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悅銘
【摘要】鋼琴曲《常青就義》是一首中國鋼琴作品,也是鋼琴教學中深受歡迎的一首鋼琴作品。本人多次演奏這首鋼琴曲,本文在論述的過程中將感性與理性認識結合起來,加入自己的理解。從鋼琴曲的的結構、彈奏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詮釋。
【關鍵詞】演奏技巧;音樂表現(xiàn);曲式分析;中國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特征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鋼琴曲《常青就義》的創(chuàng)作背景
鋼琴曲《常青就義》是鋼琴組曲《紅色娘子軍》的選段之一?!都t色娘子軍中》包含了六個樂章,分別是第一章《娘子軍操練》、第二章《赤衛(wèi)隊員五寸刀舞》、第三章《瓊花參軍》、第四章《軍民一家親》、第五章《快樂的女戰(zhàn)士》和第六章《常青就義》。這首作品主要以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yè)績?yōu)樗夭?,講述海南婦女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拿起槍、不怕犧牲、堅持斗爭的故事。
《紅色娘子軍》舞劇是中央芭蕾舞團集體改編,由李承祥、蔣祖慧,、王希賢編導,吳祖強、杜鳴心等作曲的大型芭蕾舞劇。主要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海南島以中國革命歷史為依托,故事講述了從惡霸手中逃出來的吳瓊花,在紅軍黨代表洪常青的幫助下,逐漸從一個農(nóng)村姑娘轉變成為一個有著堅定地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娘子的過程。這部舞劇的音樂創(chuàng)作也十分成功,音樂中融合了海南民歌的音樂素材,吸收了大量其他民族的音樂。它的音樂旋律不僅動聽,而且具有深刻的藝術表現(xiàn)力,音樂形象與故事中所展現(xiàn)的人物形象能夠緊密相聯(lián),音樂的發(fā)展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緊密結合,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引人入勝。在這部舞劇的音樂中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常青就義,主要表現(xiàn)了黨代表洪常青豪邁堅定的性格,歌曲中還含有了某種悲壯的色彩。杜鳴心先生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使這首舞劇改編的鋼琴組曲成為了他的代表作品。
二、鋼琴曲《常青就義》的音樂分析
(一)表現(xiàn)情感分析
《常青就義》是舞劇《紅色娘子軍》第六場選曲。
全曲一共分為5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引子,慢速的,是鋼琴曲由低到高的音階走向引出全曲的主題,仿佛訴說了英雄們緩緩道來,樹立了一個昂首挺拔的高大形象;第二部分稍快,音樂變得既從容又莊嚴,展現(xiàn)了另一個主題,展現(xiàn)了常青們與戰(zhàn)士陷入了一個回憶的場景;第三部分,是堅定有力的,表現(xiàn)了英雄們與敵人的英勇搏斗,曲子的力度由弱漸強,速度逐漸漸快,旋律由低音像高音推進,是把曲子推向高潮的一個過渡;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氣勢磅礴,需要演奏者的激情,展示出雄壯的場面;第五部分采用了國際歌的旋律,歌頌了那些大義凜然、英勇就義的戰(zhàn)士們。全曲在歌頌中結束,情緒深沉而悲壯,表達了人們對英雄的懷念和崇高的敬佩之情,讓人回味無窮。
(二)鋼琴演奏技巧的分析
作品的開頭,從第1小節(jié)到第20小節(jié),在演奏的時候要求速度必須要慢,左手的低音部分需要保持穩(wěn)定,彈奏時要輕一些,來突出右手的旋律,右手旋律要清晰,突出作品的主題。左手的震音不要過于強烈。在彈奏震音時,小指和大指還要保持均勻,每個音要平均地演奏,要注意均勻性。另外,左手的彈奏要有速度的要求,要快速演奏并且彈奏要清晰。為了更好地演奏作品,我們需要單獨練習左手,分聲部練習,這樣更能突出作品的層次。
第20小節(jié)到第43小節(jié),作品的這個部分是一個發(fā)展的部分,左手的震音由大指和小指逐漸改變?yōu)橛纱笾负投秆葑?,由三十二分音符和連續(xù)的連音組成,這給演奏加大了難度,我們需要掌關節(jié)放松,除了運用手指的力量外還可以借助手腕的擺動力,我們在演奏這段震音時,要安排好左手的指法,讓這段震音流暢,清晰地演奏出來。音樂要飽滿,音與音之間要有顆粒性。左手在跑動過程中要保持貼鍵彈奏,要保持速度的流暢和均勻,手指要靈活。
第44小節(jié)到第79小節(jié),這一部分是回憶的,旋律比較柔和,強度變?nèi)酢S沂忠p輕地彈奏,有輕快的感覺,以突出左手的旋律。在彈奏左手時要清晰,不能過于連奏,這時候不適合運用太多的踏板。這段回憶是美好的,要彈出喜悅的感覺。
第80小節(jié)到第149小節(jié),這一部分開頭運用了和弦和休止符,彈奏和弦時每一個音要一起落鍵,要飽滿。這部分的音樂要逐漸漸強。節(jié)奏要穩(wěn)定,休止符的時值要保證準確。在第120小節(jié)到第149小節(jié)中,左手和右手有一系列的八度音階下行,這一部分是要將全曲推向高潮所做的準備,音樂由弱漸強,把輝煌的氣勢烘托起來,最終將全曲推向高潮。
第150小節(jié)到170小節(jié),這一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由于前面連續(xù)八度下行將整首曲子烘托下來。與前一部分相比較這一部分的氣勢更加恢弘、壯觀。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更加注意力度的掌握。在彈奏和弦時手腕要放松,把手臂的力量傳送到手指上。這一部分也是全曲的難點,我們要注意演奏時聲部和線條的清晰化,要注意左右手的配合。
第172小節(jié)到194小節(jié),這一部分采用了國際歌的旋律,是全曲的結束部分。這部分旋律是要帶著歌頌的情感去彈奏,表達人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仿佛看到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右手的和弦要柔和,要由弱漸強,不要太強,將音樂逐漸向前推進,最終在期盼的過程中結束全曲。
三、鋼琴曲《常青就義》演奏體會
(一)《常青就義》鋼琴曲的民間音樂特點
中國鋼琴曲《常青就義》,展現(xiàn)出的是民族的風格,具有民族的神韻。很多鋼琴曲中都是由一些民歌中所改編的,中國的鋼琴曲主要是追求形式服從于內(nèi)容,每一個作品都表達出了作曲家深刻的體會和一個時代背后的故事。中國的鋼琴曲很多都是由一些民族樂曲或者民間歌舞劇改編而來,各國的鋼琴愛好者可以通過演奏中國的鋼琴作品來體會中國的音樂魅力。中國鋼琴的民族化是有旋律的民族化,很多作品都引入了一段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隨后對它進行變奏,加入了作曲家的一些理解,開始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這也是中國鋼琴曲的一些特征。
中國鋼琴作品《常青就義》中也具有“標題性”的特點,簡潔短小的四字標題給我們帶來豐富的想象,也表達了這個作品的主題,通過樂曲的標題來理解音樂的內(nèi)容,這也是中國樂曲的特點。中國鋼琴的標題性分為敘事性標題或者是寫意性標題,《常青就義》則屬于敘事性標題,它敘述的是一個人物的故事,讓人們從音樂循序漸進的變化來感受音樂形象。
(二)《常青就義》音樂中所展現(xiàn)的人物形象
在音樂中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出一個英雄人物的形象特征,我們可以體會到音樂中所描繪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內(nèi)心情感。這首曲子主要展現(xiàn)的是洪常青的主題,音樂主題一出現(xiàn),表現(xiàn)了洪常青的沉著與穩(wěn)重的人物形象,洪常青主題貫穿整個音樂之中。并且隨著主題的不斷發(fā)展和變化,洪常青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我們更加崇拜一個共產(chǎn)黨人為了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不怕犧牲的崇高品格。整首音樂在《國際歌》中結束,是全曲的高潮,體現(xiàn)了洪常青從容不迫,大義凜然,走向戰(zhàn)場的莊嚴、雄偉的形象。
四、總結
每一個鋼琴作品所展現(xiàn)出了當時所處時代和社會背景,和當時人們對社會生活的態(tài)度。本文通過對這首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分析及演奏體會這幾方面進行了闡述。除了對曲子的結構進行分析之外,我們還要了解一些中國鋼琴作品的發(fā)展和中國鋼琴作品的一些特點,我們要發(fā)展我們民族的東西,多對中鋼琴作品進行演繹和分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們要發(fā)展本國的音樂,讓它發(fā)揚光大,為我們的鋼琴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2]卞祖善.杜鳴心的舞劇音樂[J].中央音樂學院報,1989 (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