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
毛澤東同志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卑簱P的精神狀態(tài),既是一個人、一個部門理想信念和責任感的外在表現(xiàn),又是扎實做好工作的內在動力和根本保證。
本次在桂平采訪,記者聽到、看到不少頗能觸動人心的人與事,切實感受到了精神力量對于辦好一件事、發(fā)展一項事業(yè)所產生的推力。
桂平屬于“人口大縣(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遇到的困難多、問題大,要在這樣的背景下讓縣域教育獲得迅速發(fā)展,除了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作為保障外,還需要“有人來辦事”,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
近年來,在桂平教育系統(tǒng),從教育局領導到相關股室工作人員,從中小學校長到普通教師,都體現(xiàn)出一種“主人翁”精神,他們不懼困難、埋頭苦干、樂于奉獻,推動桂平的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在一年內就通過了“區(qū)檢”和“國檢”,全市(縣)教育質量穩(wěn)步提升。
桂平市教育局局長黃建全上任伊始,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走遍桂平的每一所學校。事實證明,他不但做到了,而且有許多學校他還到過不止一次兩次。曾有一段時間,他的車后備箱里總裝著一樣東西——試卷。為了獲得第一手調研資料,他經常不打招呼就去某所學校,有針對性地選擇班級進行測試,然后拿回來讓非該校教師或教研員批改,以此獲取學校的真實數(shù)據(jù)。
黃建全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中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必須扎扎實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來不得半點虛假。
桂平市教育局督導室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工作中任務重、工作多、壓力大,全市(縣)700多所(個)學校(教學點),每一所(個)都不能落下,每一所(個)都得認真細致地進行督導檢查。該市督導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迎檢”期間,他們常常凌晨5點就得從城里出發(fā),“否則一天看不了幾所學校,桂平實在太大了”,而晚上回都城區(qū)時,“人家都開始吃夜宵了”。
為了做好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迎檢”工作,桂平中小學的校長、老師們真正做到了以校為家,全身心投入,不計較個人得失。為了節(jié)約資金,當?shù)卦S多中小學的老師們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動手粉刷墻面、裝飾圍墻和走廊、種植花草等。要知道,小學里以女教師居多,但桂平的女教師們“巾幗不讓須眉”,干起活來儼然都是“女漢子”。
精神的力量催生了強烈的榮譽感。在桂平采訪,記者幾次聽到這樣的反饋:“檢查組沒來我們學校檢查,我們太失望啦!”陪同記者采訪的工作人員同時“印證”:確實有一兩個校長,按照要求認真做好各項工作,聽說沒有被抽中檢查,就像孩子似的哭起了鼻子,感到十分委屈。
“別人是怕專家和領導來檢查,我們這里是盼著領導和專家來檢查!”陪同記者采訪的工作人員說道。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教育發(fā)展之路并非坦途,那些仍然停滯或緩慢行走在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路上的縣市,或許可以多學習桂平的精神。
(責編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