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 張靜
[摘 要] 目的:了解高職護理護生實習期間對臨床護理工作中挫折事件的真實感受,探討其處理挫折事件的態(tài)度及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措施,為護理教育者和護理管理者提高實習生臨床適應能力提供依據。方法:運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對16名大學三年級高職護理實習護生進行深入訪談,記錄訪談資料,并分析、整理,提煉主題。結果:從訪談內容中提煉出四個主題:挫折體驗復雜、挫折反應存在差別、挫折形成因素、啟示和成長。結論:高職護理專業(yè)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過挫折事件,應幫助護生夯實知識和技能基礎,掌握護患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促進護生職業(yè)技能和態(tài)度的成熟。
[關 鍵 詞] 學生;護理;挫折;定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3-0102-02
挫折是指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與干擾,使其需要和動機不能獲得滿意時的情緒狀態(tài)[1]。護理專業(yè)學生(以下簡稱護生)在校時以學習為主,進入臨床后工作累、辛苦、壓力大等[2]會使其產生一定的挫折感,如,護理職業(yè)的特殊性要求護生及時適應臨床環(huán)境,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給予患者最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本文探討護理實習護生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收獲,從中發(fā)現(xiàn)護生實習過程中的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為今后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護生臨床適應能力、促進護生職業(yè)態(tài)度的成熟提供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采取目的抽樣的方法,對在醫(yī)院進行實習的16名高職護理專業(yè)實習生進行訪談,年齡18~21歲。入選標準:(1)普通高中畢業(yè)直接考入大學的高職護理專業(yè)實習護生;(2)實習期均為3個月以上,在臨床中有過挫折經歷;(3)閱讀知情同意書后自愿參與本研究者。根據資料飽和的原則確定研究對象人數,當進行到第16人時,出現(xiàn)資料飽和,即終止訪談。向研究對象鄭重承諾此項研究為研究性質,完全遵循保密原則。
(二)研究方法
1.資料收集
采用質性研究方法中Van Manen的詮釋現(xiàn)象學的理論研究法,以半結構性的深入訪談方式收集資料,將16名訪談對象進行編碼。訪談時間為20~30分鐘。
2.資料分析
采用訪談錄音、筆錄和及時回憶的方法對訪談內容進行記錄,訪談結束后立即將被訪談者的資料進行轉錄,采用Colaizzi的七步分析法[3]編碼整理,反復閱讀并進行批注,深入理解訪談資料的含義。經過整理后的材料采用類屬分析法,形成并提煉主題。
二、結果
(一)主題一:挫折體驗復雜
1.護理技能不嫻熟
許多護生剛步入臨床,護理操作能否順利實施是護生在臨床感受的關鍵點。D同學說:“扎的時候就沒扎好……那個阿姨就特別質疑我?!盙同學說:“第一次給病人輸液滿頭冒汗,手都抖,不敢扎?!?/p>
2.患者拒絕實習生操作
患者在就醫(yī)期間,都想獲得最優(yōu)質的護理資源,當看到是實習護生操作時,經常會產生質疑,甚至直接拒絕實習護生的操作。K同學有一次剛要扎針,病人說:“我的血管不好,不要讓實習生扎。”
3.知識學習困難
高職護理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存在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加之面對患者自信心不足,容易陷入無法有效學習的困境。C同學說:“護士長會講有關知識……當時我就跟不上,都不懂,大概記住一點,但是還是過后就忘了,也沒看書,然后還是不太懂?!?/p>
4.護患溝通障礙
護患溝通是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的必要形式,直接影響了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同時也影響了實習護生的實習體驗。I同學說:“和人打交道,說話、做事不成熟,引起病人和教員對你不理解?!?/p>
5.來自護士長和帶教老師的壓力
護士長和帶教老師是護生實習時最主要的知識技能傳授者和監(jiān)督者,帶教老師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會影響護生的學習態(tài)度。H同學說:“帶教的方式不太一樣,有的可能就急于求成?!?/p>
(二)主題二:挫折反應存在差別
1.自信,堅定立場
面對挫折,一些護生堅信自己的能力,能夠通過行動或語言對患者表達出繼續(xù)進行護理操作的意愿,希望患者改變對實習護生的看法。E同學說:“叔叔,沒事,我扎得也很好的,今天這些都是我扎的……你相信我就行。”
2.心里不舒服,但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
碰到患者質疑或不理解的情況,一些護生有明顯的受挫感。D同學說:“難免會碰上這樣的情況嘛……就受到別人質疑的那種感覺特別不好?!?/p>
3.心里委屈,痛哭
一些護生受到挫折后,內心感到委屈和無助,出現(xiàn)傷心、哭泣等表現(xiàn)。G同學說:“雖然心里很委屈,但也會道歉,心里憋屈的慌忍不住就哭?!?/p>
4.無所謂,不予理睬
有護生對患者的拒絕或不配合的情況沒有表現(xiàn)出太多的畏難情緒,采取了回避或不予理睬的態(tài)度。H同學說:“一開始我想的是你不需要我就不幫你了,總有需要我的?!?/p>
(三)主題三:受挫因素
1.性格因素
對臨床出現(xiàn)的受挫事件,護生總結出各種引起受挫的因素,其中包括對自身性格特征的反省、深思。B同學說:“往心里去就會導致煩惱?!盚同學說:“我們都是‘90后……都挺受寵的,普通的操作沒什么,像清潔護理、洗澡啊、擦背啊,就感覺我在家里沒干過這些事情,現(xiàn)在誠心地為你服務,你還不要……自己也克服不了這種心態(tài)?!?/p>
2.基礎知識和技能操作不扎實
護生在總結挫折形成因素時,會考慮到在校學習時基礎知識沒有形成框架,缺乏學習的方法,護理技能操作不扎實。H同學說:“懷疑現(xiàn)在的基礎知識是否扎實,自己就先會有一種感覺,感覺我這樣做是對還是不對……感覺東西太多了。”
3.護患交流方法錯誤
護生在面對患者、家屬時常存在畏難情緒,護理服務的意識比較薄弱,且缺乏護患溝通的方法。I同學說:“在門診的時候,來看病的人比較多,比方你和病人說話的方式不對,病人直接沖你發(fā)火?!?/p>
4.對臨床不熟悉
護生剛進入臨床,缺乏對社會的認知。C同學說:“剛進入臨床,都不熟悉……剛踏入社會,不知道怎么跟病人交流?!?/p>
(四)主題四:啟示和成長
1.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點
護生在受挫后積極尋求各種解決辦法,一些護生認為自身性格因素導致挫折事件的發(fā)生,決心克服性格缺點。Q同學說:“遇到事情不要著急,可能性格的問題,一著急脾氣就上來了,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無論如何都要先冷靜,別說話,冷靜之后再想這個問題。”
2.夯實知識和技能基礎
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實踐,護生已經認識到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并決定努力夯實知識和技能基礎。B同學說:“不懂的就把那個弄懂,然后平時多問……該看書的時候就用心看書。”
3.注意人文關懷和護患溝通
許多護生開始思考和患者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體會到人文關懷在護患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如D同學說:“把病人的情緒先安撫下來……因為他本身就是弱者?!盚同學說:“我最有感觸的是先從人文關愛上打動他。”L同學說:“病人其實是很依賴你的?!?/p>
4.培養(yǎng)良好積極的態(tài)度
護生在臨床面對的困難很多,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的調試和樂觀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是職業(yè)磨煉的基礎。O同學說:“應該保持平和的態(tài)度,就用一種很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把每次經歷都當成一次歷練,不要當成一種磨難?!?/p>
三、討論
(一)學校培養(yǎng)重視挫折教育
醫(yī)學院校的教學重點在于醫(yī)學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忽視學生的挫折教育。很多實習護生是“90后”,在家庭中嬌生慣養(yǎng),且自我意識強烈,碰到困難后容易焦慮,出現(xiàn)畏難情緒,不愿或不知如何尋求幫助。在護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設置貼近臨床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實習的情況,學習挫折的應對策略。
(二)重視護理臨床實踐教育
帶教老師可以從規(guī)劃培訓、心理護理等方面[4],實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柔性管理教育等個性化的護理帶教方式[5]。護生因為身份特殊,臨床操作時經常會遭受拒絕,護生會希望帶教老師及時給予援助,進行精神上的肯定和鼓勵[6]。帶教老師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關心尊重護生,積極鼓勵護生動手操作,遇到患者或家屬的責難等問題時應及時援助,強化學生的服務意識。
(三)加強護患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
良好的護患溝通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調查結果[7]顯示護生缺乏護患溝通的相關技巧?;颊?、家屬仍是護生溝通的難點[8]。教師教學時可以培訓和使用標準化病人和學生標準化病人[9],在課堂中使用AIDET溝通模式[10]等,在教學設計中體現(xiàn)促進護生溝通技能的細節(jié),關注不同情境下患者的需求,靈活分析溝通情境,尋找合適的應對方式,并充分發(fā)揮護生的積極主動性,使課堂內容的開展充滿真實性和趣味性,提高護生的護患溝通技能。
綜上所述,實習是護生從學校學習到社會工作過渡的重要階段。調查顯示,護生在實習期間會出現(xiàn)焦慮、壓力大等感受[11]。因此,在護生進入實習單位前以及進入臨床之后,應對其進行職業(yè)觀的引導,進行挫折教育,疏導消極的專業(yè)態(tài)度,幫助護生夯實知識和技能基礎,掌握護患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促進護生職業(yè)技能和態(tài)度的成熟。
參考文獻:
[1]姜小鷹.護理管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1:168.
[2]韓瑩潔,師磊.臨床實習對護生職業(yè)認同感影響的調查分析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7(51):39-40.
[3]李錚,劉宇.護理學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62.
[4]楊淑嶺,戎彥筱,孝奇,等.男護生在傳染病醫(yī)院臨床實習中的個性化帶教模式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6(2):312-314.
[5]楊淑嶺,馮愛東,劉珊,等.男護生在傳染病醫(yī)院臨床實習中個性化帶教質性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64): 231,249.
[6]田榮輝,胡潔.男護生臨床操作遭拒絕后對帶教老師期望的質性研究[J].上海護理,2016(5):38-40.
[7]秦玉婷,陳麗英.關于臨床實習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濰坊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5(5):737-740.
[8]丁歡,焦文娟.本科實習護生溝通能力及其影響因素調查與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7(3):36-37.
[9]郭小蘭,姚潔,王萍麗,等.應用學生標準化病人對護生護患溝通技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6(1):136-138.
[10]凌紅.AIDET溝通模式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5(5):66-68.
[11]孫輝,姚紅璐,張秋陽.實習前護理??粕慕箲]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8(2):78-80.
編輯 馬燕萍