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斯蘭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本文通過對包頭市青昆清真寺的調查,闡述了伊斯蘭教音樂的分類與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伊斯蘭教音樂的傳承以及自己的看法,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伊斯蘭教音樂文化,從而促進其發(fā)展與傳承。
【關鍵詞】伊斯蘭教音樂;宗教音樂;調查;傳承
【中圖分類號】J608?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伊斯蘭教音樂作為一種宗教音樂,有很多古老的文化內涵。筆者作為一個回族姑娘,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長大,從小就覺得伊斯蘭教非常神圣,長大以后更是對伊斯蘭教尤其是宗教音樂有很大的興趣。所以,筆者作為“局內人”的視角,通過田野調查,以包頭市青昆清真寺為考察對象,探索伊斯蘭教音樂的特征以及傳承現(xiàn)狀。
一、包頭市伊斯蘭教音樂的特征與分類
包頭市伊斯蘭教音樂按音調特征可以分為宣禮音調、誦詠音調、贊圣音調三大類,下面對各種音調展開記述。
(一)宣禮音調
又叫邦克詞,呼喚周圍的穆斯林來清真寺禮拜,所有人在歸信伊斯蘭教以后都要禮拜,禮拜是每一個穆斯林要天天遵守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伊斯蘭教徒每日要做五次禮拜,這是伊斯蘭教的規(guī)定。
關于禮拜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很久以前,古老的穆斯林經歷了很多變遷。因為大家忙著工作,穆斯林有時會忘記禮拜的時間,可是穆圣卻找不到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天一個圣門弟子——阿布頓拉·本·栽德說:“我睡覺時夢見一個人手中拿了一個貝殼”,我說:“安拉的仆人,你能否把這個賣給我”?他問道你買它有何用,我便說用這個貝殼來喚人來禮拜,他說:“我能告訴你一個更好的辦法嗎”?我說當然可以,他隨后教我說:安拉至大(四遍)……當他早上將夢境告訴給穆圣時,他說:“這是一個真夢,你和比倆里都站起來,把你見到的夢到的都教給他,讓他用這個方法來喚人禮拜,他的嗓音比你的洪亮。”于是他們以此來高呼人們來禮拜。自那天后,穆斯林便開始用邦克的方法來召喚人來集體禮拜。①
青昆清真寺呼喚禮拜的喚禮詞,節(jié)奏比較自由,音調比較高亢、激昂,在尾音處都會拉長音,表現(xiàn)出一種悠揚回蕩的特點,以級進的方式上行二度或下行二度發(fā)展,延長音多,像是在呼喊,起到一種呼喚、召喚的作用,非常具有召喚性。并加上青昆清真寺內部外部都有音響,更加突出了這一特點,并且也起到了召喚人們來禮拜的作用。宣禮詞沒有固定的音調,所以,每天的宣禮音調也會有一些不同。
(二)誦詠音調
念誦《古蘭經》要用阿拉伯語,阿拉伯語是一種具有特色的語言,根據發(fā)音不同會形成律動性很強的一種音樂形式,這樣會體現(xiàn)一種宗教音樂的獨特魅力。再加上誦讀者自身的理解,誦讀出來才會表現(xiàn)得很完整。這種具有特色的音調,會使人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即使在沒有任何樂器伴奏的情況下,還是會打動每一個人。
筆者在請誦詠家李老師念誦《古蘭經》時,他說誦讀時要帶著內心對于信仰的虔誠,發(fā)自內心地來誦讀,由于誦讀古蘭經沒有固定的音調,所以每個人念得都會有所不同。
李老師念了一段清真言,參考譜例二:
本曲是由十四小節(jié)組成的單二部曲式,清真言的旋律是以dol為主音,音域也較窄。A部分是A部分的變化重復,與A部分有些不同。節(jié)奏感比較強,有一種自由歡快的感覺?!豆盘m經》中這樣的小歌曲還有很多。
在誦讀《古蘭經》時,誦讀的發(fā)音和速度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注意在拜讀中不能高聲誦讀和低聲默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誦讀,以體現(xiàn)出回族穆斯林對真主的信仰以及歌頌贊揚真主的情感。
(三)贊圣音調
在伊斯蘭教中,還有很多總宗教活動和儀式,誦詠《古蘭經》只是其中的一種,回族伊斯蘭教活動中有一種唱誦“贊圣詞”,贊圣詞是歌頌圣人、紀念安拉的,是弘揚伊斯蘭教的一種歌曲形式,老一輩的“伊瑪目”為了便于記憶,寫了好多類似歌謠的贊圣詞,成為了伊斯蘭教音樂的一種。許多國家為了弘揚贊圣詞,還加入了樂器伴奏。馬來西亞歌手茜拉用小樂隊伴奏的方式來演繹贊圣詞,由于阿拉伯語節(jié)奏感強的特點,很適合用鼓來伴奏,但是在包頭地區(qū),是沒有伴奏的。
在回族的普遍認知上,贊圣代表著高尚、高貴。他們尊重并且信仰著伊斯蘭教音樂的精神,并且在青昆清真寺里,多數(shù)穆斯林都欣賞贊圣詞,覺得聽了贊圣詞會讓他們感受到宗教音樂的魅力。筆者在青昆清真寺采訪了誦讀家李老師,他說贊圣的音調具有多樣性、國際性,因為贊圣詞就是抒發(fā)自己內心對真主和穆圣的贊美與向往,對于音調沒有具體的要求,但是要符合伊斯蘭教的教義。
二、伊斯蘭教音樂的傳承與思考
對于回族音樂,我們的態(tài)度應該是以其所長,克其之短,繼承其古老珍貴的精華,弘揚回族伊斯蘭教音樂?;刈逡魳肺幕瘋鞒?,不能總是發(fā)揚原有的知識,而是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從而繼續(xù)傳承,即“與時俱進”。但有一點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那就是傳統(tǒng)的盡可能保持、伴有,將流變降到最低可能,而這一點在傳統(tǒng)音樂傳承過程中顯得彌足珍貴。
(一)寺院傳承
在包頭市青昆清真寺有著十分嚴格的師承過程,一個合格且優(yōu)秀的阿訇要經過大量的學習和實踐。包頭清真寺建立了學習班,為了培養(yǎng)一些“海立凡”,男女分開授課,根據不同的水平分為不同班級,并且沒有學制限制,完全免費。海立凡在主麻日的時候也會和自己的老師一起,邊學習邊實踐,海立凡在出師的時候也會保留著自己老師的一些唱誦風格。清真寺是傳承回族伊斯蘭教文化的重要場所,是教授宗教知識的場所,很好地造就了回族伊斯蘭教知識分子,也將回族音樂文化更加發(fā)揚光大。
(二)社會傳播
當代社會中,回族的音樂文化傳承條件也有著各種困難?!八摺钡慕槿胍咽遣豢杀苊?。這里所謂的“他者”是指調查者和研究者。近年來,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發(fā)展普遍受到人們關注。長期以來,伊斯蘭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宗教?;刈遄駨囊了固m教的信仰,也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民族。作為一名穆斯林,我將盡我所能把這種美好的聲音傳播給更多的人。但作為一名調查者,我的意愿是希望更多的人來了解伊斯蘭教音樂的魅力,尤其是希望能夠引起非穆斯林文化工作者來關注、研究回族的音樂文化,使回族音樂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作為一名穆斯林,我?guī)е鴮ψ约盒叛鲆了固m教的尊重與虔誠,來到青昆清真寺進行了對包頭市伊斯蘭教音樂的調查,因為家庭的影響,從小就參加各種回族節(jié)日和一些儀式活動,這次通過調查更深層次地了解伊斯蘭教的音樂。本文運用田野調查中的個別訪談法、直接觀察法來進一步研究,本人本著描寫事實、抒發(fā)其感,傳播這種文化藝術,弘揚音樂的歷史,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伊斯蘭音樂并且感受它的魅力!
注釋:
①黑福海.清真寺內部教材[M].呼和浩特,2002.
參考文獻
[1]回族簡史編寫組.回族簡史[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78.
[2]馬堅譯.古蘭經[K].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3]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7.
[4]金宜久.伊斯蘭教[K].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10).
[5]自慧中.內蒙古回族歷史研考[G].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6]李興華.淺談回族文化[J].銀川:回族研究,2007.
作者簡介:李欣(1994—),女,回族,內蒙古包頭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