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消化內鏡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消化道腫瘤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內鏡黏膜下切除術及內鏡黏膜下剝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1]。但消化內鏡術后可能引發(fā)胃潰瘍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恢復。目前,臨床多采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消化內鏡術后并發(fā)胃潰瘍患者,但單一用藥效果不佳,且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緩慢[2]。鋁碳酸鎂屬于胃黏膜保護劑,在胃黏膜修復中具有良好成效[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泮托拉唑聯合鋁碳酸鎂對消化內鏡術后并發(fā)胃潰瘍患者的潰瘍愈合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6例消化內鏡術后并發(fā)胃潰瘍患者,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3例。對照組男33例,女30例;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9.32±6.48)歲;潰瘍部位胃竇24例,胃底21例,胃體18例。觀察組男34例,女29例;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48.97±6.36)歲;潰瘍部位胃竇25例,胃底22例,胃體1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均行消化內鏡術治療,且術后并發(fā)胃潰瘍;②術前4周及術后未服用與本研究相關藥物;③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異常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凝血功能異常者;⑤伴有潰瘍性出血者;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⑦依從性差者。
對照組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河北愛爾海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100,規(guī)格:40 mg)治療,靜脈注射,40 mg,qd,連續(xù)注射7 d;隨后改用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湖南恒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255,規(guī)格:40 mg),口服,40 mg,q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鋁碳酸鎂(北京京豐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606,規(guī)格:0.5 g),嚼服,1.0 g,qid,三餐前各1次,睡前1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
①潰瘍面積: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利用內鏡明確潰瘍面積,
潰瘍面積=(潰瘍長徑×寬徑)/4π。
②胃潰瘍黏膜EGFR、bFGF檢測:于胃鏡下取胃潰瘍黏膜組織,采用SP免疫組織化學法測定,以細胞膜、細胞漿黃色顆粒為陽性標準;③記錄兩組不良反應,包括嘔吐、食欲減退、皮疹、頭暈等。
痊愈:潰瘍癥狀消失,潰瘍消失;顯效:潰瘍癥狀明顯改善,潰瘍面積縮小至少50%;有效:潰瘍癥狀有所改善,潰瘍面積縮小至少30%;無效:上述均無改善或加重。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用SPSS 25.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潰瘍愈合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潰瘍愈合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潰瘍面積及胃潰瘍黏膜EGFR、bFG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潰瘍面積及胃潰瘍黏膜EGFR、bFGF較治療前均改善,且觀察組潰瘍面積較對照組小,胃潰瘍黏膜EGFR、bFGF水平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潰瘍面積及胃潰瘍黏膜EGFR、bFGF比較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近年來,隨著消化道腫瘤不斷增加,消化內鏡術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而消化內鏡術后胃潰瘍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不斷增加。與普通的胃潰瘍相比,消化內鏡術后引發(fā)的胃潰瘍多與手術機械性及醫(yī)源性損傷有關,通常潰瘍形成時間較短,程度較深,且創(chuàng)傷面積較大,治療難度也更高[4]。
目前,臨床上治療胃潰瘍多以質子泵抑制劑、組胺受體阻斷劑、胃黏膜保護劑等為主,其中泮托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服用后可聚集于胃黏膜壁細胞小管膜內,不僅能有效降低胃酸水平,還可抑制胃酸分泌,常用于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5]。鋁碳酸鎂屬于胃黏膜保護劑,不僅可作用于潰瘍表面,還可進入血液,提升胃黏膜防御能力,避免外界環(huán)境對胃黏膜的破壞,保護胃黏膜;鋁碳酸鎂還可有效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同時,鋁碳酸鎂服用后不會對患者胃液分泌及胃正常生理活動造成影響,且不會影響其他器官,用藥安全性較高。相關研究指出,鋁碳酸鎂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胃潰瘍可有效促進胃黏膜修復,改善治療效果[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潰瘍愈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潰瘍面積小于對照組,表明泮托拉唑聯合鋁碳酸鎂對消化內鏡術后并發(fā)胃潰瘍患者的潰瘍愈合效果更優(yōu),可有效縮小潰瘍面積。
EGFR、bFGF是維持胃腸黏膜完整的重要因子,其中EGFR激活可有效促進胃黏膜修復,bFGF可直接于組織修復細胞周期發(fā)揮作用,縮短細胞周期轉換時間,促進細胞增殖及分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胃潰瘍黏膜EGFR、bFGF水平較對照組高,表明泮托拉唑聯合鋁碳酸鎂對消化內鏡術后并發(fā)胃潰瘍患者胃潰瘍黏膜EGFR、bFGF表達起到促進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表明泮托拉唑聯合鋁碳酸鎂治療消化內鏡術后并發(fā)胃潰瘍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高。劉小麗等研究指出,泮托拉唑聯合鋁碳酸鎂治療術后并發(fā)胃潰瘍療效顯著,可有效促進術后胃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應,屬于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8]。
綜上所述,泮托拉唑聯合鋁碳酸鎂治療消化內鏡術后并發(fā)胃潰瘍患者的潰瘍愈合效果顯著,可有效縮小潰瘍面積,保護胃黏膜,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