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育有一兒一女,都已成家,自然就有兩家親家。
兒媳是外地人,她的父母在老家生活,和我們主要靠電話、書信聯(lián)系,來往較少。女婿的父母和我們住在同一小區(qū),幾乎天天見面,日日打交道。親家是通過兒女而建立起來的親情關系,說起來是各過各的日子,實際上卻如同一根藤蔓上的兩只瓜果,互相關聯(lián),互相影響,事事處處都可能涉及兒女和他們的小家庭。由于有這一層關系,為兒女的利益考慮,我和老伴都覺得親家如同自家,親家的事就是自家的事,有喜事一起歡樂,有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互相關心但不過多干涉,互相幫助但不包辦代替。
兒子、兒媳一家和我們一起生活,兒媳和她的父母離得遠,平時很少照顧他們,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總是叮囑兒子、兒媳平時多和他們通通電話,聊聊家事,也盡量讓孫子多給外公外婆打電話親近親近。兒子一家一般每年暑期去一次岳父母家,我們盡量提供方便,促其成行。兒媳是個個體戶,回娘家時總顧慮店里生意,我們就放棄休息,為其看店代班,讓她安心回娘家。2017年11月,兒媳無意中得知其母親摔傷且瞞著他們未作聲,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深深被感動,全力支持兒媳放下生意立即返家看望,并主動承擔家務和店里的工作。
女兒一家是和公婆一起過的,平時大小事從不用我們操心。由于住得比較近,外孫喜歡來我家玩順便吃個飯,親家擔心會增加我們的負擔,不讓孩子過多地過來。如果有什么困難,我們兩家也是互相幫忙,一起克服。2015年,我愛人做手術住院,除了女兒、女婿忙上忙下外,親家夫婦也忙個不停,既承擔了家務,又要照料孩子,還時不時地到醫(yī)院來探望。而我們也一樣,只要親家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助的,決不會有半點含糊。
十幾年來,我們三家親家猶如三對兄弟和姊妹,從未有過半點尷尬和不睦,其原因就在于我們都能將親家當自家,將親家的事當自家的事,遇事多為親家想,多為兒女想,這種親情關系也就順理成章了。(老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