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才周
【摘要】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藏語文高效課堂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關(guān)心和重視。筆者僅立足于自身的教學實踐與感悟,從“設置課前導學,提升預習效果”“靈活導入內(nèi)容,營造良好氛圍”“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合理設計提問,尊重學生差異”這四方面入手,就小學藏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構(gòu)建策略探究發(fā)表個人的認識與看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藏語文? 高效課堂? 有效構(gòu)建
【中圖分類號】G623.2;H4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51-01
小學藏語文是藏族地區(qū)小學教育階段至關(guān)重要的學科,藏語文的學習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何有效構(gòu)建小學藏語文高效課堂,提升小學藏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是我們每一位小學藏語文教師都正在面臨的問題。以下,筆者將結(jié)合具體的藏語文教學實例,圍繞小學藏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構(gòu)建策略探究展開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一、設置課前導學,提升預習效果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庇行У恼n前預習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課上學習效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就目前的課前預習形式來看,學生的預習大都是走馬觀花。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對預習引起相應的重視,從而導致學生在課上學習時非常迷茫,抓不住學習的重點。
基于此,我們小學藏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導學案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在教學《倔強的小紅軍》這篇課文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導學案預習清單,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內(nèi)容:首先是基礎部分要做到一讀三會。一讀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詞,三會指會正確書寫生字詞,會用形近字組詞語,會用藏語用生字說話練習。其次是課文初探,即仔細閱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再讀課文,畫出描寫小紅軍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并寫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將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者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記錄下來,等課上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一同探討。如此一來,學生的課上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升,同時還可以為教師和學生的深層次探究提供時間保證。
二、靈活導入內(nèi)容,營造良好氛圍
課前的三至五分鐘導入時間是吸引學生注意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直接推動學生調(diào)整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由此出發(fā),我們小學藏語文教師非常有必要做好導入工作。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應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靈活選擇課堂導入的形式,從而營造出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教學《全神貫注》這篇課文時,筆者首先給學生觀看了兩端資料:一是“他5歲上學,開始成績中上,后來成績越來越差,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譏笑,有時還被罰站,9歲時被迫轉(zhuǎn)學,他沒有考上大學?!倍恰八欠▏牡袼芗遥簧鷦?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創(chuàng)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比缓蠊P者請學生說一說這兩段文字中的“他”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分別對這兩個人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筆者對學生說:“這兩段話介紹的是同一個人,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人公羅丹,對此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聽到后感到十分的詫異,并提出“為什么他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他是怎樣成為著名的雕塑家的?……”通過反差較大的兩則材料來引導學生學習本篇課文,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勾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如此一來,可以使學生快速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
三、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宋代哲學家張載曾經(jīng)提出:“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睆闹形覀兛梢钥闯雠d趣是激發(fā)學習的最佳推動力。在小學藏語文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藏語文教學非常的枯燥無聊,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同時藏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也越來越低。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豐富我們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學《草原》這篇課文時,筆者首先給學生播放了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體現(xiàn)草原遼闊風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聽完之后筆者引導學生說:“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們的心情怎么樣?是不是有一種置身于草原的感覺呢?”通過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將學生帶到美麗的大草原中,使他們對草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知道草原是遼闊美麗且具有民族特色的,這種初步的認識可以使很多學生產(chǎn)生對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景之中。之后筆者請學生聆聽配樂朗讀的錄音,并想象一下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草原的人民是怎樣待客的?通過信息技術(shù)來播放音樂,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藏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合理設計提問,尊重學生差異
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構(gòu)建高效課堂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精心設計提問問題。既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基礎知識和心理發(fā)展水平等差異,又要考慮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提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強化提問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筆者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你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漓江有什么特點呢?學生可能不知從何說起,因此筆者請學生朗讀課文中“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這段排比句,從中總結(jié)出漓江的水的特點是靜、清、綠。之后筆者提出:“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點呢?”這時筆者請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來回答,同時引導學生根據(jù)“撥地而起,各不相連”“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等句子來入手分析。最后筆者提出“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呢?”這時筆者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回答。在分層教學下,問題的難度逐級遞增,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共同進步。
總而言之,小學藏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構(gòu)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期不斷地探索。設置課前導學、靈活導入內(nèi)容、豐富教學形式、合理設計提問只是構(gòu)建藏語文高效課堂的四個有效途徑,但并不局限于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將對小學藏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構(gòu)建策略做進一步的探究,爭取為小學藏語文高效課堂注入一絲新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徐玲嬌,裴娟.構(gòu)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與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06-11.
[2]趙華,徐敏.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