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霞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信息化血糖管理在圍手術期血糖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8年3月-2018年10月期間所收治的骨科及泌尿外科共計100名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的患者按照我院電腦隨機分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人數(shù)共計50名,實施常規(guī)血糖管理方式,即內分泌專科醫(yī)生會診+主管醫(yī)生診療方式,全程用強生穩(wěn)豪倍優(yōu)型血糖儀進行血糖監(jiān)測;觀察組患者則實施信息化血糖管理方式,采用強生NOVA血糖儀及NOVA血糖管理系統(tǒng)來進行血糖的監(jiān)測和分析,建立內分泌科信息化血糖管理團隊,即1名??漆t(yī)生和2名糖尿病??平逃o士,每日遠程關注患者血糖情況,并由糖尿病專科護士給予專業(yè)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根據血糖情況動態(tài)調整患者降糖方案,管理直至病人術后出院。對比兩組患者在院期間對血糖管理的滿意度情況以及患者圍手術期間高血糖達標率及低血糖的發(fā)生次數(shù)等指標。結果:通過對比分析來看,觀察組患者的圍手術期高血糖達標率的人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相關血糖指標的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對于信息化血糖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較對照組顯著提升,差異均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當前階段針對患者所出現(xiàn)的糖尿病血糖監(jiān)控和檢測來說,通過信息化血糖管理平臺工作能夠有效的提升對患者血糖指標的監(jiān)控,同時對于圍術期期間的治療及滿意度情況也具有積極的效果,未來可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普及。
【關鍵詞】血糖;糖尿病;信息化;圍手術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effect of informatized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00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18,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ized random semicolon in our hospital.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group was 50. The routin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method was adopted, and the ordinary portable blood glucose meter was used for examin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mplemented the informationized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method, and used the sugar housekeeper APP and the blood glucose meter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blood sugar.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number of clinical hypoglycemia occurred were compared. RESULTS: By contrast analysi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evant blood glucose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informationized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work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At the current stage, for the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diabetes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the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 informatized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and the treatment and satisfac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re also positive. The effect can be popularized in the clinic in the future.
Keywords blood sugar; diabetes; information; indicators;Perioperative period
【中圖分類號】R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當前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加,雖然醫(yī)學水平在不斷的提升,但是糖尿病的疾病發(fā)病率卻在不斷的提高,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的代謝類疾病,其往往會造成患者的血糖處于一個不正常的階段,有關數(shù)據資料研究顯示,在實際的血糖控制上應當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1-2]而除了需要采用正確的治療方式外,還需要結合正確的診斷和分析方式,在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探究能否通過信息化血糖管控方式來提升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信息化血糖控制方式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的血糖檢測期間通過現(xiàn)代化技術有效的改善實際的疾病控制作用,提升患者對血糖的檢測效率,有效的通過血糖的實時監(jiān)控幫助患者改善血糖指標情況,同時結合醫(yī)生就患者所提出的建議來進行適當?shù)母纳?。[3]下面是本次研究的具體資料和數(shù)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3月-2018年10月期間,我院西骨科及泌尿外科所收治的共計100名糖尿病患者被選為實驗對象,將所有的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人數(shù)共計50名,男性人數(shù)26名,女性人數(shù)24名,年齡為44-71歲,平均年齡為55.4±2.3歲,病程為3-12年,平均病程為5.6±1.2年。觀察組人數(shù)共計50名,其中男性人數(shù)25名,女性人數(shù)25名,年齡為43-69歲,平均年齡為56.4±4.2歲,病程為4-15年,平均病程為5.5±2.2年。同時所有的患者在臨床的診斷過程中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并且本次試驗過程家屬以及患者知曉,簽署同意書,同時排除患者所存在的嚴重精神類疾病及肝腎功能障礙。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臨床上采用常規(guī)的血糖管理方式,即采用強生穩(wěn)豪倍優(yōu)型血糖儀對患者進行血糖監(jiān)測,并采取內分泌??瞥R?guī)會診方式管理患者血糖,;同時在手術完成后應當對患者進行電話訪問工作,對患者血糖檢測的相關信息進行實時性反饋,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工作。
觀察組患者則在圍手術期管理期間實施信息化血糖管理,進入內分泌科血糖虛擬病房,全程采用強生NOVA血糖儀及NOVA血糖管理系統(tǒng)來進行血糖的監(jiān)測管理和分析,生成多維度的血糖圖譜,幫助醫(yī)護團隊分析血糖,掌握患者的實時性血糖情況,成立內分泌科信息化血糖管理團隊,即1名??漆t(yī)生和2名糖尿病專科教育護士,每日遠程關注患者血糖情況,并由糖尿病專科護士給予專業(yè)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根據血糖情況動態(tài)調整患者降糖方案,管理直至病人術后出院,并制定院外降糖方案和隨訪頻率。
1.3 觀察指標
首先對比兩組患者在臨床上圍手術期高血糖達標率。
其次對比兩組患者在臨床上對圍手術期管理的血糖管理水平的滿意度,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形式顯示,問卷分為10個題目,每個題目10分,最終答案以里克特量表形式進行量化,同時將不同的分數(shù)進行分類,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低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人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收集的數(shù)據資料采用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學軟件的處理和分析,資料通過組間比較形式進行,計量資料以 ±s形式顯示,以P<0.05表示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高血糖發(fā)生人數(shù)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圍手術期高血糖達標率方面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在整體的圍手術期期間血糖監(jiān)控滿意度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當前隨著糖尿病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的提升,在臨床上有關糖尿病的研究也在不斷的增加。有關資料研究顯示,多數(shù)的糖尿病往往都是由遺傳因素、內分泌代謝失調等現(xiàn)象所造成,思考過度以及情緒上的波動往往也是影響到患者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因此在當前來看除了通過胰島素來進行有效的治療之外,通過規(guī)范化的血糖監(jiān)控、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也是非常關鍵而有效的。[6-7]通過信息化血糖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病情況,對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標及水平等具有顯著的意義和作用。
當前階段信息化血糖管理主要是從西移動醫(yī)療設備的現(xiàn)代化出發(fā)進行相應的改善,強化了患者對血糖檢測的頻率以及時間段,有效的提升了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期間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醫(yī)生的監(jiān)控效果,通過數(shù)據分析顯示,移動醫(yī)療設備的現(xiàn)代化及信息化使用能夠有效的而提升患者血糖的檢測效果,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等。
血糖檢測在糖尿病圍手術期治療管理期間是非常關鍵的,在本次研究過程中,觀察組患者通過實施信息化血糖管理工作能夠有效的提升圍手術期期間患者的血糖效果,降低低血糖的發(fā)生,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因此綜合上文所述,在當前階段下針對圍手術期管理來說,實施院內信息化血糖管理水平具有較高的價值和作用,進一步降低了圍手術期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值得在院內推廣。
參考文獻
陸赟,李群,計靜薇.醫(yī)聯(lián)體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01):185-186.
陳淑俠.信息化血糖監(jiān)測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89):192+194.
梁瑋,趙慧華,黃慧群,潘文彥.基于多學科團隊的院內血糖信息化管理的護理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20):1869-1872.
陸惠慧,王歡,周鶴,楊少娣.護士在醫(yī)院POCT-便攜式血糖儀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8,15(24):87-90.
邱嬌娜,黃亞婷.應用POCT血糖儀實施血糖信息化管理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9):161-162.
王歡,陸惠慧,李介華,徐令清,杜良琴.基于物聯(lián)網的POCT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在醫(yī)院便攜式血糖儀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11):117-120.
周燕,黃潔微,盧筱華,周佩如,陳慶玲,劉雪彥,劉艷,趙宛鄂,李延飛,鄧敏娉,容敏賢.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在圍術期胰島素泵治療患者血糖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8,25(23):43-46.
余強,胡燕妮,劉巧梅,王文麗,徐燦.神經外科手術患者圍術期血糖監(jiān)測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8,33(14):32-34.
鄒紅,郭續(xù)文.圍術期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做法與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2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