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騰飛 孫 浩 徐 京 陳 卓 韋習(xí)成 劉騰軾
(上海大學(xué)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上海 200444)
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耐磨鑄鋼在挖掘機中的應(yīng)用越來越廣泛,因而對耐磨鑄鋼熱處理工藝的設(shè)計與優(yōu)化也顯得愈發(fā)重要[1]。挖掘機廣泛應(yīng)用在礦山機械、土建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市政工程中,斗齒是挖掘機的關(guān)鍵易損部件。目前,國內(nèi)生產(chǎn)的斗齒材料主要為鑄造高錳鋼,而國外引進的斗齒材料多為鍛造低合金鋼[2]。斗齒的性能要求與其工作條件密切相關(guān),斗齒在工作過程中會直接與礦石、砂土等物料接觸,不僅承受物料的沖擊,還承受一定的彎矩,并可能磨損或脫落,因此在選擇斗齒材料時,一定要在滿足其使用工況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其耐磨性,還要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3- 4]。
研究出一種可用于挖掘機斗齒、且綜合性能良好的耐磨鑄鋼,一直是眾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點。本文在以Si- Mn為主的成分體系的耐磨鑄鋼基礎(chǔ)上添加一定量的Cr元素,得到一種新型含鉻低鉬耐磨鑄鋼,并著重研究了其經(jīng)不同工藝熱處理后的組織、性能及耐磨性,以便優(yōu)化出新研制耐磨鑄鋼的最佳熱處理工藝。
計算配比所需合金元素,采用15 kg真空感應(yīng)爐熔煉紐扣錠,共熔煉6塊試樣。利用PMI- MASTER PRO移動式直讀光譜儀進行成分分析,紐扣錠試樣的化學(xué)成分見表1。
表1 紐扣錠試樣的化學(xué)成分(質(zhì)量分?jǐn)?shù))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button ingot sample (mass fraction) %
配料分確定化學(xué)成分和計算爐料兩個步驟。采用CP225D電子天平稱重,最大值為220 g,儀器精度為0.01 mg。
紐扣錠的熔煉步驟為:原料準(zhǔn)備、裝爐、抽真空、充氬氣、熔煉、反復(fù)再次熔煉、取出合金錠、關(guān)機。原料表面需清理干凈,熔煉過程中伴隨電磁攪拌。最終熔煉出6塊質(zhì)量約150 g的紐扣錠試樣。
試樣熔煉后先進行高溫擴散退火,以改善成分偏析[5]。退火溫度為1 100 ℃,保溫3 h后隨爐冷卻至室溫;用砂輪機去除退火后試樣表面的氧化層。隨后對其中3組試樣進行淬火處理,另3組試樣進行淬火加回火處理。采用高溫箱式爐進行淬火加熱,回火設(shè)備為箱式電阻爐。淬火溫度為850、880和910 ℃,保溫2 h,水冷;回火溫度為200、250、300 ℃,保溫2 h,空冷至室溫。
熱處理前,利用JmatPro軟件對該成分耐磨鑄鋼進行熱力學(xué)和相轉(zhuǎn)變的計算,以確定相關(guān)的熱處理工藝參數(shù)。
熱處理后的試樣經(jīng)磨、拋和4%(體積分?jǐn)?shù))硝酸酒精溶液腐蝕,用金相顯微鏡(OM)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顯微組織觀察。使用洛氏硬度計測量試樣的宏觀硬度,試驗力為150 kg,每個試樣測量7個點,去除最大值與最小值后取平均值;使用MH- 3型顯微硬度計測量試樣的顯微硬度。拉伸試驗在MTS C45.305電子萬能試驗機上進行,采用非標(biāo)準(zhǔn)拉伸試樣,具體尺寸如圖1所示。
圖1 非標(biāo)準(zhǔn)拉伸試樣的尺寸Fig.1 Dimention of nonstandard tensile specimen
采用DX- NPO11 POD銷盤磨損試驗儀進行摩擦磨損試驗,試驗參數(shù)為壓力50 N,轉(zhuǎn)速477 r/min,時間3 600 s,對磨材料為φ5 mm的SiC球。每組取3個試樣,測量磨損前后質(zhì)量差。以3個試樣的平均失重作為最終磨損量。
從試驗鋼的CCT和TTT曲線(見圖2)可知,淬火后要獲得完全馬氏體組織,其冷卻速度至少應(yīng)大于10 ℃/s,因此優(yōu)先選用水為淬火介質(zhì)。
圖3是從850、880和910 ℃淬火的鑄鋼試樣的顯微組織。可以看出,不同溫度淬火后鋼的組織均為板條馬氏體。硬度測試結(jié)果得出,850、880和910 ℃淬火試樣的硬度分別為52.1、52.4和51.0 HRC。可見,隨著淬火溫度的升高,洛氏硬度先升高后降低。
當(dāng)淬火溫度較低時,溶于高溫奧氏體中的碳和合金元素含量較少,奧氏體穩(wěn)定性較差。因此,850 ℃淬火形成的馬氏體大小不均、 硬度較低,組織為馬氏體和殘留奧氏體(見圖3(a));淬火溫度升高到880 ℃,高溫奧氏體中溶解的碳和合金元素含量增加,馬氏體板條變得細(xì)小且分布均勻,排列也愈加規(guī)整(見圖3(b)),硬度有所提高;當(dāng)淬火溫度達到910 ℃時,奧氏體晶粒尺寸增大,淬火形成的馬氏體板條大小不均,且較為粗大(見圖3(c)),同時淬火組織中殘留奧氏體含量增加,硬度降低。
圖2 鑄鋼試樣的CCT和TTT圖Fig.2 CCT and TTT diagrams of the tested cast steel
圖3 不同溫度淬火后鑄鋼試樣的顯微組織Fig.3 Microstructures of the tested cast steel quenched from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圖4為鑄鋼試樣從880 ℃淬火并于不同溫度回火后的顯微組織??梢钥闯觯煌瑴囟然鼗鹪嚇拥慕M織差異不大,均為回火馬氏體。
圖4 從880 ℃淬火并于不同溫度回火后鑄鋼試樣的顯微組織Fig.4 Microstructures of the tested cast steel quenched from 880 ℃ and temp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00 ℃回火溫度較低,組織中殘留奧氏體較多,因此硬度不高。隨著回火溫度升高到250 ℃,殘留奧氏體量減少,硬度提高。當(dāng)回火溫度繼續(xù)升高到300 ℃時,一些雜質(zhì)元素可能會在原奧氏體晶界上偏聚,導(dǎo)致硬度下降[6- 8]。
圖5為鑄鋼試樣從880 ℃淬火并于不同溫度回火后的SEM照片。圖5中,白色的相為碳化物,不同溫度回火試樣的組織形貌無明顯區(qū)別。當(dāng)回火溫度為250 ℃時,組織中含有少量貝氏體,因此該溫度回火的試樣具有較好的韌性。
圖5 鑄鋼試樣從880 ℃淬火并于不同溫度回火后的SEM照片F(xiàn)ig.5 SEM photos of the tested cast steel quenched from 880 ℃ and temp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回火時,合金元素對馬氏體的分解及碳化物的析出及長大都有一定的影響。對于普通碳鋼,當(dāng)回火溫度高于250 ℃時,馬氏體中的碳化物開始溶解,隨即析出其他形態(tài)的碳化物;而對于含Cr合金鋼,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當(dāng)回火溫度從250 ℃提高到350 ℃左右時,馬氏體中碳濃度的下降速度減慢,從而延緩了合金碳化物的長大過程[9]。
圖6為鑄鋼試樣從880℃淬火并于不同溫度回火后的力學(xué)性能。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 試樣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250 ℃回火的試樣硬度最高;抗拉強度逐漸升高。摩擦磨損試驗發(fā)現(xiàn),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試樣的磨損量先減小后增加,250 ℃回火試樣的磨損量最少,并與摩擦因數(shù)的試驗結(jié)果相一致(見圖7)。因此, 250 ℃左右回火的試樣,硬度和抗拉強度均較高,耐磨性也較好,綜合力學(xué)性能最佳。
圖6 鑄鋼試樣從880 ℃淬火并回火后的硬度、抗拉強度和磨損量隨回火溫度的變化Fig.6 Hardness,tensile strength and wear loss of the tested cast steel quenched from 880 ℃ and then temper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ing temperatures
圖7 從880 ℃淬火并于不同溫度回火的鑄鋼試樣的摩擦因數(shù)隨摩擦磨損試驗時間的變化Fig.7 Variation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ested cast steel quenched from 880 ℃ and temp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duration of fractional wear test
(1)新型耐磨鑄鋼經(jīng)不同溫度淬火后的組織均為板條馬氏體;隨著淬火溫度的升高,試樣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880 ℃淬火的試樣硬度最高。
(2)經(jīng)880 ℃淬火、不同溫度回火的鑄鋼試樣的組織均為回火馬氏體;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試樣的硬度先增加后減小,抗拉強度逐漸升高,磨損量先減小后增加;250 ℃回火試樣的綜合力學(xué)性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