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艷 鐘水平
(福建省立金山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疼痛屬于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情緒的感受,常伴有實質(zhì)上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屬于是一種主觀感受[1]。臨床上,根據(jù)疼痛的持續(xù)時間可以分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并且患者感官疼痛除了與損傷本身有關外,還與心理、社會、經(jīng)濟等因素有關[2]。對于新生兒來說由于無法通過語音交流表達對于疼痛產(chǎn)生刺激的主觀感受,會對新生兒早產(chǎn)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新生兒生理代謝、應激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率、呼吸、顱內(nèi)壓等),不僅會增加新生兒病情發(fā)展,還會造成嚴重的并發(fā)癥,影響患兒健康及生活。國內(nèi)學者研究表明:加強新生兒疼痛評估管理有助于降低疼痛對新生兒的負面影響,能促進新生兒早期恢復。由此看出:加強新生兒護士對患兒的疼痛評估有助于提高新生兒疼痛評估質(zhì)量,利于新生兒恢復。因此,本課題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治療的新生兒護士120名,探討新生兒科護士在患兒疼痛中的評估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治療的新生兒護士120名,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0名,年齡21~48歲,平均(31.39±4.61)歲,工齡1~7年,平均(4.36±0.83)年。觀察組60名,年齡20~47歲,平均(32.40±4.64)歲,工齡1~6年,平均(4.41±0.85)年。兩組性別、年齡、工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新生兒疼痛評估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新生兒疼痛評估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新生兒疼痛基本認知 新生兒疼痛評估掌握 新生兒疼痛干預掌握 新生兒疼痛認知總分觀察組 60 25.74±4.61 20.32±3.59 21.27±4.32 67.12±6.53對照組 60 17.47±3.26 10.94±2.34 14.35±2.31 41.53±4.31 t-15.893 18.242 16.749 10.593 P-<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兒疼痛評估掌握程度知曉率比較[n(%)]
1.2 方法。對照組護士:采用常規(guī)方法對患兒進行疼痛評估。由經(jīng)驗豐富的小組長領導,根據(jù)醫(yī)院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專題報告和專家講座,積極向護士宣傳教育疼痛評估方法及要點,提高新生兒科護士疼痛評估能力[3-5]。觀察組:采用知信行教育模式,教育內(nèi)容包括:新生兒疼痛基本知識、新生兒疼痛干預護理要點、新生兒疼痛評估方法。評估前為新生兒科護士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讓護士對新生兒疼痛評估知識,定期邀請新生兒疼痛評估頗有建樹的專家進行講解、指導,指導產(chǎn)婦撫摸新生兒,減輕新生兒疼痛,必要時給予患兒奶嘴進行非營養(yǎng)性吮吸[6];積極向護士發(fā)放《新生兒疼痛干預知識》手冊,改善護理人員對于患兒疼痛錯誤的認識;善于通過多媒體方式積極向護士傳播理論,加強醫(yī)護人員的溝通、學習能力;創(chuàng)建完善的新生兒疼痛評估管理體系,提高新生兒科護士的實踐能力[7]。護士長加強新生兒科護士疼痛評估,回顧,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兩組新生兒科護士均進行30 d護理,護理完畢后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
1.3 觀察指標:①新生兒疼痛評估。采用自擬問卷調(diào)查表記錄并統(tǒng)計兩組護士對新生兒疼痛基本認知、新生兒疼痛評估掌握、新生兒疼痛干預掌握及新生兒疼痛認知總體評分,該量表合計25個問題,采用0~3分評分法進行評估,分值越高,新生兒疼痛評估效果越好;②患兒疼痛評估掌握程度。從知曉、一般、不知曉角度對兩組護理人員對患兒疼痛評估掌握程度。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生兒疼痛評估評分比較:觀察組新生兒科護士知信行教育模式實施后15 d新生兒疼痛基本認知、新生兒疼痛評估掌握、新生兒疼痛干預掌握及新生兒疼痛認知總體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疼痛評估掌握程度知曉率比較:觀察組新生兒科護士對疼痛評估知曉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66.67%(P<0.05),見表2。
新生兒娩出后即具有感知疼痛刺激感能力,盡管新生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全,但是對于有害的不良刺激進行有效的傳遞、感知、回應,導致新生兒對疼痛刺激更加敏感,大多數(shù)有創(chuàng)傷性的操作或刺激均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影響新生兒健康[8]。因此,加強新生兒疼痛護理對臨床制定有效的措施干預提供依據(jù)和參考。近年來,知信行教育在新生兒護士疼痛評估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觀察組新生兒科護士知信行教育模式實施后15 d新生兒疼痛基本認知、新生兒疼痛評估掌握、新生兒疼痛干預掌握及新生兒疼痛認知總體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看出:將知信行教育用于新生兒科護士疼痛評估中能提高有助于提高評估質(zhì)量[9]。知信行教育是改變?nèi)祟惤】迪嚓P行為的模式之一,屬于是一種行為干預理論,能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chǎn)生信念及形成行為三個連續(xù),能提高新生兒科護士對于患兒疼痛評估水平及評估質(zhì)量,能了解對患兒疼痛評估的方法,能為新生兒治療提供依據(jù)和參考。本研究中,觀察組新生兒科護士對疼痛評估知曉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66.67%(P<0.05)。提示:將知信行教育用于新生兒科護士中有助于提高對患兒疼痛評估能力。但是,由于每一位護士工作年限、工作經(jīng)驗及學歷等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新生兒科護理過程中應根據(jù)每一位患兒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評估方法,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和參考[10]。同時,對于確診的新生兒應及時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使得患兒的治療更具科學性、合理性。
綜上所述,新生兒科護士在對患兒疼痛評估中實施知信行教育有助于提高護士的認知水平,改善新生兒科護士對新生兒疼痛的干預水平,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