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苗
那一年,《紐約太陽報》一位年輕記者采訪愛迪生:“愛迪生先生,您目前的發(fā)明(電燈)曾經(jīng)失敗過一萬次,您對這些有什么看法?”
“年輕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對未來很有幫助的啟示:我沒有失敗過一萬次,我只是發(fā)現(xiàn)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大多數(shù)人每失敗一次,做事的熱度就會降低一格,直到丟失信心,失去勇氣,放棄前進。真正的強者如愛迪生這般在每次失敗中收獲經(jīng)驗,從而站在更高處眺望。所以,大多數(shù)人平凡庸碌,愛迪生只有一個。
居里夫婦從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經(jīng)過幾萬次的提煉,處理了幾十噸礦石殘渣,終于得到0.l克的鐳鹽,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鐳宣告誕生!在居里夫婦眼里,“失敗”不是墓碑,而是一塊墊腳石。
陳景潤在一間破舊的小屋里,借著一盞昏暗的油燈,伏在案頭開始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他不分白天黑夜地算啊算啊,鋼筆不知用壞了多少支,草稿紙用了一張又一張,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那些草稿紙最后竟裝了幾麻袋。在陳景潤眼里,“失敗”不是終點,而是嶄新的起點。
動畫巨匠宮崎駿默默堅持最傳統(tǒng)的手繪,堅持自己的思考,用十六年的時間完成從腳本、分鏡、原畫到場景設(shè)計一系列創(chuàng)作,38歲時他終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沒想到票房慘敗。此后,宮崎駿沉寂了五年。43歲那年他的《風(fēng)之谷》贏得了世人一片驚嘆。宮崎駿說:“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后,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痹趯m崎駿眼里,“失敗”不是絕望的代名詞,而是揚起風(fēng)帆的希望。
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約翰的信中說:“如果你宣布精神破產(chǎn),就會輸?shù)粢磺?。”支撐一個人無數(shù)次失敗以后繼續(xù)戰(zhàn)斗的是精神力量,每次“失敗”都有意義,它告訴我們下一次的探索可以另辟蹊徑,不再重蹈覆轍。
失敗,是一種資源,智慧的人能將其轉(zhuǎn)化成特殊的能量,看到失敗中的生機與可能。如果拒絕失敗,等于拒絕成長,讓自己放棄了遇見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