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克亮
[摘? ? ? ? ? ?要]? 隨著2015年“互聯網+”理念的提出,對傳統(tǒng)行業(y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技術,可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深入貫徹新課改教學策略。首先分析中職語文教學現狀,同時闡述“互聯網+”對中職語文教學的影響,最后總結了“互聯網+”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措施,旨在為實現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 ? 鍵? ?詞]? “互聯網+”;中職語文;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4-0068-02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中職語文教學難以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只有強化教學改革,才可保障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實現中職學生綜合素質、專業(yè)技能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互聯網+”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方法,詳細闡述如下。
一、中職語文教學現狀
(一)注重灌輸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比較落后,難以保障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且部分教師選擇的是“一言堂”“全板書”教學形式,未能深入貫徹新課改教學理念,未能強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進而導致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停滯不前。
(二)課堂氛圍枯燥
中職院校未能順應時代發(fā)展轉變課堂教學方式、課堂教學
理念,進而無法為學生提供舒適、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使語文課堂教學沉悶、枯燥。教學方式不科學,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無法保障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中職生未能重視語文及各類文化學科,不注重課堂紀律,不關心語文教學內容,學生曠課現象較為普遍。
(三)學科認知錯誤
在中職院校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抱著“掌握一門技術找工作”的心態(tài),認為語文學科對自身的用處不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能力較差,難以保障學習效率。受到語文認知的影響,語文學習未能引發(fā)足夠的重視,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強,課堂上基本以放松娛樂為主,未能認真聽課,學習語文知識,難以保障語文課堂效率,不利于學生后期發(fā)展。
二、“互聯網+”對中職語文教學的影響
(一)促進教師專業(yè)技能提升
在“互聯網+”背景下,能夠為廣大教師、學生搭建專門的學習平臺,促使教學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隨時隨地觀看名師優(yōu)質課堂,了解各類教學模式的應用優(yōu)勢,轉變教學理念,以此實現自身專業(yè)技能的提升,保障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二)開辟學生學習求知渠道
同高校相比,中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文化水平較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通過應用“互聯網+”教學方式,可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促使學生積極探索語文知識,實現自身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進而保障語文學習效率,為學生開辟多樣化的學習求知渠道,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就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為語文教學提供新媒介
通訊軟件的興起,自媒體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為學生的信息化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借助各類APP,學生能夠在線自主學習,并實現一對一講解,能夠為中職語文教學提供新媒介,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促使學習更加生動、形象、有趣。
三、“互聯網+”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措施
(一)合理應用網絡平臺,實施翻轉課堂
“互聯網+”背景下,能夠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便捷性,教師提前布置任務,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將錄制好的視頻上傳到平臺上,強化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確學習重點與學習難點,選擇對應的學習方式。在“互聯網+”背景下,構建翻轉課堂,可實現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學習階段的遇到問題,可得到有效解決,在課堂教學階段,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以此保障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可在課前促使學生獨立學習,以此提高學生參與語文內容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借助信息資源平臺,提升反饋效率
課后作文能夠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強化與鞏固,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促使學生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升華知識。課后作業(yè)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聽課效率的主要依據,教師通過檢查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可發(fā)現教學缺陷,及時轉變教學方式。
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需要登錄專門的網站完成課后作業(yè),比如:翼課網、壹作業(yè)平臺。學生完成作業(yè),并提交之后,系統(tǒng)會自動打分,并在教師平臺形成大數據分析圖,教師可參照分析圖及時轉變教學形式。學生登錄平臺后可及時反饋疑問,以此提升教師輔導的針對性。
(三)構建網絡教學平臺,擴展教學內容
中職語文教學必須順應時代發(fā)展需求,強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構建全新的教學體系,組建專門的網絡教學平臺,才可促使學生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借助互聯網教學平臺,不僅可實現課堂趣味性的提升,還可促使學生知識視野得到拓寬,豐富教學內容,以此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后期就業(yè)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比如,在《項鏈》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現與課文對應的視頻,接著引導學生扮演文章內的角色,以舞臺劇的形式,將課文內容展現出來,促使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產生思想共鳴,形成良好互動,以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以此解決學習問題,促使學生及時更新知識系統(tǒng),完善知識結構。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互聯網+”教學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教材局限帶來的不良影響。轉變枯燥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的活躍性與歡樂性,以此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激情,主動投身到語文學習中,建設信息化教學體系,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質量,保障中職語文教學效率。
(四)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強化師生互動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屬于課堂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向學生傳達語文知識。這類單一性的教學形式,難以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無法獲取最佳教學效果。教師借助“互聯網+”技術,可實現網絡授課,借助網絡聊天軟件,比如QQ、視頻,可實現在線交流,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通過研究顯示,只有將封閉的課堂轉換為開放性課堂,為學生提供學習平臺,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強化師生交流,才可營造互動式學習氛圍。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遵循新課改教學策略,營造和諧、歡樂的學習氛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師生互動。在此基礎上,學生才可構建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不斷完善自身的語文知識結構。
(五)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自主意識
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過程想要全面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需要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合理應用“互聯網+”技術,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此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激發(fā)。
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介紹作者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故事線路等,激發(fā)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深入研究文章問題。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現賈府的景物,在視頻基礎上,分析人物特點,開展課本知識擴展。
相關研究顯示,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科學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強化引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人、物結合在一起,全面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實現自身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
(六)遵循因材施教原則,開展分層教學
就實際情況而言,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學生生活環(huán)境、家庭條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同一班級內學生的文化素質也參差不齊。想要實現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實施分層教學方式,合理分析生源,提供針對性教學對策。
教師必須做好分層教學策略應用前的準備工作,綜合考慮學生的感受,避免學生產生心理不平衡。教師必須確保分層教學方式可實現不同層次、不同群體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就相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去完成,因材施教,合理設置教學任務。
例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班級內學生情況,就低學習水平的學生,要求其閱讀余秋雨《蘇東坡突圍》;中等水平的學生則寫一篇讀后感;高水平的學生則創(chuàng)作相同風格的詩詞。
分層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參照學生文化基礎、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異,參照學生水平,劃分為不同的小組。教師在教學階段,必須嚴格遵循素質教育要求與理念,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求,以此保障中職語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師必須順應新課改發(fā)展需求,強化語文教學模式改革,促使中職語文教學朝著現代化方向發(fā)展。教師與學生通過合理應用“互聯網+”平臺,可實現中職學生語文涵養(yǎng)、綜合素質的提升,以此推動中職語文教學事業(yè)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為中職學生后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智慧.“互聯網+”環(huán)境下中職語文教學的思考[J].漢字文化,2018,23(14):78,80.
[2]譚艷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8,17(14):46-47.
[3]賀敬偉.“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中華少年,2018,9(2):182-185.
[4]陸錦俊.“互聯網+教育”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例談:以《景泰藍的制作》一文的教學為例[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8(11):107-109.
[5]張帆.“互聯網+”下的中職語文教學變革探析[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8(26):33-35.
[6]沈杰.“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文教資料,2017,18(10):63-64.
[7]師步越.談自媒體在中職語文翻轉課堂模式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7):86-88.
[8]高智慧.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23(10):27-29.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