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雄
面朝大海
面朝大海,我聽不到花開的聲音。
只有航行的船,發(fā)出了突突突的吼聲,還有帆在飄揚,鷗鳥在盤旋。
我沒有鷗鳥翅膀,不能傲視大海的波濤。
即使是風帆,如果沒有桅桿做堅挺的依靠,在大海中也僅是一片隨波逐流的枯葉。
我想著一些大地上的新芽,在春天里的單純和無憂無慮;想著我初學寫詩的詩句,在意境里跳躍幸福的指數(shù)。
一些看似篤定的行程,一些看似遼闊的時光,一些看似天藍海藍的遠方,其實,都不是秋天里的描述。
或許我站立的態(tài)度,本身就是一個誤區(qū)。生活的理念,我認為應(yīng)該是谷粒的香甜和稻穗的飽滿。
大海啊,洶涌的波浪里,可有我檢索的河床?
潮漲潮落,大海依然故我。
面朝大海,一聲嘆息。
理解著海水中的鹽
航行于大海,海水是我每時每刻必須面對的傳奇。
大海除了浩瀚,還有激情。
海水既有燃燒蓬勃的浪花,也有生命追尋的澎湃。
那是鏗鏘的浪漫。
也是磅礴的恢宏。
我不敢隨隨便便說出歲月的艱辛。即使歲月把大海濃縮成一滴眼淚,我也必須把這一滴眼淚化解為一滴血,在未來時光的步履里,繼續(xù)執(zhí)著。
海水中的鹽,是豐盈歲月不可或缺的事物。鹽,是橫亙于我生命的骨髓。
人生處處需要鹽,特別是在生命的渡口,我理解海水中的鹽,就會涉水而來。
鹽,是我心中的燈塔。缺了鹽,我心中的島嶼就會搖搖晃晃,甚至坍塌。
盡管,我時刻在大海中航行,與海水中的鹽一直是這么的零距離。
揚帆萬里。海水中的鹽,遼闊我關(guān)于世界的襟懷。
壯美,一定不是純粹暗喻的大海。
一只站在礁石上的白鷺
一只白鷺站在礁石上,翅膀低垂,仰著頭,若有所思。
如果不是那純粹的白的顏色,那翻騰的海水,還有那飛濺的浪花,就有可能模糊我的雙眼。
我透過海水,思量著白鷺的思量。
是不是昨日的故事太過于憂傷?是不是飛過的旅程太過于勞累?是不是距離詩和遠方太過于遙遠?
這海的濤聲,可否是在激揚它內(nèi)心的再一次洶涌?
我發(fā)現(xiàn)了海的縹緲,還有礁石和白鷺的孤獨。
湛藍的海水,高調(diào),并不抒情,礁石和白鷺對于海水,僅僅屬于抽象。
我在岸上。
我與海水,還有礁石和白鷺,卻是一幅和諧畫面的構(gòu)筑。
我深信一些描述,都集中于已經(jīng)收斂的翅膀。
放下,也是一種選擇。
生命形式的不同,豐富了世界的多彩。海水深處,融合了我內(nèi)心的低語。
礁石和白鷺,理解了一個倒立感嘆號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