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婷
近年來,垃圾分類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都受到了廣泛關注。上海市政府于1995年就開展了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然而,上海市統計局在2013年的調查結果表明,雖然98.9%的居民有垃圾分類的意向,但僅有26.4%的居民會實施垃圾分類。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和行為之間存在著巨大鴻溝,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政策能促進垃圾分類行為的提高?帶著這些問題,我開始廣泛閱讀文獻資料,構建了“動機——意識——行為”的整合性解釋框架,并對300位上海市民進行問卷調查。
通過搜集和整理資料,我發(fā)現垃圾回收設施的不恰當設置,會對垃圾分類的實施產生負面影響。例如,新加坡很多公寓在樓棟中央設置了垃圾通道,居民直接可以從居住樓層的垃圾管道內丟棄垃圾。這種設施為居民的“不分類”行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當地垃圾分類政策的推行舉步維艱。再比如,國內有的小區(qū)設置了非常細致的垃圾分類區(qū),要求居民將紙類、塑料、金屬、玻璃、廚余垃圾、廢電池、磚瓦塵土、日用化學品等垃圾嚴格按類別分裝丟棄,這對于垃圾分類意識普遍相對淡薄的市民來說,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針對這類情況,我們建議政府在小區(qū)內設置相對集中且簡單易操作的垃圾分類區(qū),同時可以安排社區(qū)工作人員和社區(qū)志愿者對垃圾分類進行不間斷的講解和引導,以改善“不投放”和“亂投放”行為。
我在研究中還關注了一個特別的群體:拾荒者。分揀可回收垃圾是拾荒者的主要經濟來源,這意味著這一群體成了垃圾分類的重要行動者,那么他們對居民的垃圾分類行為會不會產生影響呢?研究結果表明,居民趨向于認為拾荒者能夠替他們完成垃圾分類任務,因此沒必要進行專門的垃圾分類。然而,拾荒者只選擇挑揀干垃圾,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使得濕垃圾成為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只依賴拾荒者去分揀垃圾,那么濕垃圾與干垃圾就不能分離,這將成為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主要障礙之一。
結合這一研究,我們建議政府一方面對進行廚余垃圾分類的居民實施適當獎勵,比如將廚余垃圾降解后形成的有機肥料免費提供給居民。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經濟激勵的方式,促使拾荒者對多種類型的垃圾進行分揀,讓拾荒者成為垃圾分類環(huán)節(jié)中的關鍵角色。
最終,我們的文章《基于“動機——意識——行為”模型的生活垃圾分類研究:中國與新加坡的比較分析》 被環(huán)境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清潔生產雜志)”接收,業(yè)內專家也認為文章的政策建議對垃圾管理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