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
“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1799 - 1837)可謂全球聞名,中國首次翻譯出版他的小說和詩歌是在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那年由上海大宣書局出版了《俄國情史》一書,實際上就是如今大家熟悉的普希金小說《上尉的女兒》。
普希金寫詩是遺傳,他叔叔和父親都是詩人。圣彼得堡貴族之家的名門閨秀凱恩,因普希金所贈的那首《致凱恩》而名垂青史。殊不知,普希金之父早在兒子之前就曾追求凱恩,并為她寫下火熱的詩篇。也就是說,兒子愛上了父親的情人,同樣以情詩相贈。
1825年夏天,已為人妻的凱恩與普希金在米哈依洛夫斯克村相識,他們一起度過了數(shù)日美好時光。普希金愛上了凱恩并為她寫下《致凱恩》,在世間留下了燦若珠璣的名句:“有如曇花一現(xiàn)的幻影,有如純潔之美的精靈?!?/p>
話說,普希金的外祖父和外高祖都是激情燃燒的人,他們都犯過重婚罪,受到沙皇和教會的處罰。這些恰與普希金祖上的埃塞俄比亞血緣息息相關(guān),它從生物基因方面影響了普希金,在他身上表現(xiàn)出多情、奔放和狂暴的個性。
普希金家族的女性也受到這種基因影響,性格大多乖張暴虐,家族之中鮮有溫順隨和的女人。普希金爺爺與奶奶不和,奶奶與法語教師私通,爺爺發(fā)現(xiàn)后將奶奶投入家中地牢,不問吃喝,致其死亡。法語教師聞訊后也自縊身亡。普希金家族自始至終都彌漫著“阿比西尼亞狂暴”的氣氛。
尤值一提的是,普希金的母親有變態(tài)傾向。她精神受過刺激,對家中男孩冷淡和漠視。普希金童年時很少從母親那里得到溫情和撫愛,心理受到影響,長大后接觸女性時顯得猶豫不決,但他又渴望得到女性關(guān)懷。當(dāng)他對女性付出感情而得不到回報時,他就變得焦躁不安,甚至憤懣惱怒。
所以,普希金與女性交往時,一方面心中的情感真摯和熾烈,另一方面潛意識里又充滿懷疑和警惕。對普希金而言,他愛過和接觸過的女人都不如大姐奧莉加。普希金對奧莉加懷有深沉的愛,在他眼中,奧莉加是世界上唯一完美無瑕的女性。
普希金剛與娜塔莉亞結(jié)婚時,對她相當(dāng)冷淡。他認為,男人若對女人太熱情,女人就會輕視男人。普希金有時甚至故意不在家中過夜,以引起她猜忌,強化娜塔莉亞對他的愛。
因家庭原因,普希金少年早熟。他9歲即戀愛,對象是鄰家8歲小女孩蘇什科娃。普希金非但沒有表現(xiàn)出同齡男孩對女孩的漠視和傲慢,反而對蘇什科娃柔情似水、倍加呵護,成為這場少男少女早戀的亮點。
普希金15歲之后結(jié)識的女人逐漸多起來。他先愛上了劇團演員娜塔莉亞,之后又愛上了同學(xué)的妹妹巴庫尼娜,還與年輕寡婦施密特交往甚密。初遇愛情的普希金,給他遇見的每個女人寫詩,盡情抒發(fā)戀愛中男孩的歡愉和煩惱。
在16歲之前,普希金對女人的愛主要是精神性的。美女巴庫尼娜比他大4歲,普希金與她談的純粹是一場柏拉圖式的戀愛;普希金對大姐奧莉加懷有姐弟和戀人的混合情感??傊?,普希金自青春期開始后,便踏上了探索男女情感世界之路,也開始盡顯其文學(xué)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