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年有多萬國際留學生到加拿大留學
加拿大與英美等國爭奪國際學生的人才和錢包。但一旦他們到了楓葉國會怎么樣呢?
喬邦迪普·桑德胡是個努力工作的人。這位22歲的學生在學習成為一名技術工程師的同時,幾乎全職在做卡車司機,這樣他可以幫助自己和弟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上大學。
他表示,工作不是犯罪。但現在,這位來自印度的國際留學生因為打工時間太長而被捕,面臨被驅逐出境的懲罰。桑德胡的學生簽證規(guī)定,他在加拿大學年期間,每周最多只能在校外工作20個小時,但有幾個星期,他的打工時間多達40個小時。桑德胡說,他這么辛苦打工是因為他的父母負擔不起自己和弟弟高昂的國際學費,此外還有生活費。
當一名警察在公路上例行的檢查時將他攔下,要求看他的卡車工作記錄時,桑德胡老老實實地把記錄交給警察看。桑德胡說:“我是在合法工作,我也在交稅。我當時就認為,我不需要撒謊。”但從那時起,他不得不聘請律師上訴,試圖要求當局改變5月21日將他驅逐出境的決定。
在留學加拿大的國際學生中,桑德胡并非唯一一位艱難應付高昂費用的人。目前,加拿大共有50多萬名外國留學生,而全國國際留學生的學費上漲了32%,而加拿大本地學生的學費只上漲了14%。
印度公民、國際學生桑德胡因為從事工作時間太長而被捕,為此面臨被驅逐出境的懲罰
自從桑德胡被捕以來,好幾位人士都呼吁,應該對需要打工的國際學生放寬工作限制。按照加國現行規(guī)定,國際留學生持學生簽證(無需工作簽證),每周最多可以在校外工作20小時。暑假等假期,留學生可以全職打工。加拿大學生協會聯盟主席、艾爾伯塔大學學生亞當·布朗說,絕對有必要允許留學生找工作。
上述變革的呼聲發(fā)出之際,正值加拿大試圖與世界其他國家大力爭奪國際留學生生源的時候。多年來,地方和聯邦政府一直在努力取消障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為此加拿大放寬了留學生在校外工作的規(guī)定,讓留學生畢業(yè)后更容易獲得工作簽證或申請永久居留。最新的加拿大聯邦預算在未來五年內專門撥款1.48億美元 (約合 8600萬英鎊),這筆資金部分用于“促進加拿大教育機構成為高質量的學習場所”。
加拿大國際學生招聘人員達尼·扎雷茨基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一條底線。他表示,不僅僅是加拿大,全世界都是這樣,毫無疑問都是和錢有關。
扎雷茨基共同創(chuàng)辦了招聘公司 “更高邊緣”,與加拿大的幾所大學和學院合作,幫助它們提高國際留學生入學率。他表示,這樣做如果還有其他好處,比如增加多樣性,那也是受到歡迎的,但那些不是重點。在平均水平上,在加拿大的國際留學生要比本地學生多交四倍的學費,類似的公式也適用于其他國家。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大約20%的學生來自外國,他們每年支付4.0327萬美元的學費,大約是美國本地學生學費的三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留學生人數類似,他們每年支付1.85萬英鎊的學費,是本國學生的兩倍。
在許多西方政府削減教育支出的情況下,國際留學生的這種模式成了許多教育機構的關鍵收入來源。一項國際留學生研究項目調查顯示,在全世界留學生目的地中,加拿大世界排名第六。這使得它落后于美國、英國、中國、澳大利亞和法國,比前一年下落兩位。
澳大利亞吸引的國際留學生也越來越多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國際學生愿意拿出這么多現金去加拿大留學呢?對于孟加拉國學生卡齊·姆里杜爾來說,這是高質量技術教育的承諾,再加上加拿大有一個受歡迎的多元文化國家的聲譽。
在多倫多約克大學學習工程專業(yè)的姆里杜爾說,研究資金更多,特別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加拿大還讓國際學生很容易申請研究生工作許可證,這項政策英國也在討論準備效仿,以增加其在國外的吸引力。
但姆里杜爾說,簽證程序還能更便利。他批評說,學校早在三月份就接受了他,但直到八月份他才知道自己能否去加拿大留學。
蒙特利爾以前曾被選為最佳留學目的地
加拿大政府全球事務部估計,僅在2014年一年,國際學生就在加拿大經濟中花費了114億美元。自那時以來,國際學生人數從33.017萬人增加到57.2415萬人,幾乎增加了75%。與此同時,外國留學生平均學費從2.0593萬美元提高到2.7159萬美元,增長約32%。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國際學生的花費比起他們的學長前輩來說,是否物有所值。扎雷茨基說,有關配套服務并沒有跟上。他說,如果加拿大真的致力于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它就應該很清楚它為國際留學生提供了什么,這包括留學生到達該國后的工作機會。
扎雷茨基還認為,學校也需要謹慎考慮每年能漲多少學費。他表示,有時學校一下子把學費漲10%~20%,對于那些為孩子留學精打細算攢錢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欠考慮的驚人舉動。最終,姆里杜爾仍然認為他在加拿大留學接受教育是值得的。他說,這不僅在于上大學接受教育,而是整個留學經歷。
姆里杜爾表示,這也包括在加拿大的所有其他人。而在他的祖國孟加拉國,社會千篇一律,但在加拿大,一切都處于未知之中。
(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編輯/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