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一
老舍的《四世同堂》不是完整版很令人詫異和好奇。因為中國大家們的作品除了《紅樓夢》基本上沒有未完成之作。但是《四世同堂》就是沒有結(jié)尾。
結(jié)尾是英文版的,如果想要閱讀全書,就要把英文回譯成中文。
英文回譯需要的是最后十三章,但依然比較有挑戰(zhàn)性,因為不再是單純的英譯,還要“像”和“還原”。就是你翻譯出的文體需要盡量體現(xiàn)出原著的情緒,原作者的風(fēng)格。所以當(dāng)我接到這個任務(wù)時心情自然既興奮又緊張。
想象一下寫好的文字突然從文檔里消失的那種心情。即使你馬上返身往回找,回溯剛剛寫過的文字,也寫不全了。黃鶴一去不復(fù)返,此地空余一片白。
怪不得《紅樓夢》后四十回再怎么妙筆生花也寫不出曹雪芹的原汁原味。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曹雪芹。
世界上也只有一個老舍。
二
挑戰(zhàn)從找書開始。上網(wǎng)查詢,發(fā)現(xiàn)沒有英文版本。一般情況下,網(wǎng)上尋索既可以找到要翻譯的原版書,然后下單或在圖書館預(yù)訂即可。但是我查來查去也沒找到英文原版。有的只是中文版本。于是網(wǎng)詢本地圖書館專業(yè)人員。計算機屏幕上,老美館員嘩啦啦打出一串,一邊查找,一邊驚嘆:這本書好像很俏,本館沒有,本州最近的一本在另一個城市。赫赫有名的德州大學(xué)也只有一本。好不容易在網(wǎng)上搜出了一本,售價四百美元。
驚嘆連連。嘖嘖,四百刀,《莎士比亞全集》嗎?
德州大學(xué)不遠不近,離我住的地方有二十千米的車程。但是只身前往不行,還要先有大學(xué)圖書館借書證。計算機屏幕對面的館員告知,辦理圖書證最快要兩星期。躊躇之間,想到鄰居小莎,她在德州大學(xué)工作,應(yīng)該有借書證。小莎抄著臺灣腔的國語說,老舍嗎,當(dāng)然知道了。干嗎這么著急?
她不知道這單家獨本對我有多重要。因為此時的我已經(jīng)腦洞大開,想象著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成為這本書的潛在借讀者。
第二天早上,小莎上班,我跟班。她平常都是開車到公交總站,然后乘車一路到大學(xué)校園。
這樣省了自己費神開車,環(huán)保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放松。小莎說。
我還是第一次坐這樣的市內(nèi)長途公交車,踏上去,窗明幾凈,空調(diào)清涼。小莎把月票“嗶”一聲滑過。臨到我時才發(fā)現(xiàn)要正好的現(xiàn)金投箱自行買票。我們倆站在那里對著手提包翻找,司機卻起身開腔道,不用找了,他說。不就是到德州大學(xué)嗎,我送你們到那里就是。黑人司機精神抖擻,深色制服上衣領(lǐng)口露出天藍色的襯衫。有一瞬間,我恍惚覺得自己是在上世紀(jì)三十年代的上海,或者至少是在那樣的氛圍里,與打著領(lǐng)結(jié)帶著白手套的司機邂逅。
早班的車?yán)锶瞬欢?,我和小莎靠窗坐下,望著窗外高速上的車流如水,前車接后車的景象,我立刻明白了小莎要乘公交車的緣由?/p>
天高云淡,德州大學(xué)城人來人往,學(xué)生很多。美國大學(xué)基本就是沒有圍墻的小城。小莎去工作,我按照她的指示找到圖書館,心下歡喜;我喜歡大學(xué)的氛圍,尤其是圖書館。跟前臺圖書館員詢問了這本書的位置,便乘電梯去五樓自行找書?!岸!钡囊宦曧?,我走出電梯,發(fā)現(xiàn)空曠靜謐的一層樓,幾乎沒人,就一個學(xué)生模樣的人在看書。一排排的書架帶著陳年的痕跡,沉積而深厚。我在標(biāo)志著中文拼音字母的書架中徘徊,周圍有淡淡的紙張書籍的味道散開。
上下尋求著,我終于在一大串英文書籍中找到了那本書,深藍色書裝,歲月彌堅的版本模樣。再一瞧,書架上竟然還有老舍的其他著作,以及中國名家們的書。真是親切又驚喜。這些老版本的書籍大多是香港開明書店印刷,上世紀(jì)三十年代版本,最近的也是七十年代版本。倒像是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見到了明清時代的畫作收藏品。也就立刻明白了為什么此書一冊難求,絕版單本是也。
拿著書,到樓下去借書,想著小莎指著借書證上她的照片,說的老美眼里東方人長得都一樣的話,心里忐忑,正好看到樓下有自動借書機,于是趨前提書自行掃借。可是,掃來掃去就是不接受。只好硬著頭皮去前臺。管理員說這書是特種,不能用自動借書機。還好,他并沒有太在意,亮光一閃就掃給我了。我終于拿到了這本此城唯一的一本書。
翻開來,老舍的這本大作英文題目叫“The Yellow Storm” ,中文名:《風(fēng)吹草動》四個字,繁體從上往下列過來。英譯者:伊達·浦愛特(Ida Pruitt)。
三
現(xiàn)在來講一下這本書的來歷?!端氖劳谩房偣卜秩?,寫于1944—1948年,是關(guān)于抗戰(zhàn)時期北平城里百姓的故事。先是在報紙上連載,然后刊發(fā)單行本。
書也是有命運的。上部和中部分別出了單行本《惶惑》(上)和《偷生》(中)。下部取名《饑荒》,但是沒連載完就停了。正值解放。沒連載完也就沒有單行本。而后“文革”時抄家,手稿丟失。下部就成了未完結(jié)篇。
但是下部有英文版。就是1946年,老舍應(yīng)美國國務(wù)院邀請,來美訪學(xué)一直到1948年6月。在這三年多的時間里,老舍除了訪學(xué)也寫作,下部《饑荒》就是在美完成的。
查一下,發(fā)現(xiàn)老舍這三年真是豐產(chǎn),除了完成《饑荒》外,還寫了長篇《鼓書藝人》(The Drum Singer), 并協(xié)助《駱駝祥子》翻譯成英文,拍成電影的工作。
然后,開始了《四世同堂》的英譯。所以,《四世同堂》有英譯本,首先要感謝當(dāng)年的這場中美文化交流。而且中文小說進入歐美也是從老舍這里開始的,屬于中文英譯的先鋒。
老舍在美國時也開始協(xié)助《金瓶梅》的英譯。
我拿到手的英文原版就是《四世同堂》里的下冊《饑荒》。英文版本里分三部分?jǐn)⑹?,只有后十三章是中文版本里缺失的部分?/p>
1950年下部《饑荒》曾經(jīng)在《上海文學(xué)》連載過,但是連載到八十七章時突然標(biāo)注連載完畢,總共是一百章,后面的十三章無故消失。1951年《四世同堂》英文版出版,包括了全部的一百章。
現(xiàn)在要把這后十三章回譯成中文。當(dāng)然翻譯不再是單純這些章節(jié)而已。半路出來的這些人物,他們的前世今生都得弄清楚才能接下去。于是我又找來《四世同堂》上冊和中冊通讀。全部是一百萬字,上和中有接近七十萬字。
閱讀發(fā)現(xiàn)老舍的文字特點之一是喜歡短句子,有時候一個字?jǐn)嘁幌?,強調(diào)語氣。有時候就是斷句,沒理由的,更像口語講故事的人,講講,喘口氣,隨性。句式簡單,大白話,不咬文不嚼字。
風(fēng)格上幽默之處閃光,諷刺挖苦的地方那也是伶牙俐齒絕不留情。讀著英文都要笑出聲。因為翻譯這英文的伊達·浦伊特是個中國通,用的英文詞句非常平實,表達出來的意思也就簡單明了。
四
伊達出生在中國山東蓬萊,父母是來自美國南部喬治亞州的牧師。他們長期居住在中國,伊達的童年就是在煙臺附近的一個小漁村長大。后回美讀書,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伊達再次來到中國,支持抗戰(zhàn)。她在北京的居所一度成為抗日人員的避難所。伊達1985年去世,享年96歲,《紐約時報》發(fā)長文報道,稱其為中美友好使者。伊達終生為公益事業(yè)服務(wù),一生未婚,半生在中國。收養(yǎng)有兩個女兒,中國女孩和俄國女孩。
1939年到1959年間,伊達居住在紐約,擔(dān)任國際組織的負(fù)責(zé)人,致力于資助中國文化友好交流事業(yè)。也是在這期間,她協(xié)助老舍將《四世同堂》翻譯成英文并出版發(fā)行。
伊達中國生中國長,口語表達沒問題,但是不能閱讀,所以當(dāng)時是老舍讀中文,伊達再直接譯成英文。
想起大學(xué)時翻譯英文原著作品也是這樣。老師讀原著一邊口譯出來,學(xué)生做下手,直接給記錄下來。
這樣的結(jié)果往往就是讀的人會臨時起意,刪減自如,有時甚至意思到了就可以。
所以有說伊達的這個英文譯本,后面也是刪掉了一部分的。就是翻譯的過程中,老舍覺得有的段落實在意義不大,加上美國讀者不喜歡長篇大論的東方小說,他就干脆直接舍去。這樣猜測的原因是英文下部的文字?jǐn)?shù)目跟中文原版對不上。中文版整部一百萬字,上、中接近七十萬字,那下部應(yīng)該是三十萬字。結(jié)果是不到二十萬字,差出十萬。
因而有了后來的發(fā)現(xiàn)。就是2016年上海作協(xié)的趙武平,偶然在哈佛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這部作品的翻譯原稿。上面不但有伊達打字機印出的手稿,還有老舍的手跡,以及與賽珍珠、夏志清的通信。趙武平把后邊這部分翻譯出來,在2017年一期的《收獲》上刊出。
老實講,這么盡力的原因,也是回譯這本書的感慨之一,那就是:還原書寫歷史的必要。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的故事講出來,那就是活生生的真實歷史。
五
回譯的過程中也感嘆人生的奇特和軌跡。
《四世同堂》里主要是以祁老人一家為主線的故事,再加上小羊圈這個胡同里的鄰居們。
小羊圈即是依據(jù)老舍的出生地北平小楊家胡同塑造的。
《四世同堂》里祁老人一家四代住在一個房檐下,兒子天佑,兒媳天佑太太,三個兒子,瑞宣、瑞豐、瑞全。小說通過這些人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展現(xiàn)那時的國人逆來順受的心理和得過且過的行為。天佑的死,還有李四爺?shù)乃蓝际侨绱?。天佑遭到日本人的侮辱毆打,投河自盡。
對于當(dāng)時國民這種逆來順受世道人心的沉淪情形,老舍感慨憤然,一直有寫書抨擊之愿望。1941年老舍在重慶,長篇創(chuàng)作在此萌芽,他希翼能像但丁的《神曲》那樣:從靈的文學(xué)開始,開啟良心之門,使人人都過著靈性的生活。這是他在重慶山中演講的一句話,也是《四世同堂》創(chuàng)作的初衷。《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端氖劳谩芬卜秩俊痘袒蟆贰锻瞪贰娥嚮摹?,每部三十三段,加上《惶惑》多出的一段,共一百段。
感嘆命運即創(chuàng)作這些人物的作者最后的結(jié)果也是如此。老舍投湖自盡的情形幾乎是跟天佑的情形一樣地如法炮制。
六
老舍生命中的三個女人對他的影響也很奇特。
初戀劉小姐的父親就是當(dāng)初資助老舍讀書的劉壽綿。老舍有一篇散文《宗月大師》講的就是這段故事。
劉小姐的人生悲慘,最后是淪落賣身,死于非命。所以老舍的小說里總有一個這樣的紅塵女子,心地善良,為世事所不容,最后死于非命?!端氖劳谩防锞褪怯韧┓?,不幸淪為紅塵,后給漢奸冠曉荷做妾,被大老婆大赤包欺壓,最后走入抗戰(zhàn),在劇場日本人的混戰(zhàn)中死亡。
老舍的妻子呢,對《四世同堂》的創(chuàng)作算是有直接影響,特別是抗戰(zhàn)時期。因為老舍根本是走了,留下三個孩子和老舍的娘,全都是妻子一個人照應(yīng)。《四世同堂》創(chuàng)作基本都是她給他提供的素材,講述小羊圈的生活經(jīng)歷。因為老舍是不在場的,缺失的。可以說沒有妻子也就沒有《四世同堂》。但這是個雙刃劍。就是后來“文革”老舍挨斗,如果家庭有溫暖,他也許不會走上絕路?
第三個女人趙青閣是老舍拋家撇業(yè)去武漢抗敵時的共同戰(zhàn)友。
青閣小姐也喜歡畫畫,寫的一個短篇小說《落葉無限愁》就是以女畫家和教授的情愫為主線,可以算是那一時期的情感對照記。
世界真大,也真小。趙青閣讀的是1933年的上海美術(shù)??茖W(xué)校西洋畫系,跟我表叔公畫家楊角是同學(xué)。1933年的上海美專是劉海粟等人創(chuàng)辦。
想象在飛躍,穿越時空,來到上世紀(jì)三十年代那個群星燦爛的年代里。在上海,年輕的藝術(shù)家們在這里作畫,寫作,生命的軌跡在此交會閃光。我與江南的緣由原來早在于此。
老舍是滿族正紅旗,我是滿族正黃旗,滿姓葉赫那拉。
所以這場回譯不能不說有緣。
因為家族的歷史,我對滿族文化生活習(xí)俗從小耳聞目睹,看到老舍作品里的這些場景描述,就覺得十分熟悉而親切。
《四世同堂》里的旗人形象最富代表性的就是小文夫婦。
這是一對驚世駭俗的伶人,舉手投足言談舉止之間滲透著骨子里的貴族氣質(zhì)。旗人的那種好藝術(shù)喜享樂,而又世事通達不卑不亢的性情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漢奸冠曉荷看中了小文太太若霞,整天往她家里跑,名曰聽?wèi)驅(qū)W戲。若霞不慍不火宛若霞光。小文拉琴若霞唱戲,什么叫神仙伴侶,看他們就知道了。
若霞拒絕給臺下醉酒的日本軍官演唱。槍聲響起,若霞如花一樣飄起,從不問世事的小文飛身掄起了椅子,日本人腦漿迸裂。小文夫婦雪白的綢衫化作了一片云。
《四世同堂》里如果有浪漫的情懷,在這兩個旗人身上展現(xiàn)無遺。
七
翻譯也是回顧歷史。
《四世同堂》里很多描述抗戰(zhàn)時期的北平生活,讓人切身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日本人的殘忍。
許多具體到不可思議,比如抗戰(zhàn)后期,日本人上街搶東西,還是日本女人。因為戰(zhàn)爭匱乏,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干脆就成了公開搶。
東北也有很多日本民居,就是二次大戰(zhàn)時候,日本人攜家?guī)Э趤碇袊幼 ?/p>
先前覺得抗戰(zhàn)勝利把這些日居時代的房屋、建筑都砸掉搞得稀巴爛,頗有些可惜。讀了書里的描繪,就非常能理解了,實在是恨之入骨。大有任何與日本人有關(guān)的痕跡留下來都是可恥的行徑。
《四世同堂》里的錢默吟這個角色就非常能說明這一點。
錢先生是詩人,一個不管窗外事的文人。
戰(zhàn)爭來臨,他的二兒子是司機,把一卡車的日本鬼子開到山澗里,連同自己的性命。
漢奸鄰居冠曉荷告密,帶著日本人來抓錢先生。錢先生病著的大兒子上去攔阻,被打死。錢太太一下失去兩個兒子,丈夫被抓走,大病死去。
結(jié)果就剩下兒媳和肚子里的遺腹子。家破人亡,咫尺瞬間。
錢先生在牢獄中受刑被折磨,出獄后成了抗戰(zhàn)斗士。
你道是他一個老頭,又不能上前線,他怎么個斗士法?
就是號召,只要見到一個人,就鼓勵號召那個人起來抗戰(zhàn),結(jié)果是在錢先生的影響下,一批人走上抗日的征途。
感覺這本書如果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這是其中之一。
就是也許你現(xiàn)在沒有安危的問題,也許惡行并沒有在你身邊出現(xiàn),但是危險可能就在角落,惡行可能會像瘟疫般瞬間蔓延。
作為人,一個有責(zé)任感的人,你要行動,加入到行列中去。
這也是為什么一個社會要強調(diào)公德心、責(zé)任感。哈佛大學(xué)為什么在錄取新生時,最重要的一項是辨別考生是否對這個世界有責(zé)任感與貢獻的前景。
而中華五千年文化里主張的那些不惹事、明哲保身、中庸之道等與時代進步相阻礙的因素,都是應(yīng)該要去除的糟粕。
八
回譯也像模仿秀,站出來看誰最像。
一般認(rèn)為馬小彌譯本比較接近老舍韻味,就是口語化,京腔。馬小彌生活在上海,是巴金的義女。
那么她的版本我看了一下,就是有些省略,未翻譯的段落似乎跟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
有人也專門寫過文章對此評論。
伊達的英譯本其實很地道,其中的名字部分,老三瑞全、招弟、妞子都不同于漢語拼音。金三爺變成了王三爺(Wang the Third),連姓都改了。
這顯然是為了方便美國讀者。因為在英語里這樣的名字更普遍,相對單純的漢語拼音也更容易接納。
說到小說中的英文譯名,要特別提上一筆。(Lan the Eastern Sun)藍東陽、(The Monk, Clear Moon)明月和尚、(Chrysanthemum)胖菊子、(Kuan The Morning Lotus)冠曉荷、(Big Red Pepper)大赤包、(Old Man Chi)祁老人。每一個名字都很獨特,中英文俱佳,令人過目不忘??吹矫侄寄芨杏X后面的故事直往外跑。連帶著顯示出老舍文字的另一特點,即顏色與隱喻。看看這些名字,藍白菊綠紅,而祁老人的英文譯名直接就是姓“旗”之音。實在別具特色。
對此,不外乎英文版受歡迎,然后的日文版也大熱。真是走了一圈才回到中國。
就像凱倫·布森的《走出非洲》當(dāng)年也是在美國大熱,最后惹得丹麥讀者很不高興,意思是丹麥才是原作者的故鄉(xiāng),肥水怎么能外流。
所以后來科麗·布森都是先在丹麥發(fā)布作品,然后再周游列國。
《四世同堂》的經(jīng)典性之一是其中的國民性。就是國民應(yīng)該以成熟為象征,責(zé)任心為己任。《四世同堂》里的一伙缺乏自主性,自私自利,蠅蠅茍且一族被刻畫得十分深刻。從冠曉荷、藍東陽之流,到丁約翰、胖菊子、陳野求。簡直是魯迅的阿Q、孔乙己之類的重現(xiàn)。
國家的強大,國民素質(zhì)是硬件。這也許是《四世同堂》之所以為經(jīng)典和所給予的最大啟示之一。
而能參與《四世同堂》全版回譯的過程實屬一場天眷待的緣由。在書中所有閃耀過的星辰重又相聚,燦爛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