,其實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作怪。文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管是圓明園還是巴黎圣母院,它們都凝聚著藝術(shù)工匠們的智慧結(jié)晶。如今巴黎圣母院被焚毀,不僅僅是巴黎人民、法國人民的損失,更是全世界人類的損失。從今往后,巴黎圣母院的倩影將只能永遠留在到過此處的人們的腦海與相片中。
文明需要人們銘記,歷史也需要人們銘記,不能用某些幌子來遮蓋歷史,但也不應該打著歷史的名義發(fā)泄自己的情緒。牢記歷史并不等于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前行。愛國沒有錯,但請保持理智。
——李雪菲《國恥不能忘卻,但不應該落井下石》(央視網(wǎng))
我們牢記歷史,追求和平,而不是加固仇恨
應該說,圓明園確實是英法聯(lián)軍帶頭燒毀的,這個歷史不容抹去,但是,那場戰(zhàn)爭為什么爆發(fā),也是值得我們深究的,這戰(zhàn)爭的失敗以及后果,值得我們反思。反思的結(jié)果是讓我們牢記歷史,更加努力,追求和平,而不是加固仇恨。
火燒圓明園的那些英法人,早已化為塵土,他們的后輩并不曾有此惡行,我們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一體仇恨。而且,無論是圓明園還是巴黎圣母院,它們是凝固的建筑,它們本身并無罪惡,相反,都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是世界文化財富,遷怒于建筑是最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
所以,比我們保護、修繕古建筑更重要的,是修繕腦子燒壞的人,古建筑遭火災,不能不令人嘆世事之無常,愈發(fā)覺得我們要珍惜現(xiàn)存的文化藝術(shù)瑰寶。而人類遭腦子燒壞的人災時,我們則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廖保平《比巴黎圣母院被燒毀更可怕的是腦子被燒壞》
面對聲勢浩大的輿論浪潮切不可喪失了理性,隨波逐流催動惡性的群體極化
巴黎圣母院最早于1163年開工,1345年竣工,雖歷經(jīng)多次修繕,但其已擁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其建筑與雕刻藝術(shù)、室內(nèi)珍寶以及無數(shù)勞動智慧的凝結(jié)都是屬于人類的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它已然逾越了民族、文化、國別的邊界,對于全世界的人民都產(chǎn)生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誠然,勿忘國恥是每個國人的必修課程,然而面對聲勢浩大的輿論浪潮切不可喪失了理性,隨波逐流催動惡性的群體極化。如若抱著“同態(tài)復仇”的心理“觀賞”巴黎圣母院之上的熊熊烈火,我們又與當年歷史的罪人有何差異呢?
——崔冰《巴黎圣母院大火,不可“燒毀”理性》(新華報業(yè)網(wǎng))
狹隘的、非理性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值得國人深刻警覺與反思
或許有人覺得,這樣的偏激言論只出自于極少數(shù)國人之口,且只是過過嘴癮而已,不必太當回事。其實不然。近些年來,我國國力日益增長,國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滿滿,但這種自信不應該異化。狹隘的、非理性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是危險的,如果不能有效引導化解,一經(jīng)點燃,就會外化為破壞社會秩序的行動,甚至上演暴力傷害自己同胞的極端行徑,值得國人深刻警覺與反思。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需要迅速撲滅,少數(shù)國人心中的“邪火”,何嘗不需要滅一滅?
——胡欣紅《面對全人類的不幸請勿輕言因果報應》(澎湃新聞)
反映我們長期以來真正的歷史教育和批判性思維教育的缺失
為巴黎圣母院著火叫好的聲音,其實一點也不陌生。日本發(fā)生地震、海嘯,國內(nèi)不乏拍手叫好者。美國911恐襲事件后,也有網(wǎng)民感到大快人心。這些聲音,與侵華戰(zhàn)爭、朝鮮戰(zhàn)爭、冷戰(zhàn)等歷史背景緊密相連,但卻又體現(xiàn)著真正的歷史教育和批判性思維教育的缺失。
學習歷史,以史為鑒,目的之一是反思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比如二戰(zhàn)前日本的軍國主義是如何興起的,才有可能避免災難的重演。如果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只是對其他國家的集體仇恨,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只會更多而不會更少。
——葉明欣《我們的教育不是讓你對巴黎圣母院說“活該”》
“同態(tài)復仇”狹隘偏激,與文明相悖,與時代錯位
隨著我們的國家越來越開放、包容,我們對外界的認識越來越豐富、細膩,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更多的知識和體驗,萌生出對他者文明的共情。
可是,無法否認,在復雜的輿論中,確實存在一種惡,那就是不合時宜地“幸災樂禍”。
這些人像是在病床前或葬禮上的嬉笑者,把文明和體面都拋之腦后,甚至將他人的災難看作一種“同態(tài)復仇”,這樣的狹隘與偏激,與文明相悖,與時代錯位。
的確,自私是人的一種天性,放任這種天性甚至為這種天性辯護、叫好,是“叢林時代”的野蠻行徑;而人類文明恰恰是在對抗這種叢林法則,是用“惺惺相惜”的共情和“推己及人”的理智,建立起社會賴以運行的基本原則。
在如今這個萬物互聯(lián)的“地球村”里,塑造一個理性和文明的“自我”才是自愛的首要條件,也是與人交往的前提,封閉、隔絕、自大,則只會把自己困在一種虛幻的泡泡當中,除了自我陶醉外,難以羸得他人真正的尊重。
巴黎圣母院被燒毀——在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我們是旁觀者,也是親歷者。我們以怎樣的態(tài)度看待文明的隕落,也反映出我們自身的文明程度。所以,理解一部分人的痛心,允許一部分人的無感,但請別不合時宜地“叫好”。
——孟然《圣母院大火:理解“無感”,但別叫好》(新京報)
“同態(tài)復仇”本質(zhì)上是一種野蠻的、非理性的、非現(xiàn)代的社會思維方式和行為理念
面對燒毀文化遺跡的熊熊大火,無數(shù)人悲慟傷感,但在這之外,亦有其他聲音出現(xiàn)。較為典型的是不少網(wǎng)民持有“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的幸災樂禍的態(tài)度,認為這一災難性媒介事件看似是非人為故意的發(fā)生,實則是對于過往的補償??偟膩砜矗@是一種典型的“同態(tài)復仇”的惡性心理,即你有損于我,那我也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巴瑧B(tài)復仇”本質(zhì)上是一種野蠻的、非理性的、非現(xiàn)代的社會思維方式和行為理念。
——崔冰《巴黎圣母院大火,不可“燒毀”理性》(新華報業(yè)網(wǎng))
“同態(tài)復仇”帶有兩類嚴重的思維謬誤:以偏概全的論證、不對等的懲罰
以偏概全的論證
不可否認,圓明園被焚毀,是一個巨大的悲劇,英法聯(lián)軍應該受到譴責。但是,這并不能證明當代的法國人就應該承受痛苦。一小部分英國人、法國人犯有戰(zhàn)爭罪行,是否代表所有的英國人、法國人都是有罪的?19世紀的一部分英國人、法國人不道德,是否能說明當代的英國人、法國人都不道德?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比如,雨果就曾給他的朋友、參加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法聯(lián)軍的巴特勒上尉寫信,痛斥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野蠻罪行。而將個別、部分人群具有的特征,輕率地推廣到全體,這叫以偏概全的謬誤。
不對等的懲罰
戰(zhàn)爭犯犯下的罪行,應該追究戰(zhàn)犯的責任,而不應殃及無辜。正如面對日本的侵華罪行,應該審判戰(zhàn)犯,向日本政府索賠,而不是期冀日本的平民遭受二次傷害。
即使是對戰(zhàn)爭犯的懲治手段,也應該和他們的罪行相對等、匹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古老報復措施已經(jīng)被禁止,代以現(xiàn)代法定的金錢懲罰、自由刑和部分國家的生命刑。一個強盜必須為罪行付出對應的法定代價,但不代表可以對他進行隨意的懲罰,比如燒掉他家。
我們將后面這種行徑稱之為野蠻。1860年9月,清政府虐殺了英法兩國議和代表等18人后,10月17日,英國首席代表額爾金以清政府“不講道義,不顧國際法”為由,照會清政府:“圓明園者,英法僑民所受痛心疾首慘刑而死之地也。誓必毀為平地,此條固無須恭王之承認,敝軍統(tǒng)帥所已決定,亟將執(zhí)行也?!?8、19日,包括圓明園在內(nèi)的五園三山(圓明園、暢春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萬壽山、玉泉山、香山)等皇家園林被英法聯(lián)軍焚為灰燼。(《圓明園三百年祭(下)》,第360-361頁)
英法聯(lián)軍完全可以追究兇手、索要賠償,卻使用了火燒圓明園的方法,為世人所不齒。如今我們?nèi)绻麑Π屠枋ツ冈捍蠡鹋氖址Q快,豈不是快和英法聯(lián)軍一般野蠻?
——葉明欣《我們的教育不是讓你對巴黎圣母院說“活該”》
破解現(xiàn)代文明在中國屢屢遲到的斯克芬斯之謎
家國之戀,本是人的天性。但這種天性一旦被仇恨教育和怨恨情結(jié)所蒙蔽,就變成了“愛國”華麗外衣包裝下的愚昧!
如何破解現(xiàn)代文明在中國屢屢遲到的斯克芬斯之謎?袁偉時在《遲到的文明》一書中提出四點:
1.拋棄狹隘的民族國家觀念
察古觀今,所有中國人都應該認識到,世界一體化正在敲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接納包容各國各民族文化,才是正道,千萬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2.徹底告別階級斗爭偏執(zhí)癥
撇開華麗辭藻,中國在過去百年間的動蕩,沉溺于革命和階級斗爭的思維偏執(zhí)難辭其咎。
3.無論什么主義,都要守住底線
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于恐懼的自由和不虞匱乏的自由,才是共同的底線。
4.必須牢記,現(xiàn)代社會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哪個偉大人物設(shè)計出來的
現(xiàn)代文明的核心是觀念,也是制度。所謂制度無非是觀念固化為社會運行的規(guī)則,逐步修改規(guī)則,漸進式改革,自然演化是國家富強成本最低的路徑,現(xiàn)代社會是生長出來的,絕非頂層設(shè)計的產(chǎn)物。
——愈嘉《每一場大火都在衡量我們距離文明還有多遠》(先知書店)
記住恥辱,放下仇恨,讓人類真正成為守望相助的命運共同體
@央視網(wǎng)今天(16日)上午發(fā)布“小央微評”呼吁人們“記住恥辱,放下仇恨”,因為某些歷史情結(jié)將仇恨發(fā)泄在無辜上是狹隘的,更是可憐和可悲的。要以和合世界、天下一家的胸懷感同身受,讓人類真正成為守望相助的命運共同體。
應該像日本人一樣,向自己的對手學習,使自己的國家不斷進步。
日本人提起1853年的黑船事件就感到驕傲,認為這是日本走向文明的開端。他們將用炮艦威逼自己打開國門的美國海軍準將佩里視為恩人,并在佩里登陸的地方立碑,塑像,以示尊敬。
大和民族特有的憂患意識,讓日本人謙虛好學。他們感謝把自己打趴下的“敵人”,感謝他們讓自己可以正確認識到日本與世界的距離,并奮起直追。
而大清一提鴉片戰(zhàn)爭就充滿屈辱,我們對打敗自己的對手充滿怨恨,且讓仇恨代代相傳,這樣的排斥心理,使我們知道自己落后之后,不是去虛心學習對方,而是像怨婦一樣抱怨,即使學習,也是抱殘守缺,流于形式。
所以日本的明治維新成功了,大清的洋務運動卻失敗了。
真正愛這個國家,應該像日本人一樣,向自己的對手學習,使自己的國家不斷進步。而不是活在仇恨中,自我作賤,墮落成非人類。
——紫陌《巴黎大火,記住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
全球范圍內(nèi),文物保護都是重要課題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承載著世界共同的記憶。文物的損毀伴隨著文明記憶的消殞,令人痛惜。全球范圍內(nèi),文物保護都是重要課題,面臨嚴峻挑戰(zhàn)。不少文物使用易燃材料,不少博物館設(shè)施陳舊、保護力度不足,更不用提戰(zhàn)亂地區(qū)博物館和文物遭到的洗劫和損毀。
猶記得2018年9月那場大火,將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的國家博物館主體建筑幾乎完全燒毀,2000多萬件藏品只剩10%,巴西人200年的集體記憶幾乎被“一刀切除”。一個細節(jié)是,事發(fā)時博物館的消防栓竟然沒水,消防員只能臨時從河里抽水滅火……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同樣暴露出法國文物保護的弊病。如此重要的文物古建,又包含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理應提前做好防火預案,杜絕一切安全隱患。相對疏松的管理和一時的大意,都可能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
——韓梁《卡西莫多在哭泣》(新華國際)
加強文物安全管理,推動文物數(shù)字化保護,留存文明記憶,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歷史長河中的文物,在世代更替中能夠幸存至今的,都彌足珍貴,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一路走來的寶貴足跡。它們的脆弱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們用更先進的手段、更專業(yè)的技術(shù),更智慧的途徑加以呵護。而這,既需要資金支撐,也需要科學管理,更需要理念更新。
從巴西國博大火到巴黎圣母院損毀,每一次文物歷劫都應給我們警示。與時間賽跑,加強文物安全管理,推動文物數(shù)字化保護,留存文明記憶,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不能讓歷史從此只存在于回憶、夢境、照片和視頻。要讓文物保持生命力,與時代共同前行。期待巴黎圣母院的重建與新生,祈愿文物遠離災難,人類文明生生不息,永續(xù)流傳。
——韓梁《卡西莫多在哭泣》(新華國際)
1.巴黎圣母院大火為何引起全球共情悲傷?你在第一時間有怎樣的感受?
2.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有何特色?為何說它是“石頭交響樂”?是法國的“子宮”?巴黎圣母院的影響與輝煌為何要感謝拿破侖,感謝雨果?
3.巴黎圣母院浩劫,有人感嘆:“失去心愛的姑娘之后,卡西莫多又失去了他的鐘樓?!边@句話有怎樣的含義?表達怎樣的情感?
4.著名主持人周立波通過個人社交媒體平臺發(fā)表了他對巴黎圣母院被燒一事的看法,他說:“巴黎圣母院燒了!加西莫多焦了,愛絲梅拉達沒了,雨果哭了!可惜!可惜!可惜!
再想想我們的圓明園……我也就釋懷了……好吧!讓這個世界也留點眼淚祭奠我們的圓明園吧!和它相比巴黎圣母院也就是個院子……”他的言論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你是如何評價的?請談談你的看法。
5.“同態(tài)復仇”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它有怎樣的特點和危害?這種心理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現(xiàn)在如何破解這種心理?
6.從去年巴西國家博物館被焚,到這次巴黎圣母院大火,暴露了全球范圍內(nèi)文物和古建筑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和缺失。請就如何妥善切實保護古文物建筑,談談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