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摘要:本文從山水畫中留白的形式分別從云、氣、山石、光、雪、水等山水畫中留白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分析,闡述留白在山水畫中的作用以及其特殊的哲學含義。了解中國山水畫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從而去理解中國山水畫的留白這一藝術(shù)形式的魅力。
關(guān)鍵詞:山水;留白;筆墨
正文:
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是山水畫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之一。南朝宋畫家宗炳提出“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不亦幾乎?”,宗炳用擬人化的隱喻,表現(xiàn)山川河流使用諂媚手段,以其俊秀、美麗和萬物爭寵,最終達到一種“道”的狀態(tài)。之后加上儒家、道家、釋家對于虛實、陰陽、自然之色的認識等,使山水畫留白有了理論基石。清代畫僧石濤的“一畫論”中提出“一”是萬物的開始,是簡化留白的依據(jù)。到近現(xiàn)代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家的探尋,使留白逐漸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再到當代畫家對留白的探尋,這意味著中國山水畫留白的內(nèi)涵上了一層新臺階。中國山水畫對留白內(nèi)容的應用主要表現(xiàn)技法有:
1.云
在中國山水畫留白中,云是一個主要的物象。清代張式在《畫潭》中寫到:“煙云渲染為畫中流行之氣,故曰空白,非空紙??占串嬕??!睙熢茪庀⒌拇捣?,使得畫面出現(xiàn)了生機,使得荒寒的畫境中流動著生動、靈活的氣息。云,其本身是白色的,雖然陰天下雨所出現(xiàn)的烏云是黑暗的,但一般很少表現(xiàn)。這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所影響的,體現(xiàn)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暢游”情懷。云要圍繞著山,順其勢而流動。其中有的云的空白是為了突出樹木,有的云為了突出房屋,有的云為了突出人物,有的云為了突出山石結(jié)構(gòu),等等而留。云的表現(xiàn)手法有
勾云法:即淡墨中鋒用筆,畫出流暢綿延的細線,來表現(xiàn)出云流動的狀態(tài)。通常用短的筆線,來表示云的聚積,表示云的陰面,故短線處多層次密集才能顯示出云的厚度來;長的筆線則甩來表現(xiàn)云的流動,表示云的陽面,故長線處層次少,才能表現(xiàn)出云的輕柔飄渺之感。勾云法略帶裝飾趣味,多用于較工整的山水畫中。
染云法:又叫烘云法。即不用線條勾出云的紋絡,而是用水墨皴擦烘染出云塊,通常用來表現(xiàn)氣勢磅礴厚重的云海,迷蒙浩蕩,幽深莫測。染云法更加注重云體的外形美,一幅畫中的云體大小、動勢、形態(tài),都要相互呼應,和諧統(tǒng)一,在變化中貫通,不能凌亂,散亂。烘染中要講究用筆的層次,既不能留下累累筆痕,也不能涂成一片死黑。
勾、染互用法:即把勾云法和染云法相互結(jié)合,使云即飄渺流動而又幽深莫測。
我們要根據(jù)畫面的需要,靈活的運用。畫云的筆墨要有勢,依靠勢來讓云靈動起來,多靠筆的靈動和用墨的鮮活來顯示出云的神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注重實際的大小、形態(tài)、貼切傳神。古人畫云,不僅僅拘泥于畫出云的形似,而是更要求表現(xiàn)出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云的形態(tài)。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大自然的觀察體驗是何等的認真細致。因此我們要畫好云,必須要從“師造化”上下功夫。
2.氣
水畫中的氣要清,不能有濁氣。用墨也要透氣,不能用死。氣是一種淺層次的留白的使用,正如同謝赫提出的“氣韻生動”,在繪畫中要注意線條的柔美,注意利用并體現(xiàn)純白的紙質(zhì)。氣升上天空,逐漸累積,多了成為云,云即為氣,氣即為云。二者在畫面中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的相似性。留氣的空白,是畫家氣質(zhì)的自然表露,需要畫家心胸寬廣,度量大,日常實踐,需要不斷豐富,需要認真研究文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畫家所畫的山水氣勢大。畫中氣勢與畫家本人的氣度相連。
3.山石
山石在自然界中有多種形式出現(xiàn),如崗巒、峰嶺、坡崖、丘陵、溝壑等等,各有其自身的特點,山巔具有平夷的動勢,巒有圓渾的動勢,懸崖有危險的動勢等等。金陵八家之一的龔賢,他畫的山石,上白下黑。其曰“白者陽也,黑者陰也。石面多平故白,上承日月照臨故白;石旁多紋,或草苔所積,或不見日月,為伏陰故黑?!绷舭椎膽?,可以突出體現(xiàn)出山石的凹凸,山形的高低起伏,陰陽錯布是山石相與背的主要表達方式,要注意山石之間的高下參差關(guān)系,展現(xiàn)出其自然天成的面貌。
4.光
光的留白應用,與中國道家的陰陽理論思想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對于光的表現(xiàn),有傳統(tǒng)的“白”與西畫的“白”兩種。山水畫中所表現(xiàn)的光,要遵循明為陽、暗為陰的道理。惟其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故筆實中之虛,虛中之實,虛者從有至無,渲染是也;實者著跡見痕,實染是也。虛乃陽之表,實即陰之里,故高低凸凹,全憑虛實?!薄,F(xiàn)代畫家李可染對逆光的表現(xiàn)和處理有著獨特的風貌,在他的畫中光線統(tǒng)一而真實,他的畫面中呈現(xiàn)出了博大、渾厚、沉靜的時代特征。
5.雪
雪其固有色就是白色,正所謂白雪。山水畫中的雪景表現(xiàn),其留白的面積通常來說是比較大的。對于雪景來說“留白”有著重要作用,用墨用色皆是來表現(xiàn)襯托雪的白的。干凈寂靜,是雪景的表現(xiàn)主題。
白雪即白,以墨色皴擦點染來表現(xiàn)出露裸的土層、巖石,用以突出白雪的白,體現(xiàn)出了黑白的對比。雪景中的白要有對比,應分出主要的與次要的,如若不然,全幅都用留白處理,估計最后就只是一張白紙了。所以說雪景的留白要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據(jù)需要深的水平,筆墨與留白要和諧協(xié)調(diào)。
6.水
水在中國山水畫中留白表現(xiàn)最多之一。水是清澈的、透明的,用墨來表現(xiàn)出山石樹木的形體,以墨的“黑”留擠出白,其“白”的外形可以作為瀑布,水口,等等。水就如同脈氣,穿插于畫面之中。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中寫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與道家的“無為”有很大關(guān)系,“水”的特性正好是“無為”,沒有意志和主動行為,依地勢而流動,清澄如鏡。
宣紙是山水畫的材質(zhì),宣紙的性質(zhì)決定了留白將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墨的墨韻與宣紙的白之間形成一種中國畫所特有的美感,具有一種意象上的純潔性。山水畫中看似簡單的留白卻蘊含著中國古典的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蘊含著人文精神。山水畫中的留白一直伴隨著山水畫的發(fā)展,留白對中國山水畫有著深刻的影響,隨著社會、繪畫越來越寬廣,留白的研究對現(xiàn)當代山水畫的發(fā)展以及未來的影響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1年.
[2]張彥遠.(唐)余劍華注釋 歷代名畫記.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 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 2007年.
[3]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