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仕
在我的家鄉(xiāng)紅山窯鎮(zhèn)所轄的十二個行政村中,毛卜喇是一個另類。
這是一個外鄉(xiāng)人聽了很奇怪、紅山窯人自己也覺得名字有些古怪的村子。就如同它的地形,用連綿的山把自己圍了一個小盆地,將之與周邊其他的村落分隔了開來,看起來就像咱缸窯里燒出的一個發(fā)面醬盆,封閉而厚實。
難道是要獨門獨戶地過日子嗎?
也許是。在我們少年時期的印象中,各個村莊之間打交道還是比較多的,比如李家莊和張家莊。李老大的姑媽在張家莊,春種的時候,李老大去張家莊幫姑媽家種地;李老二的外父在張家莊,秋收的時候,李老二一家去外父家?guī)兔κ仗?李老三的舅舅在張家莊,過年的時候,李老三帶著孩子去舅舅家拜年;李家莊的王老七成年了,李老大說張家莊張老三的小女子茶飯好,針線活也做得不錯,幫忙給牽牽線,等等。村子和村子,總是因血緣關系聯結得異常緊密,拿出任意兩個村子來,總能找出好幾家親戚。而對于毛卜喇來說,好像有些例外,村村莊莊很少聽到有毛卜喇的親戚。聽年紀大一些的人喧起來,看那神態(tài)好像是個非常非常遙遠的地方,是個似乎和紅山窯沒有關系的地方。而在老人們的言語里,我聽到毛卜喇人的字寫得漂亮,做起事情來有板有眼,甚至非常講究,透著一種古風。毛卜喇的“卍”字燈會,更是遠近聞名。
于是,毛卜喇在大家的腦海里,形成了一種時近時遠、縹緲而又神秘的感覺。
這大概是地理因素造成的。由于四面環(huán)山,毛卜喇外出的通道極少。最方便的一條,就是南面通往焦家莊鄉(xiāng)的一條峽谷,峽谷邊有一條多年走出的小路,蜿蜒崎嶇,坑坑洼洼,布滿了石子,走起來磕磕蹭蹭的,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彎。但如果用“這里的山路十八彎”來形容的話,大約不為過的。另外,還有從西北面通過月牙湖通往王信堡、從東面通過圣容寺通往金川西的道路,這兩條路都沒有通往焦家莊的那條方便。不過在國家實施“村村通”工程后,毛卜喇的這三條路都鋪好了瀝青,成為了毛卜喇走往外界的通途大道。步行人和毛驢的身影早已消失,代之而起的則是進進出出的各類小車。
我們初三的物理老師毛著成,就是毛卜喇人。記得毛老師當時剛剛上班,穿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風華正茂,揮斥方遒,做事認真嚴謹,一絲不茍,對學生要求極為嚴格。他一手漂亮工整的楷書,常常寫得滿黑板密密麻麻,卻又行列清楚,美觀大方,每一筆每一畫都認真到位。下課后,值日生舍不得擦去,愛寫字的同學則又將之作為字范,臨習了一遍又一遍。毛老師性格溫和,但上課卻很嚴肅,眼睛一眨都不眨,讓人總是感覺他每節(jié)課都是百分之二百地投入,也讓你感覺到他的威嚴,不敢有絲毫的馬虎。歐姆定律、焦耳定律、安培定則等等知識點,他檢查起來像語文老師檢查課文背誦一樣嚴格認真,也使得一些后進生叫苦不迭。毛老師的言行,似乎在印證著老人們對毛卜喇的印象。多年以后,同學們提起這事,對毛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
可能是地理上的疏遠,造成了毛卜喇人和家鄉(xiāng)在心理上的隔膜,這種疏離是能夠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鄉(xiāng)上只有紅山窯中學和王信堡中學兩所中學,各個村小學的孩子畢業(yè)后,按就近入學的原則升入這兩所學校讀初中。而毛卜喇由于和焦家莊鄉(xiāng)、王信堡村近,學生讀初中一般都是在焦家莊中學和王信堡中學讀的。也是在我讀初三的時候,有個毛卜喇的姓毛的同學轉入我們班級,作為孩子時代的我們對于這種地域性的差異是懵懵懂懂的,但是對這個同學和我們之間差異的感覺卻很明顯。也許是一種毛卜喇味吧。時間久了,才發(fā)覺他的膚色稍白,頭發(fā)微黃。怎么會這樣呢?更讓人覺得有些奇怪。在做事特點上呢,好像也有一些區(qū)別于其他同學的地方。多年以后,看到縣文化館宋國榮老師的一篇文章《永昌姓氏》,才知道毛卜喇的毛姓都是蒙古人的后代??墒敲晒抛宓哪w色并不白啊,難道我這同學是傳說中的驪靬人的后代嗎?這只能交給人類學家去研究了。這時候想起毛老師來,他的膚色和相貌,好像并沒有這樣的區(qū)別。
說起蒙古族,應該說回到了毛卜喇這個村子的正題。
“毛卜喇”這個詞語,來源于蒙古語音譯。在紅山窯鄉(xiāng)所有的村子中,毛卜喇是唯一的一個“外來詞”,這大概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對“毛卜喇”這個詞匯感到另類的緣故吧。如此說來,毛卜喇可能是在元朝蒙古人統治時代留下的一個地名。按照毛卜喇毛家人《毛氏家譜》的記述,其先祖哈喇歹于明洪武初年,率眾自武威歸附朝廷,任職千戶,因其戰(zhàn)功,明英宗賜姓毛氏。哈喇歹曾孫毛忠為永昌縣歷史名人,初名哈喇,后隨其父移居永昌,屢立戰(zhàn)功。他死后,朝廷贈給他侯爵,謚武勇,現毛卜喇村有“毛武勇公家祠”。
哈喇歹,哈喇,好另類的名字。是聞著香味、嘴角流出了哈喇子的“哈喇”呢,還是肉放久了、散發(fā)著哈喇味的“哈喇”?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內在的聯系?而永昌縣有一種叫做“卜喇子”的風味小吃,又是否和毛卜喇有著某種關系?這些問題都令我著迷,然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結果是,問了好多的人,也沒有問出個所以然來。鄉(xiāng)村里的事,不像王侯將相的起居吃喝拉撒,都有歷史學家在那兒做記錄,是不大容易說得清楚的。
毛卜喇,漢語意思為“苦澀的泉水”。在毛卜喇西北面靠近月牙湖的地方,有好多的苦水泉眼。泉水周圍土地上一行行白色的鹽堿,像老鄉(xiāng)汗褂子上的一道道汗?jié)n。過去的毛卜喇人,就一天天喝著這樣的苦水,一年年忍受著莊稼地缺水干旱的折磨。這些含堿多的苦水,卻又滋養(yǎng)了毛卜喇周邊山上的沙柴。毛卜喇的羊群,就是吃著這兒的沙柴、喝著苦澀的泉水,長出了河西走廊最鮮美的羊肉。這也許正因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句古語。如果我說毛卜喇的羊肉是全國最美味的羊肉你可能不信,但咱毛卜喇的羊肉可是咱金昌最好吃的羊肉,而咱金昌的金川區(qū),則獲得過“中國羊肉美食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由此可以想見咱毛卜喇羊肉的鮮美程度。就我個人感覺而言,以前聽大家說西安的羊肉泡饃最好吃,可是前幾年去西安的時候,就沖著這羊肉泡饃的名頭,我在大雁塔旁的美食店要了一碗,但那碗讓我盼望已久的羊肉泡饃卻大掃我興,沖鼻的膻味擊垮了我的食欲,我懷疑自己在大唐的地盤上碰見了李鬼。怎么都不甘心,于是又到回民街的老孫家羊肉泡饃以“驗明正身”,可是依然一股膻哄哄的味道,實在難以下咽。俗話說:“鄉(xiāng)里人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一比,我才發(fā)現我們并沒有在意的家鄉(xiāng)羊肉,竟然好過這傳說中的西安羊肉泡饃許多倍。咱金昌的羊肉美,美就美在沒有膻味,尤其是毛卜喇的羊肉,更是金昌羊肉之冠,成為咱們西北羊肉的一大品牌。有一次和幾位朋友吃飯,座中有一位走南闖北的企業(yè)家,說是哪里的羊肉都不吃,可是卻在咱金昌的羊肉面前開了戒,而且連聲夸贊“好吃,好吃,真的太好吃了!”
毛卜喇是家鄉(xiāng)名副其實的一塊缺水的地方。在毛卜喇西面有一塊廣闊的沙灘,只要看看那一片鋪滿了鵝卵石、可以稱之為不毛之地的土地,你就能體會到毛卜喇缺水的狀況。毛卜喇的幾個村子中,有一個叫做常水地的莊子,是因為能夠經常澆上正常的水而非苦水而叫做了“常水地”。一位在縣城工作的朋友說,他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看見一個同學沒有洗臉,就批評他說:“你這孩子,怎么又沒有洗臉啊,你是毛卜喇的嗎?”連城里的老師都把它當做了批評孩子的專用術語,可見毛卜喇缺水的名聲之大。
說毛卜喇缺水,其實毛卜喇有好多的泉眼,有豐富的地下水源。光是西面,就因眾多的泉眼而在1970年代以來建成了大泉水庫、中泉水庫和小泉水庫。東面呢,則有一條溪流潺潺、清澈見底的圣容泉,流向圣容寺,匯入金川河。當地有一種形象的說法,說毛卜喇人是“三張嘴吃飯,一個屁股拉著”,天生享受著這上天恩賜的便利條件,毛卜喇人又是幸福的。農村包產到戶以后,勤勞的百姓又打了機井,解決了人畜飲水和莊稼地灌溉的困難。
最初知道毛卜喇這個詞語來自蒙古語音譯的時候,還以為它是元朝蒙古族統治時才出現的一個村落。但是,當我在一個初夏的下午,登上金川河畔巍峨的山頂之時,看著雄偉的漢明長城沿著蜿蜒的峰巒逶迤而西,看著古老的烽燧相互凝望照應的時候,我才明白,這個滋養(yǎng)了圣容寺的村莊,這個沿著長城南墻而建的村莊,在這個狹小的盆地里,已經生活了兩千多年。那個叫做“上隘門”和“下隘門”的村子,可是最先為守護長城、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的村子?它們遙相呼應,又不知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遙想這兩千多年來,漢民族和匈奴、羌族、吐蕃、回鶻、黨項、蒙古等少數民族在不同的時代,騎著戰(zhàn)馬,手握刀槍和弓箭,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一會兒你進我退,一會兒又你退我進,一會兒守著長城,一會兒又攻著長城,最后,卻又彼此和解,交流融合,這是一片多么讓人思緒萬千、感慨萬分的土地啊!這個小小的村落,不知承載了多少兵荒馬亂,也不知為多少個離亂的家庭提供了安慰和溫暖。光是為圣容寺香火鼎盛時那三千多僧侶提供給養(yǎng),以其有限的人力畜力,這片布滿沙灘的土地,可要付出多少的血汗?
毛卜喇、苦水泉,可是這片神奇的土地,遭受一場場血淚戰(zhàn)爭辛酸的淚眼?可是一隊隊民夫,夯筑這萬里長城哭腫了的雙目?可是玄奘當年在圣容寺講經弘法,萬千眾生于苦難中閃爍著幸福淚花的雙眸?
一個寂靜的下午,我來到了長城下,我想用我粗笨的雙腳,斗膽丈量一下先民們的足跡,摸摸他們粗壯的臂膀,聽聽他們雄壯的心跳,以及他們悲戚的呼號和無奈的呻吟??墒?,在那個日光豐裕得近乎奢侈的的下午,廝殺聲在我耳畔響起,佛號在我腦海里回旋,風聲、雨聲、狼嚎聲、馬嘯聲交織在一起,我一時感到頭暈目眩,茫然無措。我想鎮(zhèn)靜一下悸顫的心跳,調整一下紛亂的思緒。許久,幾只蹦來跳去的螞蚱,幾聲咩咩的羊叫,才把我從那遙遠的歷史幻象拉回到現實當中。
如今的毛卜喇,不再孤寂,不再紛亂。在國家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和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背景下,東面的圣容寺已經修繕一新,其獨特的唐代建筑圣容塔,以及附近古老的漢長城、烽火臺、宋元時期的花大門石刻、獨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流水潺潺的金川河、波光粼粼的金川峽水庫、風光旖旎的休閑度假村,形成一條獨居特色的觀光帶,吸引了眾多的省內外游客。在村委會附近,正在修建毛卜喇民俗村。由于環(huán)境相對閉塞,毛卜喇相對于其他村莊較多地保留了民俗,政府正在借此大力發(fā)展旅游經濟。而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卍”字燈,據說是在明朝的時候,一位名叫李發(fā)仁的毛卜喇人在北京做小商時利用三年的時間繪成圖譜引進來的。永昌的民間小曲《繡荷包》中有“毛卜喇的‘卍字燈,壓定十三省”的唱詞,其名氣由此可見一斑?!皡d”字燈擺放呈復雜的“卍”字形狀,游人進去后就像進入了迷宮,一旦走錯,至少走夠十里的路程才能夠走得出來?!皡d”字燈共有365根桿,代表一年有365天;有108盞燈,分別代表36天罡和72地煞。以往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毛卜喇都要舉辦“卍”字燈會,引得周圍村莊的人都來觀看,好一番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熱鬧景象。
漢長城、烽火臺,圣容寺、唐塔、“卍”字燈、現代農業(yè)、現代鄉(xiāng)村游,古老的文化元素和現代新型業(yè)態(tài)相互融合,使另類村莊毛卜喇煥發(fā)新的生機。相信隨著民俗村的建成,熱鬧起來的的毛卜喇將變得更加紅火。
另類的毛卜喇,迎來了新的春天。
責任編輯 王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