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媽媽
收拾玩具也是玩
2歲生日時,小雨收到別人送她的第一套樂高積木。坦白說,那么小的孩子第一次玩積木,只能把積木當(dāng)成小鏟子、小車等拿在手里玩,樂高的威力還沒有發(fā)揮。不過,只要她把積木倒出來玩,我就要求她每晚睡前必須歸位。
我的本意是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xí)慣,卻沒想到收獲了另外的驚喜:在每晚的收拾中,小雨有足夠的時間研究這些還不知道怎么玩的積木。
讓2~3歲的孩子收拾玩具,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雨不聽指揮,有時能收拾個把小時,眼看收拾齊整了,又嘩啦一下整箱倒出來,自個兒蹲在地上有滋有味地玩起來。我難免氣急敗壞,卻還得忍住陪她一起收拾。
收拾了一年半,小雨和她那一箱積木的感情非同尋常起來,這就是日久生情吧。
有意識地陪玩很必要
我一直認(rèn)為,年幼的孩子非常需要家長陪著一起玩,由家長為孩子展示玩具的玩法。對于樂高,一開始,我和小雨爸爸也不會玩,只能照著說明書搭造型,結(jié)果2歲的小雨還不買賬,把我和爸爸辛辛苦苦搭好的造型,不是拆掉,就是扔得到處都是。
因為謹(jǐn)記著“建設(shè)是從破壞開始”,所以我和她爸也不惱怒,和她一起扔樂高積木,讓她知道我們認(rèn)同她的玩法。
有一次,朋友送給我一份樂高教程,正好那幾天下雨,每次吃完晚飯,我們就會搬出兩大箱樂高積木,一家人安安靜靜地圍桌而坐,根據(jù)教程或拷貝或推陳出新一些新造型。每搭完一個,小雨就忍不住歡呼:真好看呀,那時候她哪也舍不得去,就安靜地圍繞在我倆身邊。我們構(gòu)思,她就忙著找各種我們所需的顆粒。她往往能根據(jù)我們的指令,快速地找出對應(yīng)的積木類型??雌饋恚∮曛皇谴虼蛳率?,但通過這個過程,她熟悉了這些積木的用處。
整個過程經(jīng)歷了大半年,可見孩子要學(xué)會投入并有創(chuàng)意地玩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xiàn)的,這其中絕對考驗父母的耐心。
讓孩子可以隨時隨地玩
一位朋友有次來到我家,看到電視柜上擺滿了小雨搭的積木作品,異常驚訝:“你們還在玩這個啊,我家玩了一段時間就不感興趣了?!?/p>
我不禁疑惑,連我這個大人都喜歡的樂高積木,為什么他家孩子玩著玩著就不愛玩了呢?
去他家觀察后,我才發(fā)現(xiàn),朋友用一個大尺寸的收納箱裝玩具,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玩具混裝在一起,亂得不行,箱子還放在高高的飄窗上。
想想,孩子得先爬上窗臺,搬下玩具箱,然后還要將不同類的玩具分開。父母不經(jīng)意間制造的距離感,很容易阻止孩子持續(xù)玩的興趣,玩具收納箱要盡量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并協(xié)助做好分類整理工作,方便孩子玩。
用生活來“加工”玩具
有段時間,小雨很迷戀鄰居們跳的“圈圈舞”(另一種廣場舞),所有人圍成一圈,做出各種健身動作,小雨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過去跟著跳半個小時。
一天晚上,小雨因某事大發(fā)脾氣,為了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我建議她讓玩具小人和小動物們也排成一圈,跳個“圈圈舞”。小雨一聽興致就來了,找來家中所有的小人和動物,將它們在底板上排成了一大圈??粗帐幨幍目招膱A,小雨想了想,又找出小凳子、小桌子安置進(jìn)去,還點綴了很多小花朵。
諸如此類的生活加工在我家還很多,這樣的玩法能讓玩具的“威力”發(fā)揮得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